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部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
解读:
这句话出自东汉大科学家张衡,讲的是政德对于官员的特别意义。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但在政德上应该用同一个标准衡量。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往往比较关注仕途升迁、官级大小,而对立德、立言、立行则漠不关心。殊不知,身居高位而德不配位,位在要津而无所作为,不仅会伤害公共利益、贻误发展机会,最终也会殃及自己。尤其是,相比于普通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更要时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学习与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看作是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础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看作是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古人讲的“德不厚者不可使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典:
应之曰:“是何观同而见异也?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是故艺可学而行可力也。天爵高悬,得之在命,或不速而自怀,或羡旃(zhān)而不臻,求之无益,故智者偭而不思。……”
——(东汉)张衡《应间》
释义:
《应间》是东汉科学家张衡重返太史令任职时写的一篇议论文章,全文共两部分,即“间者”的诘难和作者的应答。文中的“间者”是提出劝诫与责难的人。
早在汉安帝时,张衡就担任太史令,后来他离开了这一职位。顺帝初,张衡又回来担任此职。这引起了一些“间者”的诘难和非议:尽管你能叫三轮自转,使木雕独飞(三轮、木雕系张衡的发明),却免不了耷拉着翅膀落回老巢,你何不也调理调理自身的“机关”,赶快往高枝上飞呀?面对世俗小人的讥议,张衡作《应间》予以回答:“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夥(huǒ):多。意思是,君子不担心地位不够尊崇,而担心自身道德不够完善;不以收入不够高为耻,而以学识不够渊博为耻。对于高官厚禄,张衡无所求,他说:“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xī)肩。”《应间》体现了张衡一生不求功名利禄,为科学献身的坚定信念。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对党忠诚是领导干部的生命线,是首要的政治本色。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全党同志“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在革命年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宁愿饿死也不投降的气节,竹签钉入十指、痛彻心扉也不叛党的坚贞,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对党忠诚不能停留在口头讲讲、会上说说,而应该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始终如一,这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遇到一点风雨就动摇,那么表态再高调,最终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党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仅要有朴素的情感,更要有理性的自觉和坚定的信念。
原典: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
——(三国·蜀汉)诸葛亮《兵要》
释义:
《兵要》是诸葛亮从军事实践中,总结出的“以法治军”所必须遵循的要领,共十则。这十则《兵要》,从军事纪律、良将品德、用人选贤、将领作风、捕捉战机、打击歪风、杜绝朋党、战术教练、驻防移防、军规军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是研究诸葛亮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有忠诚的品德,就好比鱼儿有了水。鱼离开水就会死,人失去忠诚的品德就很危险。所以好的将领都注意保护它,使部卒的志向得以实现,名声广为传扬。
忠诚作为军人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是由军队的特性决定的。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是忠诚的表现。古罗马统帅恺撒曾要求他的军队要忠诚地随着统帅的意志走。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要求军人对自己信念的忠诚与坚持.要像“站立在海中的岩石一样,经得起海浪的冲击”。
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文中引用
解读:
廉字打底、勤字当头,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的基本坐标。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廉政和勤政是题中应有之义,领导干部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官吏既廉又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躬亲庶政,不舍昼夜”的司马光,“恶衣菲食以终其身”。封建官吏尚能如此,共产党人何言不能?为官不廉,就会为利益所惑、为金钱所动,那么所谓作为就会是乱作为,就会突破底线、超越法治、摆脱约束,就会产生负面效果。为政不勤,就会政怠宦成、无所作为。如果说贪污腐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罪行,那么这种懒政思维,则更加具有隐蔽性,更难以察觉,如同温水煮青蛙,从长远来看其危害不容小觑。不廉或者不勤,都与执政为民的要求背道而驰,更何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才能既做到廉政,又实现勤政?习近平同志引用的这句话就是答案,不言贫而能廉,不怕苦而后勤,说到底还是要加强内心修炼和党性修养。
原典:
廉不言贫,勤不道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古格言联(河南内乡县衙楹联)
释义:
在河南内乡县衙东账房悬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廉不言贫,勤不道苦”是对上联的化用。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后经明、清两代多次修缮扩建,逐渐形成了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为我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衙。内乡县衙有许多楹联、匾额,语言朴实,含义深刻,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官德思想和执政理念。
这副楹联上联的意思是,真正廉洁的人,不会讲自己如何清贫;真正勤政的人,不会抱怨自己如何辛苦。下联的意思是,君子崇尚他所听到的善言,努力践行自己所认知的理念。
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向来为儒家思想所提倡,是历代为官从政者应具备的品德。真廉洁者,从不言贫;真勤政者,从不言苦。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才是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