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结构·寓言:解析影片《鲜花》

2018-11-14 12:10宋彩凤
电影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之河德尔哈萨克族

宋彩凤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奎屯 833200)

2010年,新疆电影《鲜花》上映,它是“西部暖流”派代表性导演谢尔扎提·牙合甫执导。自上映以来,《鲜花》被赋予了各种赞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部反映哈萨克族古老艺术——阿依特斯的电影。

《鲜花》记录的是哈萨克族女阿肯鲜花的故事,全篇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为主,通过鲜花妈妈看鲜花的日记,用间接的回忆构建整部电影。每部分以阿肯弹唱的一种歌曲名称作为主题,以哈萨克族相应的民俗作为故事背景,分“摇篮曲”“挽歌”“谎言歌”“阿肯歌”“哭嫁歌”“无声”六部分,叙述了主人公鲜花顽强地执着于自己的追求,最终成为草原上为推动阿肯事业不断进步的优秀阿肯教师的故事。整部影片组合从容坦荡,塑造的鲜花形象充满着坚贞、隐忍、执着,展现了典型的哈萨克族女性的性格特征。

一、叙事结构

参照麦茨的组合段理论,对《鲜花》的叙事进行简单梳理,以清晰地显示这部影片的叙事特征。

1.序幕,交替叙事组合段:鲜花的妈妈放牧、翻看日记与鲜花带着孩子在阿肯弹唱会上听到《蓝色之河》。

2.描述性组合段:鲜花母亲怀着鲜花从草原石人走过到泉水旁许愿树上挂上布条许愿。

3.线性叙事组合段:爷爷参加大会;小卡德尔汗终于挤上了班车,在汽车上受到嘲讽。

4. 线性叙事组合段:鲜花妈妈到了阿肯弹唱大会;小卡德尔汗拿着破旧的冬不拉参赛;小鲜花在小卡德尔汗唱的《蓝色之河》歌声中出生。

5.线性叙事组合段:旁白音介绍“过子习俗”,进行摇篮礼,爸爸妈妈(即“过子”之前的爷爷奶奶,下同)带着鲜花离开。

6.线性叙事组合段:鲜花跟着妈妈一起到河边打水;工具房里,爸爸带着小鲜花唱《蓝色之河》。

7.线性叙事组合段:小伙伴儿逼着小鲜花唱歌;爸爸认为鲜花可以成为阿肯,并把冬不拉琴给小鲜花。

8.线性叙事组合段:爸爸和鲜花赶着马爬犁在雪林路上奔驰,唱着《蓝色之河》,和小鲜花一起到冰上捕鱼。

9.线性叙事组合段:妈妈突然头晕摔倒。妈妈希望鲜花叫一声妈妈,可是小鲜花没有叫出来,她拿起冬不拉表达自己的心声。

10.线性叙事组合段:爸爸突然去世,群体送葬时,小鲜花追随送葬队伍,唱出了《蓝色之河》,为爸爸送行。

11.括入性组合段:妈妈边烤馕边看鲜花的日记。

12.段落:小鲜花穿着红裙子在草原上、石人旁、泉水边,长成了大鲜花。

13.线性叙事组合段:鲜花计划帮同伴赢唱歌,得知有人来提亲,明确表示要找个阿肯做丈夫。

14. 线性叙事组合段:鲜花指导两个男青年写情书,卡德尔汗听到了她的情诗。隔帐对唱谎言歌,鲜花失败了。

15.交替性段落:鲜花、卡德尔汗两人和朋友一起猜测唱歌的究竟是谁。

16.线性叙事组合段:再一次挑战对唱,与卡德尔汗相识。

17.线性叙事组合段:集体擀毡子结束,鲜花离开并想让卡德尔汗指导自己,卡德尔汗被鲜花的才华打动。

18.线性叙事组合段:第二天,卡德尔汗来找鲜花,两人约好在石阵相见,鲜花爽约。

19.线性叙事组合段:第三天,卡德尔汗与鲜花相见并合诵诗歌。卡德尔汗真诚地赞美她,并约好第二年古尔邦节要娶鲜花。

20. 括入性组合段:妈妈接着读鲜花的日记,放开小牛犊去吃奶。

21. 线性叙事组合段:鲜花与卡德尔汗在不同的季节通过邮件交流。卡德尔汗约定古尔邦节回来,希望鲜花和他一起到城市发展。

22. 线性叙事组合段:古尔邦节大会上,鲜花与卡德尔汗唱歌比赛,卡德尔汗输了。鲜花拒绝了卡德尔汗一起到城市发展和提亲的要求。

23. 线性叙事组合段:妈妈摔断了腿,医生给妈妈治腿伤,妈妈撮合医生和鲜花。鲜花提出只要让她弹唱,她就嫁。

24.括入性组合段:妈妈读日记,渐显“哭嫁歌”。

25.线性叙事组合段:鲜花出嫁,卡德尔汗伤心而去。结婚当夜,鲜花与医生分铺入睡。劳作归来的苏力坦医生与鲜花交流。

26.插曲式段落:苏力坦医生和鲜花去帮忙接生,孩子出生,两人相视而笑。

27.线性叙事组合段:阿肯大会上,鲜花弹唱完,苏力坦来接她,两人合骑在草原上纵马奔驰,展示了美好的爱情。

28.线性叙事组合段:冬天,苏力坦出去砍柴,担心的鲜花驾车寻找,从山坡上滚下,手指受伤没保住。

29.线性叙事组合段:手指受伤的鲜花在泉水边顾影自怜,并想办法做了假手指弹冬不拉,苏力坦感受到了她的痛苦,鼓励鲜花。

30.描述性组合段:在不断的转场中,鲜花的琴声不断。

31.线性叙事组合段:鲜花参加阿肯大会,苏力坦骑车去县城买琴弦。鲜花获得了奖励,有人告诉了她苏力坦出事的消息,她晕倒在地。

32.段落:葬礼上,鲜花拉断了琴弦。画外音:苏力坦出车祸。

33.线性叙事组合段:受到打击的鲜花卧床不起,再次失语,医生告诉她怀了孩子。鲜花重新续上琴弦,唱起了《蓝色之河》。

34. 括入性组合段:闪回到阿肯弹唱会,鲜花作为老师受到了热烈欢迎。妈妈收起日记。

35.线性叙事组合段:孩子们坐上车去县城,鲜花与卡德尔汗重逢,表达了要继续唱歌的决心。卡德尔汗把自己的孩子起名叫鲜花。鲜花懂得了爸爸的教导。

通过以上叙事段落的分析可以看出,《鲜花》的叙事结构遵循着自然时序,线性叙事组合段占据着大部分的篇幅,形成了一种从容、自然的顺时叙事。哈萨克族逐水而居,顺时迁徙,与大自然共始终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的从容、豁达的民族性格和直率悠长的抒情风格在影片中都体现出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鲜花》是一部典型的表现哈萨克族的电影。

从序幕开始,影片便紧紧围绕鲜花的阿肯梦展开。“摇篮曲”段落中的小鲜花5岁都不会开口说话,但是爸爸对她充满了希望,并断言她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阿肯。爸爸与小鲜花感情深厚,爸爸的期冀就像是黑暗生活中的灯塔,也是小鲜花受欺负时温暖的慰藉。这是鲜花一生中的第一个失语阶段。“挽歌”段落中,爸爸去世,小鲜花唱出了第一句歌,也是她说的第一句话。鲜花的阿肯梦终于具有实现的基础。“谎言歌”段落中,变奏出现,卡德尔汗的出现带来爱情,也准备把鲜花带离草原。“阿肯歌”段落中,鲜花拒绝了卡德尔汗的求婚,坚持留在草原上陪着妈妈,也坚持在草原上实现自己的阿肯梦。妈妈腿摔断了,苏力坦医生看上了鲜花。“哭嫁歌”,鲜花嫁给了苏力坦,苏力坦支持鲜花的阿肯梦,两人开始了甜美的婚姻生活。这时变奏出现,鲜花手指断了影响了弹唱,她的阿肯梦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属于第二次失语阶段。苏力坦不断鼓励她,使鲜花终于鼓起勇气又开始弹唱。实现了阿肯梦的鲜花在阿肯弹唱会上获得了肯定,突然得知苏力坦为了给她买琴弦出了车祸。变奏再次出现,鲜花第三次失语。为了苏力坦的遗腹子,鲜花又重新续上琴弦,做了小阿肯们的老师。“无声”段落中,鲜花送别小阿肯的路上碰到了卡德尔汗,表达了继续在草原培养阿肯的意愿。

在鲜花追逐阿肯梦的路上,有三次失语,第一次失语是天生的,因了爸爸的去世这一巨大刺激才得以改变;第二次失语是意外,因了苏力坦的鼓励才得以改变;第三次失语是受到了丈夫去世的巨大刺激,因了苏力坦的后代而得以改变。对于一个阿肯来说,失语就意味着结束阿肯梦,但是影片给予了每一次失语一个拯救,每一个拯救归根结底都是真情和生命的延续,这部影片的“暖流”就是来自这里。

二、结构元素

影片中的结构性元素被特别设定为歌曲《蓝色之河》,哈萨克民族被称为“唱着歌出生,唱着歌死亡”的民族,歌便是哈萨克族人的生命。《鲜花》的主题曲《蓝色之河》,是哈萨克族著名民歌,用它做结构性元素,不仅具有强化确定影片感情基调乃至价值评判系统的强制性手段,而且使叙事更加连接,使鲜花的行为、思想也表现得更为合情合理。《蓝色之河》“生命的长河直直弯弯,时而平静,时而波澜。珍惜生命的人啊,才能跨过千山万水……”中表达的对生命的豁达、对人生挫折的认识,是充满了希望的智慧之歌。与影片最后鲜花父亲说的:“草原上的鲜花如此美丽,花蕾中积攒着风霜雨雪”形成了主题呼应,鲜明地表达了哈萨克族人对生命的看法。

在片首,小阿肯们合唱《蓝色之河》,是第一次出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第二次出现是小鲜花伴着小卡德尔汗的《蓝色之河》出生。第三、第四次出现是爸爸在工具房里和小鲜花交流,带着小鲜花一起奔驰在冰原上,表达了爸爸和小鲜花之间深厚的父女情感。第五次出现是爸爸去世,小鲜花从无语到开口说话,唱的第一句就是它。第六次是丈夫去世,鲜花失语,得知自己怀了苏力坦的孩子,又拿起琴弦续上开始唱这首歌。第七次与第一次重合,在小阿肯们《蓝色之河》的歌声中,鲜花得到了肯定。第一次和第七次的出现是首尾圆合,第二次是鲜花出生的不同寻常,第三次和第四次是表现父女之情,第五次是首次开口,第六次是再次失语后开口唱歌。鲜花的人生关键点上,《蓝色之河》都出现,成了独特的结构元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父亲和鲜花的情感是鲜花失语后唱歌的关键,所以将《蓝色之河》作为两者情感的纽带重复加强,做工具时怀抱着的低声浅唱,受欺负之后点着鼻尖的溺爱之唱,雪原上纵马的嘹亮歌唱,为第五次鲜花在父亲去世后开口唱歌打下了深厚的情感基础。每一次《蓝色之河》的出现,都预示着民族文化的交接与传承,从父亲交接到鲜花,从鲜花交接到一群小阿肯,鲜花的阿肯梦已经不仅仅是梦了,它终于有了更多重意义的实现。

三、寓言叙事

在《鲜花》中,鲜花无疑是故事的绝对主角,是叙事的中心和影片视觉结构的中心。从整个叙事结构上来说,鲜花是处于讲述者的角度,应该是观看者的位置,但是由于整个影片结构是鲜花妈妈在看鲜花的日记,鲜花又处于被看的位置。观看与被看在鲜花一个人身上得到了重叠,就让整部影片感觉到是全知视角,更像是一个纪录片,这种结构方式隐藏了纪录的实质,显示出导演不是简单地想要记录一个人,而是用这个人来寄予更深切的含义。切实地说,鲜花的人生就是哈萨克族传统艺术——阿依特斯发展的寓言,从出生的失语,到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的选择,到失去了手指、失去了丈夫的挫折,鲜花经历了这些挫折、战胜了这些挫折浴火重生。更值得反思的是,当遇到挫折,每一次的拯救都是具有浓厚草原文化的当地人民。第一次失语的拯救者是父亲,第二次失语的拯救者是苏力坦,第三次失语的拯救者是苏力坦的孩子。这些都是带有浓厚传承意味的文化拯救。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曲艺的典型代表,这一文学类型与哈萨克族传统的游牧生活生产方式紧密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哈萨克族的年青一代对阿依特斯的兴趣越来越淡漠,这种传统艺术一度有失语的危险。2006年5月20日,国家将之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积极举办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游节、阿肯阿依特斯大会,在国家文化政策指引下,阿依特斯正再次焕发生机。但是,正像《鲜花》篇末所表现的一样,小阿肯们都坐上车到城市中去了,卡德尔汗也在城市中发展,坚守着的鲜花饱含着风霜雨雪的吹打仍然在坚守,如果没有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阿依特斯无法再次在世界舞台上发声。

《鲜花》多运用线性叙事组合段,使其叙事结构从容、自然。选用哈萨克民歌《蓝色之河》作为结构性元素,塑造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寓言式的叙事加深了《鲜花》的思想深度,揭示了民族传统艺术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出路。

猜你喜欢
之河德尔哈萨克族
让书香浸透生命之河
张曼玉 在时间之河中漂流
大运之河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宠物
YankeeDoodle扬基·杜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