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锋
摘 要:普通本科院校市场认可度一方面受层次、资源、硬件、生源等学校自身建设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院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及社会环境,结合地方普本院校生存现状与企业诉求,本文主要观点认为其改革要做到五个“精准”。
关键词:普通本科;精准;专业培养;就业指导
一、对象识别要精准
普本院校对象主要包括生源和市场两方面。首先,要做到生源精准定性。“因材施教”不仅适用于课堂,更应该成为高校建设的依据。只有认清生源、了解生源,才能针对性的设置专业、配置师资、调整教学、安排实践。识别生源应该做到一个明确,即通过高考录取成绩、专业调剂比例、入校基础测试明确生源整体质量,以此为参照调整教学进度和课程内容。其次,要做到市场精准判别。一切供给都要以需求为前提,要想获取高市场认可,必须透彻掌握市场人才需求并紧跟变化潮流。市场判别应该实现“两沟通”。一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让学生、教师与本地企業多沟通,明确市场需求并针对性的自我调整;二是深入挖掘网络资源,让学生、教师与“外面的世界”多沟通,长见识、拓思路,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二、专业培养要精准
从专业开设到师资安排再到具体开课方案均属于专业培养的范畴,是引导学生掌握理论、增强实践的关键支撑。若想专业培养精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三项符合。一是专业设置要符合主要就业市场需求,具体表现在理科专业具体化、文科专业务实化,不能盲目追求综合性(例如唐山学院开设的生物专业,生源与就业均已成为负担);二是师资安排要符合专业特色,坚决杜绝以“师资力量有限”为借口的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例如唐山学院现存的跨专业担任教学系主任);三是培养方案设置要符合生源质量及专业要求,鉴于基础课程大同小异,故主要考虑专业课程设置,要充分融合市场对不同专业人才技能的需求,减少空洞理论讲授,增加案例、实训类课程比例,并且以引导为主,以实践操作为主。
三、师资增强要精准
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是与时俱进,尤其面对多变的市场需求,教师的自我提升与继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师资增强必须强调三个提升。一是注意提升教师的学习层次,一方面鼓励年轻教师脱产深造,另一方面对短期外出学习进行严格筛选,避免参加形式性、内容落后的主题会议;二是注意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在不干扰本职的前提下鼓励教师进企实践、考取执证、团队科研,既确保教师与社会紧密结合,又有助于实践经验的课堂展示,为学生未来进修、就业奠定基础;三是注意提升继续教育培训的多样性,避免形式主义,避免繁多的校内专家讲座,鼓励科研、实践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学时转换,在敦促教师参与培训的同时给予适当的选择空间,减轻教师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排斥感。
四、资金使用要精准
高校可利用资金渠道多样,包括划拨、筹集、捐助、自营等,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合理的资金使用讲求“对症下药”。要想使教育经费的使用获得最高的投入产出比,必须做到“三倾斜”。一是向一线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带薪搞科研、带薪进企实践,确保掌握最新社会动态,并合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二是向实践类课程倾斜,引导学生多看、多问、多听、多参与,拓展视野,增强市场敏锐度;三是向校内活动倾斜,支持学生社团、第二课堂、创业竞赛、兴趣展览等多形式学生活动,以充足的资金及完备的设施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实践能力。
五、就业指导要精准
绝大多数高校将就业指导放在大四阶段,以课程形式粗略进行,这并不利于学生有效认知并满足市场需求。其实,就业指导工作应当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期间,并根据学生就读年级不同做好“三指导”。大二阶段,做好定位指导,诠释近几年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思考“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有兴趣干什么”,并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调整、实践活动选择、进修执证答疑等,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随时为进修或就业做准备;大三阶段,做好实践指导,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访谈,并尽可能推荐到合作企业进行假期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兼职,引导其初步了解市场实际,逐步拓展社会人际;大四阶段,做好全面指导,对主要就业职位进行人才需求介绍,从简历书写、投递方式、就业信息搜集渠道到日常着装、面试礼仪,甚至包括就业权力与义务等进行培训,做好基础服务工作,同时开启各种渠道搜集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
六、结论
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形势以及普本院校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精准转型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各地方院校需要正视供求差异因子,以转型为契机,以精准为原则,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与人才需求类型的断裂问题,解决现代职业体系建设与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的断层问题,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创建融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本科院校。
参考文献
[1]王春雷.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层次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5,(3):1-5.
[2]赵新亮,张彦通.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战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5,(9):38-42.
[3]田苗,王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科研服务社会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2015,(8):19-23.
[4]陈琼英,曾波.高等教育治理问题探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5,(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