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娟惠
摘 要:小学体育课程需要在新的背景下,根据当前在授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重视,并且能够将学生自身体育核心素养的提高作为整个课程的目标。教师要能够丰富教学形式以及课程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认知习惯,以此来将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的融入到课程的开展中,通过为学生塑造更加良好的身心素质,以此来为其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一、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科目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由于在该阶段的很多知识都处于启蒙阶段,并且學生在这个年龄段的性格和行为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通过适当的体能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并且以适当的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进而为以后更好地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设置教学模式,有效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善,让学生通过有趣的课程模式爱上体育。
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对于当下的体育课程来说,其一直被很多老师当作副课存在。因此在授课中,教师没有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认为课程的开展仅仅是让学生放松下身心,并没有重视学生自身的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很多老师都会采用放羊式的教学,在经过了简单的课前准备活动之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了,但是这种散漫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无法掌握相应的体育技巧。其次在课程的开展中,教师也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对整个教学内容予以创新。而且当前也会发现,有很多的语文、数学课程会占用体育课时间来进行作业的讲解等内容,从观念上的不重视,到实践中的不完善,很多原因都会使得当前的小学体育课程开展效率较低。
三、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课程有效性
(一)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小学的各个科目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都够都是非常必要的。沟通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小学体育课程也需要老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很多时候学生都不愿意对别人敞开心扉,因此老师也就不知道学生自身内心的想法。体育老师在教学之余和学生进行沟通,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会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学生如果喜欢体育课程的老师,那么在学习中也会更加努力,向老师展现自己积极努力的一面。如果老师在体育课程中一板一眼,课程氛围非常严肃,并且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学生就会对课程产生厌倦的情感。体育老师应当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放低自己的地位,和学生平等相处。在了解了学生的内心需求之后,也能够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规划,结合当下的多种优秀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转变教学模式。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都是观察教学,老师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对教学大纲上的内容予以开展实现,但是当下随着新课改的广泛开展,在小学教学中更加重视素质教育,而体育课程与素质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内容,因此老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老师应当对体育教材进行优化,因为当前体育教材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并且由于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硬件水平等都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中开展实际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进行体育动作训练,而不是在完成相应的活动之后就“自由活动”。 老师可以采用体育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因此老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予以教学。
(三)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当前的教学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就是其能够集声音、图片、视频等内容为一体, 更有效的整合现有资源,也可以更直观的将相关的知识展现出来,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就比如针对乒乓球的发球进行教学时,如果是传统的方式,学生可能看过一次就忘了,但是将相关的技巧制作成视频,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观看,也可以课后反复观看,进而对相关运动的技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篮球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使用传统的集体教学,而是通过分组教学,让两组人员上场比赛联系,剩下的学生就在篮球场边缘观看,并且教师在现场进行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篮球技巧。或者是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来观看NBA视频,视频的搜集要具有针对性,并且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如何防守和进攻。体育课程的日常教学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室外,室内的教学同样重要,很多时候教师在传授技巧的时候需要通过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资源作为辅助,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与共享,并且灵活运用资源。当然学校也应当引入足够的资金来将旧的体育场地、设备等进行翻新,并且针对教学需要来引进更多的体育器材,保证设备的完整有效性。
(四)有效运用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开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这样可以更好地让教师与学生都更快地金融角色。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轻松的游戏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比如可以做一些诸如“口令反做”之类的小游戏,让整个课堂的氛围迅速活跃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确保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也能够更快提升学生的兴趣。很多教师在体育课的准备过程中都会让学生做一些徒手操,或者是让学生围着操场跑跑步,这样的方式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此外也会使得学生的准备过程不充分,在体育活动容易受伤。教师可以适当安排活动,让游戏做到体育课程中“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安排一些竞争适中的游戏,比如“接力赛跑”、“障碍跑”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体育课前准备效果。在教学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接受训练,因此可以在技能练习的过程中为学生引入一些小游戏,确保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能够适当把握游戏的运动负荷,能够有效把控游戏的局面。并且在活动中做好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工作,尽量和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并且对学生的游戏实效进行观察,进而及时对内容进行调整。
(五)实现考教分离。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考核也应当适当地引入理论内容,当前我们处于一个到处都充满信息资源的时代,因此体育课程的考试也应该渐渐实现信息化,要能够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目标,针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予以提升。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都是教师规定具体的考试标准与内容,但是不同的学生擅长的内容不同,因此在考试中会占优劣势。当前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登录体育教学系统,根据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来开展具体的考试,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更加客观。学生通过自主选课,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运动情况以及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并且在考试中置入适当的理论内容,让学生同时牢记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巧。
三、结语
小学体育课程随着新课改在小学范围内不断深入以来重要性更加凸显。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不能够仅仅作为副课开展,而是需要更好地响应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且将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整个课堂的核心目标。教师也应该在授课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形式与内容。教无定法,体育课程的开展, 还是应该结合学生的身体机能、认知习惯以及兴趣爱好来具体开展,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以及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不断的探索来寻求更加适合学生的体育课程开展方式。
参考文献:
[1]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
[2]刘小强.简析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误区[J].运动,2013(05).
[3]马玉娇,张雨.论小学体育趣味田径的育人价值[J].青少年体育,2018(03).
[4]黄士荣.小学跳绳教学的三点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3).
[5]吴雯.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