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廷续
摘 要:幼小教育的衔接工作影响儿童以后的发展,施教者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把小学阶段看作是幼儿园孩子后天发展的继续,把孩子培养成适应能力强的儿童,提高孩子身体适应方面、社会适应方面、学习适应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幼小衔接;适应能力;终身发展
小学及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是兴趣的产生、习惯的养成及对世界初步认识的关键时期。幼小教育的衔接工作能够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因此,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施教者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把小学阶段看成是实现孩子发展的继续,也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为适应能力强的儿童。
一、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的探讨
有研究表明,儿童上小学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适应能力不足,而不是知识和智力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身体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
1.身体适应方面
儿童入学的身体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原来在幼儿园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了,新的生活习惯尚未形成,不太习惯小学连续上课的生活,容易生病。
2.社会适应方面
首先是缺乏任务意识。许多孩子都缺乏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毅力,主要原因是施教者平时对幼儿的事情替代包办,孩子能做的事生怕做不好,孩子没有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此外,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过分关注结果,总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使孩子束缚在条条框框里,当然他就没有独立做事的体验。所以,孩子遇到任务就想依赖别人,逃避任务。其次,是缺乏规则意识。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不良行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孩子学习无兴趣,二是纪律意识差,自制力也较差。三是教育者在平时教育中方法不当。再次,是缺乏独立意识。具体表现在自己要做的事依赖家长,不能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具。最后,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不能与伙伴友好和睦地相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缺乏宽容接纳伙伴的态度。
3.学习适应方面
孩子的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是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方面中的主动性、自觉性、注意力、坚持性等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
针对孩子在入小学时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才能使幼儿园与小学更好地衔接,更加适合孩子的终身发展呢?
在身体适应方面存在问题,幼儿园和小学都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帮助儿童掌握自我服务的方法,提高对新生活的适应能力。
在培养孩子任务能力方面,施教者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创设任务给幼儿,让其在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中获得经验,从而成长为能力。其次,在幼儿完成任务时要关注其完成任务的过程,多给幼儿一些积极的鼓励,使幼儿能够获得有益的成功感。另外,施教者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机会让儿童做事情,获取做事方法,促进幼儿发展。
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方面,幼教人员可就一些事情让大家都参与讨论制定规则,在活动中他们就会自觉遵守规则,这就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其次,让幼儿养成对规则的关注和遵循的习惯。另外,还要教给幼儿解决交往冲突的方法。如可通过交流和谈判,达成共识,解决问题。这样幼儿可以获得加入群体的方法,减少冲突的发生。
在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第一,要教给幼儿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原则:友善、平等、和睦、不争强好胜,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施教者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到谦和、诚恳,把幼儿培养成为懂礼仪、讲道理的好孩子。第三,要观察和了解幼儿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帮助幼儿掌握交往方法。第四,帮助幼儿掌握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学会正確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能够让幼儿了解如何用适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培养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方面,首先要培养幼儿喜爱读书的兴趣。如:可边看书边讲述、边分享交流,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其次,通过简单的写和画,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自制力和坚持力,为入小学做好准备。如果幼儿的坚持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就能够很好地完成已经确立的学习内容,不容易受到干扰。
二、除了以上所谈内容,还要注意幼小衔接的另外两点
第一,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园与小学时期而不是入学前的突击训练。提高幼儿的适应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因此,应该从入园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坚持力、守则意识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第二,培养幼儿入学的适应性并非提前学习小学内容。我们可以帮助幼儿提前做好入学的准备,但是不可提前把一年级的知识灌输给幼儿,如果那样,这对幼儿是十分有害的,容易使幼儿上小学后养成转移注意力、做小动作、乱说话等不良习气,这与我们的初心南辕北辙。
总之,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家庭共同的责任而非仅仅是幼儿园大班的事情。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施教者应充分发掘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使这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幼儿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知识、新生活,使他们顺利成长为国家的可造之材。
参考文献:
潘珍如.对幼儿教育中做好动小衔接工作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