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话剧的发展与探索

2018-11-14 09:05:15刘方政
山东文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麻花文学性桃花源

编前语:

话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属于西方舶来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这之后话剧经过发展改进,在中国的艺术舞台上持续绽放出光彩。但是,大部分读者对话剧的了解还停留在《雷雨》《茶馆》等传统经典剧目上,对当下话剧的认识也停留在《暗恋桃花源》、开心麻花等影响广泛的剧目和团体上,为使读者对当下话剧有些系统的认知和了解,本期热点话题聚焦当代话剧的发展与探索,诚邀山东大学的刘方政教授组稿,为读者带来关于话剧艺术的审美感受。

刘方政的《对当前话剧创作三个方面的思考》认为在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之下,话剧艺术变得“不合时宜”,要解决话剧与观众的分离,必须结合当下的话剧实践,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反思:既要弘扬传统文化更要关注现实、既要弘扬主旋律又应针砭时弊、既要注重通俗性也要保证文学性。郭荣荣《赖声川的戏剧理念》以《暗恋桃花源》为例,分析了赖声川所坚守的戏剧创作理念,认为从最初对台湾社会的人文关怀,对海峡两岸议题的关注,到对人类共通的生命情感的探索,他的创作视野超越了个人历史经验的层面,到达一种更为阔大的群体关怀和生命思索。苏愔的《面向观众的生活艺术》以“开心麻花”为例浅谈当下话剧的生活化趋势,指出在某种程度上,话剧生活化,是话剧民族化、大众化在当代继续向内化深化发展的产物,但是,应处理好文学性与剧场性的关系,使话剧“生活化”不易流于媚俗。

本期组稿/刘方政

本栏主持/苏 敏

猜你喜欢
麻花文学性桃花源
走进桃花源
义卖麻花有感
再造“桃花源”
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 02:19:00
麻花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02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大众文艺(2021年6期)2021-04-22 01:58:18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隐匿的桃花源
爷爷的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