■田烁琪/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中国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的丰富性毋庸置疑,而随着文化环境的推进语言词汇的变化也是值得进行深入探究的。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恩伯说:“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够反映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汇内容或词汇上。”在此,仅以牛部字群为例展示此字同义词群的简化过程。
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而涉及牛字部相关的词群也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在古代,类名称牛,具体名称还有“黄牛,幽牛,牡,牝,大牢”等。甚至同一颜色也有不同的名称,种类繁多,这是处在当今时代的我们所不能想象的。而如今食材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牛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人们众多食物中的一种肉食而存在,所以牛科动物在如今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区分方式最多加上一些表示“性质”、“色彩”、“大小”、“状态”的形容词,例如“奶牛”,“大牛”,“黄牛”。
从牛部字群的例子中,可以清晰地由于历史文化的变迁,牛部字群仿佛时代文化的缩影一般,牛同义词群的数量由多到少,区分方式的由复杂多样到简单单一。
当然随着文化的变迁,同义词群的区分方式不仅仅逐渐简化。在古汉语中,颜色一词的本义指面色、脸色,后来“颜色”一词的词义在使用中扩大了范围,不仅指人的面色,表情,也具有更多丰富内涵。
商代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黑”,它一般只是用来形容牲畜毛色,例如“黑豕”。西周时期产生了“玄”,黑色的范畴也更加广泛了一些有“黝,盧,墨,黔,黧,黮”。可处在封建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受到历史的限制,黑色作为一种神秘之色,其文化内涵具有一定局限性。
在当今信息量大的情况下,概括化、抽象化已逐渐明显。现代汉语中黑部字群已不再像古代那样地分类,可是因为化妆品业与服饰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对黑色的文化含义上做了更加细化的区分。黑色在现在的人们看来,代表着高端、大气、有档次、逼格高,黑色字群的同义词群的内涵更具丰富性。
由于不同民族在历史文化上具有差异,各个民族的词义和概念往往都不一一对应,从而导致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概念或把同一词语理解为不同的意义。
在中国的北方称一种蔬菜为“地瓜”而南方称之为“红薯”,北方是根据其生长特性命名,南方则是根据食用功效命名。词语的构成理据反映着语言的规范性,往往包含着更多的认知内容和更为复杂的认知过程,这是认识范畴在词汇层面所表现的语义范畴。在蔬果名称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北方称“菜花”南方称“花菜”;北方叫“大白菜”南方称为“芽白”;北方叫“山药”南方称“淮山”。虽然人们处在同一个语言体系下但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认知方面的差异。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使用不同的方式认知与定义亲属关系。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亲属称谓体系都是一套分类体系。它是一种当地人的分类体系,由生活在某个特定社会的人代代相传而发展出来。
汉语的称谓系统虽然复杂但是有序,分男女,长幼,父系、母系,还分旁系、直系。在中国文化中,中国人历来信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贫富有度”,这严格的亲属关系也源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而在西方国家,西方人更多强调的是独立、自立,故“长次关系”在西方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也就没有那么重要。这样的行为和看法,使西方国家的人家庭结构是相对简单的,称谓系统也更随意一些。中国人对母亲与父亲的父母的称谓是不同的,而在西方则统称为“grandmother”和“grandfather”。不仅如此,中国人对母系家庭和父系家庭中的同辈人称谓也是不同的,例如堂兄、表弟、堂姐之类的称呼,在西方则只是简单的称之为“brother”“sister”“cousin”,并没有细致的划分。虽在语义范畴上的含义相同,可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文化间区分方式的差异。
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体验认知对象的差异导致他们概念化、认知范畴的差异,最终使得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现象拥有不同的概念,因而他们对同一词语的意义的理解往往不尽相同。任何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都被包纳在一定的文化之下,语言的产生发展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的变迁与对比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也在一定程度对词汇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