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强
儿子:“刘秋生也在南京市区内买了房子。爸爸听见了吗?我说的是刘秋生买房子了。哪来的钱?人家的父母给的。不仅首付款150多万全是父母给的。每个月还帮着还3000元贷款。当然,我说了,你们当着没听见。”
父亲:“你说了,我们听见了,怎么当着没听见呢?是呀,我们要是像刘秋生的父母就好了。可这辈子我们学不了刘秋生的父母了,还是你学人家张伯生吧。他比你还小1岁,不仅买房子没花父母1分钱,每年还带父母出门旅游。父亲下了岗,养老保险也是刘秋生帮他缴的。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就这么懂事,这么有出息。”
丈夫:“上个星期,我们办公室的老黄突然病了,老陈就将她送到医院。一来老黄在这里没有亲人,二来他们是初恋情人,三来老陈的老婆当天不在家中,陈就在医院里陪了一夜。第二天,老陈的老婆来时,老陈正在给老黄喂粥。要是你遇上了这事,那天还不被你闹翻了?可人家老陈的老婆却责怪老陈:‘你怎么让病人只吃粥?’说罢,转身就去买早点。”
妻子:“别说了,你说老陈的老婆怎么样,为什么不说说老黄的丈夫老马怎么样?听说老马来时,老黄刚吃完午饭,老陈正在给老黄擦嘴巴。要是你换成老马,那还了得?说不定当着众人的面,你就会说出让人下不了台的话。可人家的老公呢?拉住老陈的手,连声说‘谢谢’,哪像你一点没修养。”
儿媳 (对老公):“开心每一天呀,快乐每一天呀,幸福每一天呀,我能开心吗?我能快乐吗,我能幸福吗?刚睁开眼睛就得起床,连回微信的时间都没有。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我架子大,不懂礼貌。其实,我有什么架子?我难道不知道别人祝我开心,我就得祝别人快乐?不行啊,我没时间祝呀。祝了,孩子就只能吃粥了。祝了,衣服就没人洗了。咳,我命苦呀。人家的婆婆知道儿媳上班苦,回到家就不让儿媳做家务了,哪怕油瓶倒了也不让儿媳扶。”
婆婆 (对儿子):“原以为你结了婚,你的衣服脏了有媳妇洗,我不必多为你劳心了。哪知自你结了婚,就得多洗一个人的衣裳。自从你有了孩子,我就得多洗两个人的衣裳。人家的儿媳……不说了,说了多烦恼。”
总之,在一些人的眼中,人家的什么人都是好的,自己家的什么人都不好。因为人家的什么人好,人家就幸福,自己的什么人不好,自己就不幸。有时对比很强烈。越是觉得人家的什么人好,就越是觉得自家的什么人不好,越是觉得觉得自家的什么人不好,也就真是越是觉得人家的什么人好,自己也就越是不幸,人家也就越是幸福。人家越是幸福,自己也就越是不幸。
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处境常常与在家中的处境十分相似。如果这个人在家中的什么人都不及人家的什么人,那他在社会上遇上的什么人也不及人家的什么人。他遇上的老师不会好,哪怕其他同学都说这个老师好。他遇上的同学同事不会好,哪怕其他同学同事与这个同学同事都相处得很融洽。他遇上的领导不会好,哪怕确实这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领导。
谁要是遇上一个什么人不及人家,就可能不幸。那遇上一连串的什么人呢?那就可能大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