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江
摘 要:伴随着全民健身理念深化,如今花样跳绳已经成为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将其融入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身体协调、全面发展,这对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重要价值作用。对此,就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研究分析
花样跳绳是一种创新性体育教学形式,该活动符合小学生成长发育特征,同时对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具有促进作用。目前,花样跳绳与小学体育教学结合还应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注意训练方法的创新,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一、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的重要作用
1.实现全面发展
跳绳作为一项传统体育活动,而花样跳绳是基于跳绳运动下的一种新型运动形式,调动了学生参与热情。在实际教学训练时,有助于学生思想创新、身体协调、提高身体素质。因为学生在跳绳时各项身体机能发挥作用,进而实现了体能素质提高,提高了体育学习效果。学生体能提高的同时为今后终身体育意识树立奠定了基础。
2.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心理素质提高也有着重要作用。在花样跳绳训练中,学生能够获得成功,增强学习信心,这对心理健康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花样跳绳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训练时学生思想提升、认知能力提高,有助于学生思想创新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花样跳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完善体育课程结构
现代教育改革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教育作为小学体育教育核心,而以往小学体育教学更重视学生体能提高,缺少创新意识培养,对此,小学体育训练中融入花样跳绳教学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不足,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实现教学结构的优化。
二、花样跳绳教学特点
基于传统跳绳条件下展开花样跳绳训练,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与身体能力进行教学创新设计。教学创新性特点有助于学生掌握跳绳技巧,激发创新意识,得到思想启迪,为体育教学创新提供契机。另外,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时,不会受到空间影响,使体育教学更加灵活。同时,训练后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不会受到时间影响,为体育训练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不仅如此,花样跳绳训练也不会受到温度环境影响,即使室外天气恶劣,学生也可以在教室或学校大厅进行花样跳绳训练,保证了教学有效性。通常体育教学占据大量经济投入,而花样跳绳只需一条跳绳即可,成本较低也是其特点。
三、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方法
1.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核心,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采取交互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身体素质。体育训练时教师能够在花样跳绳技能训练后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花样跳绳的魅力,调动参与积极性。比如:以小组为单位并选择组长为代表进行双人花样跳绳,其他学生在观看花样跳绳时一边赞扬组长跳绳厉害,一边跃跃欲试,使体育训练氛围更加浓郁,提高了教学质量。
2.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对游戏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以花样跳绳作为基础,教师采取游戏教学方法实现能力提高。首先,学生在一次跳绳中谁跳的数最多即为胜利,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身体律动性与节奏感。其次,摇绳时看谁编的花最多,训练学生弹跳能力。
3.教学示范
教师为学生演示花样跳绳过程、跳绳变化等,让学生对花样跳绳方法有基本的了解。随后,学生模仿教师花样跳绳的过程得到能力提高。教学示范过程也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尤其要注意花样跳绳基础复杂的环节教学。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女生在花样跳绳中的訓练效果较为明显,这与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直接联系,并且女生身体素质更适宜该项活动。因此,教学中应注意男生训练效果提高,时刻观察学生表现并帮助解决困难,给予学生花样跳绳学习支撑。
4.归类教学
这种方法更倾向于学生自主训练,结合花样跳绳特征归类划分。循序渐进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花样跳绳技巧从而提高跳绳能力。当学生掌握花样跳绳技巧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总而言之,花样跳绳作为小学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体素质、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深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还应立足于学生兴趣调动,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到花样跳绳训练中。当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后,引导学生进行花样跳绳创新,实现全面发展,为今后体育训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翠英.小学花样跳绳运动教学的现状及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探析[J].运动,2017(21).
[2]李小芳.小学花样跳绳运动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
[3]周生帅.小学花样跳绳运动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