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我们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和纷繁复杂的大千社会一样,它的成员中总有先进和落后的差别。如果我们不能以真诚的心对待思想品德暂时处于后进、学习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那么,这一部分为数不少的学生心灵上将会受到伤害,会感到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甚至会产生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与此相反,若是我们尊重他们,耐心的引导他们,以自己的真诚的心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冰块,他们就完全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我做班主任几年来工作经验的总结。具体来说,种菱,种稻,种荷花,使学生在一种特殊的气氛中受到感染、熏陶而转变,进步,提高。
在我接手的一个班里,有这样一个女生,聪明、热情、有能力。但她不会分辨好与坏的标准,受不良学生的影响,讲吃穿,讲玩乐。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同学,大家都讨厌她,蔑视她。渐渐地,她被孤立了。我认为,在一个班里,要对全体学生负责,不应使一个学生掉队,但同学们这样对待这个女生,不利于她的轉化。我决心创立一个起步的环境,来转化这个女生。
首先,我找这个女生谈心,在非常尊重对方的气氛中展开话题。给她讲了许多著名人物勇于改正错误而后成才的故事,触动她的心灵,并郑重其事地向她保证:如果她能就此进步,绝不翻她的旧账,过去的就让她过去好了。——这一条很要紧,学困生最怕揭老底,愈怕愈有顾虑,反而不敢迈步了。然后,我又在适当场合做全班同学的工作。要求大家既看到这个同学受腐蚀的一面,还要看到她要求上进的一面,要相信她要求上进的一面,要相信她能进步,大家要关心她,接近她,用集体的力量把她拉回来。
这一条非常重要,大凡有毛病的学生,最怕同学不信任和瞧不起,本来想学好,但怕同学们说是假的。第三步,我在班上找了几名各方面素质都很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具体帮助她,和她交朋友。让她感到集体的温暖。这一条也很重要。有许多话、许多道理,老师讲了不行,家长讲了不行,但同龄人讲了,却能够接受。这个作用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
最后,当这个学生表示了有进步愿望之后,要求她为集体做几件事,用实际行动来修正自己在班里的形象,取得大家的谅解和信任。这个女生按照我的要求做了,她主动为别人,为集体做了几件有益的事,反映挺好。——这个步骤很重要,要求一个学困生在短期内全面变好是不现实的,但要求他们做一两件事,容易办到,容易见效果,才能使进步愿望变为现实。
果然,这个在歧途上彷徨的学生进步了。
还有一个案例,我们班有个小男孩非常调皮,活泼好动,成绩较好,但是自制力很差,经常上课东瞅西望,身子乱晃,惹得同学和老师都烦。经常有学生和老师来告他的状,着实让老师头疼。经过一个周的观察,我发现这个学生虽有上述很多不足,但他听话,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且家长也很在意他的成长。于是我在一个早上晨读的时候找到了他。先是问他喜欢什么运动项目,让他自己说说喜欢项目的特点。这个小男生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说得有模有样,连我这个喜欢运动的老师也不得不为他掌握的知识叫好。听了他的话后我说:“学校马上要举行体育文化艺术节了,刚好有你喜欢的项目……”“上届我还在这个项目中得了第二名呢!”他抢着我的话茬说。“但是今年老师决定不能让你参加这个项目,并且不能参加体育文化艺术节!”我说得斩钉截铁,不容有丝毫商量。听了我说到这里,我看到他的脸色一变,进而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以前都是老师求我参加,不然班级里怎么得奖?!他的声音很低,我听到了。我提高声音说:“正因为你能为班里得奖挣荣誉,所以老师决定禁止你参加今年的所有活动。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住,管理不好的人得了荣誉有何用处?”
停了停我又说:“如果你不能在班级里好好改变你自己,改变你在大家心里的印象,今后所有的运动项目你也都不能参加了。你回去好好地想想吧。”小男孩低着头,默不作声地出去了。我为自己的做法和所说的话吃了一惊,必然班级里的荣誉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况且这样做是不是会伤害到学生呢?但我为了把这个孩子转变为优秀的学生,决定一试。上课时我又在班里把这个想法宣布一遍,对谁都是一样,在班里表现不好的,学校的活动有你喜欢的也不能参加。第二天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那个小男生在课桌上放了个铅笔盒,这可是以往没有的。通过一天的观察我发现他是用这个来提醒自己要守规矩,不乱动的。两个周过去了,小男生变得安静了,班里的很多孩子都安静了,一个月过去了,小男生和同学们的关系变化了,来这里告他状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还发现他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练习得更加刻苦和努力了。他的本来就不差的成绩更让老师们放心了。体育文化艺术节前一周他找到我说:“老师,谢谢你帮我改掉了很多毛病,让我取得了很多进步。我爸妈都说我越来越懂事了。说实话,我以前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谁也不放在心里,可你不让我参加艺术节我真的向丢了魂,老师你让我参加吧。”他说得很诚恳,但是为了更好地转变他我毅然决然地取消了他参加艺术节的资格。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李镇西曾说过:表扬是一种教育,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惩罚同样是一种教育,不可厚此薄彼。学生犯了错误并严重损害了集体的荣誉,让其停止一次参加集体活动的权利,独自在教室或在家里反思,让他体验离开集体的孤独感,并意识到既然损害了集体的荣誉,就必须付出代价,这种惩罚又有什么不可以呢?由此可见,教育学生,转变学生万不可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冬小麦必须在冰雪下过冬,第二年才能抽穗扬花,水稻必须在水里萌发、生长。取消了这些条件和环境,就会一无所获。后进生的转化同样需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在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中,他们的主观因素才会起作用。我对学困生转变所采取的这些步骤,就像有经验的人们会根据合适的季节,合适的场合,种上合适的庄稼。种菱,种稻,种荷花,遵循规律,和谐发展,同享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