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筱懿
图/亚 尼
第一次读萧红的《生死场》,便被奇妙的比喻惊艳到,她写“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地踱走,在草帽的盖伏下,像是一棵大型的菌类”;她眼中的林荫道“像是动荡遮天的大伞”;她看“菜田的边道,小小的地盘,绣着野菜”。
她的文字别致、形象、灵动,好似透过孩子明澈的眼打量世界。只是,电影与传记最津津乐道的,除了她的文字,便是她两次怀着别的男人的孩子嫁给另外一个男人。
1911年,萧红生于哈尔滨,深得祖父的宠爱。祖父荫庇下的短暂童年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甚至,《生死场》中的场景大多来自记忆中祖父的东北梦幻花园。
父亲张廷举坚持将她许配给官僚之子汪恩甲,她拒绝,以抽烟、喝酒的方式来对抗,甚至与有家室的表哥一起出走,在北京求学、同居,被家族不容,最终断绝了对她的经济支持。
面对窘迫的现实,表哥退却了,萧红便去找汪恩甲,与他同居,甚至染上了鸦片。
那时,汪恩甲的工资入不敷出,她又怀孕了。汪恩甲便回家求援,被家人扣住,萧红去理论,被汪家怒斥。于是,她去法院告汪家。法庭上,汪恩甲竟临阵倒戈,表示自愿离婚,法庭当场判决两人离婚。她怒不可遏地冲上街头,汪恩甲追来道歉,两人匪夷所思地和好了。
这对离异夫妻在旅馆赊欠食宿费六百多块钱后,汪恩甲借口回家取钱,从此杳无音讯。此时,萧红已怀孕五个月。
幸而她生在那个年代,私奔就是一场反封建的抗争,不然,便是一桩颜面扫地的绯闻。
倔强任性的萧红,因为母亲早逝、父亲疏淡、继母薄情,如大多数亲情缺失的女子一般,有强烈的情感依赖,把爱情当成救命稻草,紧紧抓住不放。天生的率性,天马行空的行为方式,也让她吃了不少苦头。在与家庭闹翻后,抗婚并不是她离家出走最重要的目的,她更多的是为了读书。失去了家族的支持,她只好倚靠表哥、汪恩甲。身无长技而出走的“娜拉”,除了辗转在不同怀抱中讨生存,似乎没有更好的出路。
1938年,她在接受采访时遗憾地说:“我很想上大学,但是无法实现。”这算是道出了心头的无奈与苦楚。最终,她踩着这些凄惶往事搭建的桥梁,遇见了萧军。
那时,负债累累的萧红听说旅店老板要把她卖去妓院抵债,情急之下写信给《国际协报》求助,副刊编辑裴馨园便委托萧军去探望。萧红就此与他相遇,言语投机,彼此倾心。她在短诗中写道:“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啊,春天到了!”
虽然萧军筹不到解救她的巨款,一场洪水却给她带来福音,旅馆一楼被淹,她趁乱逃走。然后,一个猛子扎进萧军的怀抱,终生都抬不起头。
热恋时,她眉梢眼角都是欢喜,诗里的爱情浓得化不开,即使穷困潦倒,依然有情饮水饱。两个人黑面包加盐,你一口,我一口,盐抹多了还开玩笑:这样度蜜月,把人咸死了。偶尔去小饭馆改善一下,把馒头、小菜、丸子汤吃到足,再买两颗糖,一人一颗,何止嘴里是甜的,心里更是抹了蜜一般。
萧军曾说,他俩从不悲观愁苦。有时候,萧军拿着三角琴,萧红扎着短辫,两人在街头旁若无人地边弹边唱,满是肆意和潇洒。偶尔吵架,两个人抢着喝酒,他醉极、气极在地上打滚,她悔极、痛极地自责不已。
1935年,萧红在鲁迅的帮助下发表《生死场》,萧军也出版了《八月的乡村》。一对文学伴侣声名鹊起,上海文坛向他们敞开大门,约稿纷至沓来,各类刊物拉他们做台柱子。苦撑四年,两人终于从饥寒交迫的隆冬,走向名利加身的暖春。
可是,爱情却向着反方向渐行渐远。主张“爱便爱,不爱便丢开”的萧军四处留情,萧红黯然神伤。
萧红欣赏史沫特莱《大地的女儿》,萧军却以取笑女作家为乐,强词夺理。她气哭了,他却说:“再哭我揍你。”苦闷的萧红形容憔悴,对人冷淡且心不在焉。她往鲁迅家跑,一坐就是大半天。
好涵养的许广平也忍不住对胡风的妻子诉苦,“萧红又在前厅,我哪来时间陪她,只好叫海婴去陪她,我知道,她也苦恼得很。她痛苦,她寂寞,没地方去就跑这儿来,我能向她表示不高兴、不欢迎吗?唉!真没办法。”
通常,女作家的情绪敏感而纤细,些微的怠慢足以让她们惊惶。究竟是萧红神经粗壮得足以在许广平的不满中御风前行,还是失却了萧军的依靠,她太想找到另一个支撑?
就在这个时候,端木蕻良出现了。1938年,萧红怀着萧军的孩子,与小她一岁的端木蕻良在武汉举行了婚礼。
很多人疑惑,怀着其他男人的孩子和另一个男人恋爱,她得有多招人爱呢?这究竟是冲动还是真爱,抑或其他难以启齿的原因?
他们幸福吗?细节透露不出深爱的迹象。
他的家人对他娶一个情感经历复杂的孕妇既惊讶又惋惜,似乎从来没有人看过他们有说有笑地并肩而行。他当着她朋友的面,读她写的怀念鲁迅的文章,鄙夷地笑个不停,“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他打了人,让她去跑镇公所。她挺着怀孕八个月的大肚子在宜昌码头绊倒,是陌生人把她扶起来。她得有多么寂寞,才能死死抓住一个让自己如此鄙夷的人不放?
这对相互不屑的夫妻共同生活了三年,在抗战的炮火中一同逃到香港。后来,萧红的肺结核越来越严重,端木蕻良每次出门,她便担心自己被遗弃,非常绝望,待他返回才会平静。她总是情绪反复,一会儿觉得自己会健康起来,还要写《呼兰河传》第二部,一会儿又怨恨端木蕻良,觉得早该与他分开。
惶恐焦虑中她又开始乱抓救命稻草,这次被抓的是她弟弟的朋友、小她六岁的东北作家骆宾基。
骆宾基受了端木蕻良的帮助,答应留下照顾病中的萧红。据说,萧红在端木蕻良离开时曾经答应骆宾基,如果她的病情好转,一定嫁给他。
病床前的爱情和承诺,真是让人匪夷所思。炮火纷飞的战乱时期,人人只求活下去,一个病入膏肓的女作家,就算她愿意以身相许,对于一个只见过两次面、在香港人生地疏的二十五岁男青年来说,只怕更像一个沉重的负担吧。于是,骆宾基在书信中忿忿指责弃萧红而去的端木蕻良。
三十一岁,萧红终于在日军的轰炸中缺医少药地死去。死前,她挣扎着写下自己的心情:“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果真,一个女子的任性对文字是大幸,对人生却是大讳。她死后,与她交好过的男人互为情敌,争吃陈年老醋。骆宾基与端木蕻良因《呼兰河传》的版权归属反目成仇,从香港返回内地后分道扬镳,从此形同陌路。她其余著作的版权,端木蕻良倒是在解放后全都捐给了国家。为了《呼兰河传》的版权,她的两个妹妹又和骆宾基打过一场官司。这些生前折腾出的是非,身后都不肯放过她。
那个被她称为暴虐狂的父亲张廷举,在她私奔之后,因教子无方被解除“省教育厅”秘书的职务,调任巴彦县督学兼清乡局助理员。在呼兰上学的张家子弟不堪舆论压力,纷纷转校离开家乡。她的弟弟张秀珂孤独地随父亲转学,途中,她的父亲看着幼子,无奈而感伤。
她肆意追寻自由、学业与爱情时,可能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不管不顾给家人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她曾经有过两个孩子。第一个是女孩,生下来没几天就送给了公园临时看门的老人,老人搬家之后,便失去了联系。第二个是男孩,她坚决不肯到隔壁育儿房喂奶,任凭孩子的哭声传来,任凭周围人苦劝,也不肯看孩子一眼。直到第六天孩子被人抱走,她始终未看孩子一眼,也没让孩子看她一眼。
有些时候,她着实狠得起来。或许她知道,像她这样永远长不大的女孩,似乎没有能力再去承担另一个孩子的人生。和她浓烈的爱情相比,她的母爱有点稀薄。
萧红折腾了三十一年,不知是否明白:遇到一个良人,从此过上幸福的日子,很好;遇不到良人,一个人善待自己,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