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2018-11-13 12:00张清英
速读·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张清英

摘 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重点部分,为了能够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需要教师提高认识,并且积极采取有效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必然能够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主动自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培养小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语文学习不是仅依靠课本或是进行单纯的练习便可收获较好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根基,为学生具备其他综合技能夯实基础。若小学阶段学生可完成独立文阅读练习,并养成阅读习惯,可大大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个人只有在思想上独立才能具备独立的人格,才能形成独立的特别的个性,才能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每个人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形成独立的思维意识,才能具有前进的目标,具备努力的方向。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予以重视的,通过培养小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其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为其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奠定基础。

1.2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小学阶段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身心发展新阶段,因此其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然而大人往往难以解决其对未知事物的困惑或难以站在其角度解释其疑问。此时自主阅读便可解决此类问题,通过自主阅读,小学生可满足其好奇心,解决其疑惑,通过自己动手查找,找到符合其内心的答案,使其对世界的认识加深,并拥用辩证思考的能力,客观的看待世间万物。通过自己动手查找、选择阅读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高级方法,并为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勇于面对挑战奠定基础。

2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

2.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小学生自主阅读

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构建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相处。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小学生克服对语文知识的敬畏感、恐惧感,通过良性关系的构建,使得小学生更信任语文教师,以此推动语文课堂的参与度与教学高效性。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可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并跟从教师的脚步进行阅读训练,提升阅读能力。小学生与教师间的和谐关系可帮助师生之间更好的进行交流,在探讨中引导小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此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就某阅读材料分享自己的理解或提出问题,并共同寻找答案发现材料中隐含信息,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对语文阅读始终保持兴趣,通过有效的互动,提升学社自主阅读的能力。

如,学习《秦兵马俑》前,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预习活动,引导其发现描写的兵马俑与自己印象中有何不同,通过对兵马俑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主体思想,利用问题导入法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并在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表述自己所想,或阅读时产生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此方式,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小学生感受到参与自主阅读获得的收获与满足感。同时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需求的了解,为调整阅读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并以此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2.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开展自主阅读

首先,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组织开展不同的课堂游戏,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增加自主阅读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参与度。如,在学习《负荆请罪》文章时,教师组织小学生分组练习,分别扮演《负荆请罪》不同的角色人物,在此过程中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故事进展脉络,体会不同人物的内心想法理解其行为举动的意义,通过此方式帮助学生立即并掌握重点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其次,重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利用课外知识丰富语文素材,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制定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课外阅读计划,通过小学生阅读自己感情趣的课外书籍,布置阅读笔记任务,并定期检查组织评比活动,利用竞赛方式,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并使其成为终身习惯。

2.3定期开展活动,增进学生之间阅读的交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提升阅读能力的平台,实现教学目标。对此,可以做到:第一,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阅读类目,使其在丰富课外知识的同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第二,组织集体性赛事活动,如设计阅读手抄报等,通过此类活动,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分享感悟、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第三,鼓励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或督促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与学校进行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与热情,帮助其不断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

2.4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自主阅读的趣味性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小学阅读课堂的趣味性,利用视觉、听觉等多感互动的方式,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加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如讲解《狐狸和乌鸦》时,可利用动画设计、视频图片、音频影响等多种方式展示故事的发展脉络,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其理解度与记忆度。完成故事播放后,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深层立意,锻炼其思维能力。课后可布置编写寓言故事的任务,并在下节课进行分相遇交流,以此来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三、结束语

总之,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教学过程重要部分,当学生有了自主阅读能力,其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立平.简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155.

[2]高如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現代化,2017,4(27):272-273.

[3]唐文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人力资源管理,2017(05):221-222.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