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勒恒·托哈太
摘 要:纵观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发现小学生普遍存在读写能力低下的现状,具体表现为读音不准确,写作能力不佳,主要原因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时忽略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此类的教学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策略研究
一、写读后感
读后感既能够提升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感悟,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比如,在學习完《小摄影师》一文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读该篇文章所领悟的内容和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学生的侧重点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怀,有的学生的侧重点则是小男孩在摄影过程中的认真态度,而有的学生的侧重点则是高尔基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淡泊名利的情怀。由于学生理解的不同,对文章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这样在写读后感时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这样通过读后感,学生可以表达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同时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
二、仿写课文
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求学生能够对教材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感悟,其本质上就是让学生通过理解和感悟提升读写能力。作者为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经常会在课文中采用特定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手法,因此为了让学生学会这些表达方式,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课文仿写,模仿课文中所采用的方式进行情感的表达,学会灵活应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比如,在完成《烟台的海》一文的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总结烟台的海在一年四季的特点以及景色描写手法,并用拟人、排比的手法表达出景色的壮观以及人们对大自然、对劳动的热爱。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文章中的表现手法对当地的景色进行合理的描述。再比如,在学习《夹竹桃》一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景色,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手法描写自己所喜爱的植物或者是动物,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不同的情景表达出自己不同的情感思想。
三、联系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语言的精彩也是从日常的生活中锻炼和提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体悟语言的奥妙,感悟语文的魅力。联系生活实际能够将教育回归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比如,在完成《开国大典》一文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周围的人和物中了解开国大典的相关事宜,并将开国大典的事宜进行整理编写成一个手册,并与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历史典故,提升语文素养,积累文化底蕴。再比如,在完成《钓鱼的启示》一文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户外钓鱼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总结、记录心得体会,并对照阅读文章的心得体会,加深对文章的认识,锻炼读写能力。
四、书写日记
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经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日记不仅要能够以流水账的形式简单地记录所见到的人和物以及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而且要能够将自己对事物的情感记录下来。因此记日记也是一种读写能力培养的方式。
比如,在完成《黄山奇松》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注意文章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关键性的词汇,以及这些词汇的运用方式。例如“挺秀”“弯曲”等,这些形容词都是在描写黄山奇特松树时所用到的词汇。针对这些词汇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些游览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游览一处的景点,在领略大自然的美好之余利用文章中所学到的词汇进行景观描写,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课本知识,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基础,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基本教材,很难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也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多写读后感,了解作者深层情感,并在课余时间仿照课文表现方式进行景物描写,还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在大自然的美好中让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从而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代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科学导报,2014(19).
[2]何启洪.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途径[J]. 科研,2017(2):174.
[3]张巧灵.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4(6).
[4]孙文.夯实读写教学,提高写作能力: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