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有全力以赴》与当代日式励志

2018-11-14 14:07
电影文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日式励志漫画

尹 航

(长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本社会进入到全新的阶段中,以奋进、重生主题鼓舞观众的励志电影也应运而生。后来的“太阳族”,以及70年代以栗原小卷、山口百惠等演员为领军人物的,加入了大量浪漫爱情元素的影片,为日本励志电影增添了不同的色彩。而在当代,“日式励志”依然没有定型,依然在给予观众新鲜感。福田雄一的《我还没有全力以赴》(2013)就为我们一窥当代日式励志的新意提供了一个范例。

一、励志主体

在人们的印象中,励志叙事的主体一般都为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有着乐观进取、奋发向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其人生也将在其付出了汗水之后有着可观的回馈。日本励志电影也确实喜爱用青少年的故事,来彰显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例如在《五个扑水的少年》(2001)中,男生们原本只是因为倾慕女教练佐久间才加入游泳队,结果却在被逼上梁山的困境中不得不苦练花样游泳,最终获得成功;而《摇摆少女》(2004)则被认为是“扑水少年”的女生版,原本并不会乐器的女生们临时组成了爵士乐团,不得不百折不挠地苦练琴技,最终不仅完成演出任务,她们自己也发现了爵士乐的乐趣。而这些电影的成功也说明了观众对这种励志主体设置的认可。

然而,即使不考虑类型化和重复化的弊端,以青少年为主人公的励志电影还存在一个问题。即这一类影片通常由青春靓丽,形象气质俱佳的演员扮演主要角色,如早期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近年来的新垣结衣、二宫和也等。而这也就让人不禁陷入思考中,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究竟是因为这些具有偶像价值的演员而喜好电影,从而接受电影的励志话语,还是被电影的励志主题,励志内容吸引,进而加深其对角色扮演者的喜爱?诚然,将主人公打造为青春靓丽者,与电影对观影群体的接受倾向,以及市场机制等方面的考虑有关,这是不应该被断然否定的。然而如《我还没有全力以赴》等电影则表明,并非只有外貌秀美的青少年能够进行励志言说,其貌不扬,甚至略显猥琐的中年人同样也可以在生活中表现出勇气和自信。

在《我还没有全力以赴》中,主人公大黑静雄是一个离异了的42岁中年人,和自己的父亲以及17岁的女儿玲子生活在一起。由于想实现自己当漫画家的理想,静雄辞去了工作。然而惰性又使得他每日穿着短裤颓废地躺在榻榻米上看球赛或玩游戏机,因为没有固定收入,有时甚至还要去问女儿玲子要零花钱。在电影一开始,观众就看到了一个反面教材式的角色。为了养家糊口静雄又找了一份在快餐店的兼职,被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店长训斥,回到家还要被父亲嫌弃。然而静雄始终没有放弃漫画,他本人就有着一种热血漫画的冲劲,能够连夜画画,为漫画的主题和名字等绞尽脑汁。而在杂志社的编辑一而再,再而三地婉拒静雄的稿件后,静雄也能够将别人的客套之词当成是对自己的肯定而继续不懈努力,只要是编辑提出的意见他都虚心接受。在静雄的身边,除了一个按部就班工作的发小宫田修,以及同在快餐店打工的问题青年事野泽秀一以外,所有人都讥笑静雄是在瞎忙活,然而静雄始终不肯放弃,无数次自我怀疑又无数次给自己打气,在几经波澜后,终于获得一个漫画新人奖,取得了自己“出道”以后的阶段性成功。

主人公从青少年变为中年人,为观众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也让部分远离校园时代,肩负家庭重担,与静雄有着类似缺点和局限的观众备感亲切。静雄看起来一事无成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对于自己的失意,他自嘲为“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静雄理想的人生是300岁,这使得他可以不必急于安身立命,然而人生又只能有80岁左右,这敦促着他必须专注于画画。也正是在静雄的感召之下,宫田修也最终辞去白领工作开了一家面包店,挽回了自己的婚姻,而一度无所事事的野泽秀一也染黑了头发找了一份正式工作。静雄在改变自己人生的同时,实际上也成为好朋友的励志导师。主人公年纪和困境的多样化,让观众感受到人在任何时候都有解决矛盾,实现理想的希望。

无独有偶,在《南极料理人》(2009)、《盗钥匙的方法》(2012)等日本电影中,进行振奋人心的自我救赎,自我超越的,都是或结婚生子,或踏上社会的人,相对于校园中的青少年,他们有着别样的纠葛和琐碎的烦恼,但都能给观众以希望和憧憬。

二、环境标志

而当主人公的年龄和身份发生改变后,励志叙事所发生的环境自然也就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在前述以青少年为励志主体的影片中,校园往往是最普遍的环境标志,如《垫底辣妹》(2015)等。而随着电影人开始有意将影片与更多的人物定位相关联,日式励志开始覆盖更多的、属于不同阶层的生活环境。例如在《百元之恋》(2014)中,百元店、料理店和拳击场成为主人公一子与生活对抗的环境标志,而在《恋爱回旋》(2017)中,乒乓球俱乐部则成为一个汇集不同身份,不同经历者的环境。

在《我还没有全力以赴》中,静雄的家,漫画编辑部,快餐店和橄榄球场等环境都见证了静雄击破阻碍,向巅峰攀爬的过程。而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又会让环境参与到节奏和情绪的放缓中,每每设置出乎人意料的场景。如在静雄对自己的漫画前途感到心灰意冷后,他走进了一家风俗店,希望通过花钱购买性服务来慰藉自己。宿娼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状态迷失的、不值得提倡的行为,风俗店也是一个与通常意义上的激励、振奋无关的环境。而更出人意表的是,就在静雄准备离开时,竟在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女儿,父女二人沉默着四目相对。静雄这时候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一直问女儿要钱。在电影的最后,静雄推着单车和女儿一起回家,请求女儿不要再从事这项工作,得到了女儿肯定的回答。这一匪夷所思的情节绝非为了单纯地搞笑。此时主人公无疑被置于一种极为尴尬的、糟糕的环境中,观众在主人公这种荒诞的际遇中,得到了两层需求的满足,第一是精神的慰藉:主人公的人生比自己更为惨淡;第二则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心理暗示:在这样惨淡倒霉的情况下,主人公也没有崩溃,还有收拾人生,从头再来的勇气。另外,这种让人瞠目结舌,随后又会心一笑的设定,也是当代日式励志避免一味保持叙事的煽动性,避免电影走向节奏激进,情绪激昂的套路的特色所决定的。毕竟,励志电影“不是为了立即满足人们的感情,而是要把人们的感情带进现实生活中去起作用”,电影的“教”是要寓于“乐”中的。

三、风格效果

冲突是戏剧必须具备的灵魂。在励志电影中,冲突往往来自于主人公与自我的冲突,整个电影的叙事通常就是围绕着一场自我的战争展开的。主人公为了达到目标,而必须完成自我超越,战胜自己所处的困境,其间必定要经过许多挫折和打击,如果其过程是一帆风顺的,那么冲突则无从谈起。而这也就导致了励志电影中往往存在严肃、悲情的风格。在日本励志电影中,这种风格比比皆是,主人公或是遭遇亲人的逝世,如《天国的来信》(2005)中,安里风希失去了父亲,母亲远在东京,只能和祖父相依为命;又如在《永不放弃》(2009)中的仓泽英雄也是早年就失去了父亲,在母亲美津江的照顾下长大;或是身体罹患疾病或是残障,以至于突破身体的障碍就是主人公自立自强的第一步。如在《一公升的眼泪》(2005)中,木藤亚也饱受脊髓小脑变性症的折磨,《马拉松》(2007)中,彰太郎被发现患有自闭症,而同时又在马拉松上表现出过人天赋,《我要乘着轮椅飞向天空》(2012)中长谷部泰之则是在应聘前意外受伤瘫痪。而这一类电影的主人公都有着一个共性,即都没有对生活完全失望,而是在逆境中勇敢地生活,并且收获了来自家人朋友的理解和鼓励。主人公本身的苦痛就是深重的,其叙事也有着重塑价值观,对观众发挥积极教育功能的责任。

然而在《我还没有全力以赴》中,这种灌输、宣传积极价值观的力度却被有意减弱了,主人公并不是一个被号召学习的榜样,而更多的是一个被调侃的对象。电影毫无悲情、沉重之感,而自始至终充满着轻松和欢笑。如大黑静雄在半夜去找算命先生改名,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运气,而算命先生只是看到了静雄身后的广告牌而给他起了一个极为怪异的名字并一本正经地解释了一通,而此后静雄的漫画真的被采用,静雄对于自己“改运”的事深信不疑;又如静雄半夜和朋友喝酒回到家,打开父亲睡觉的门,吐在了父亲的裤子上等。这些情节都令观众忍俊不禁。无论是迷信改名,抑或是酗酒呕吐,电影都无意于将静雄塑造为一个值得观众效仿的对象,相反,电影中处处设置“无厘头”的情节,整体风格显得玩世不恭,主人公的言行粗俗随意,略显神经质和呆傻,将喜剧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用幽默来消解沉重,用渺小来取代崇高的励志言说并非《我还没有全力以赴》的独创。例如在《笑之大学》(2004)、《殿下,给点利息》(2016)、《再见金钱,前往贫困村》(2015)等电影中,主人公的奋斗故事都被包裹在喜剧的外衣中,人物的经历都颇为荒诞不经。电影并不以主人公的事迹来震撼观众,而是让忍受社会高压的观众在主人公身上实现解嘲和安慰。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励志电影而言,它通常需要某种规范化的,能够帮助维系社会运行的价值体系,如在自强不息和堕落放纵之间,电影势必剔除的是后者,但在具体倡导的观念,对主人公选择的人生道路上,则是多元化的。在电影的最后,当静雄意识到女儿从事风俗业是为了让爸爸继续画漫画时,按照常人的逻辑,静雄会放弃自己不切实际的漫画梦,回归踏实的工作中,然而女儿的话反而坚定了静雄继续画漫画的信念。但结合整部电影来看,静雄的行为又是自成一体,别具一格的,他的决定是符合他的思维和习惯的。可以说,电影把握住了观众的心理,对真实人生进行了变形,并不直接对电影中人物的行为给出价值判断,而是让观众进入到娱乐和狂欢中。

励志题材电影可以说是日本电影中一个重要的、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电影类型。自二战以来,这一类电影中不乏广受大众欢迎的佳作,观众也得以认识到或充满温情,或轻松诙谐的日式励志。而在《我还没有全力以赴》中,日本电影人又为人们展现了有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同类影片,甚至也有别于观众一贯印象中励志电影的当代日式励志。在主人公的设定上,电影并不局限于青少年,而将中年人设为奋斗拼搏的主体,这也就导致了与主人公活动相关的环境标志的变动,同时,当代日式励志并没有为强调主人公努力摆脱困难,战胜挫折的悲壮而拘泥于严肃、悲情的风格效果,而是在插科打诨中给予受众娱乐的享受。毫无疑问,这极大地丰富了日式励志的内涵,拓展了日本电影在多元化时代下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日式励志漫画
哥本哈根STICKS'N'SUSHI日式餐厅
日式建筑观与思:1945年以来日本建筑与城市发展纵览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生活励志
“差钱”也演“励志”剧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