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芬
摘 要:叛逆期是每个学生几乎都要度过的一段时光。叛逆期的学生主要表现为逃学、对家人冷漠、沉迷网络、早恋、不自信等,面对叛逆期的学生,家长和教师都会感到头痛,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摆脱叛逆期呢?对叛逆期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家长和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青春;叛逆;小学生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养成的习惯和性格将会影响其一生,可见,小学阶段的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小学阶段的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这不仅要让学生的智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最终实现整体水平的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涉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由于学生缺乏判断力和分辨能力,在面对网络诱惑时,难免会误入歧途,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形成一些錯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加上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导致形成叛逆心理,并对长远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教师和家长在这一阶段要做好引导和监督,对叛逆期的学生给予忠告和建议,增强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程度,最终达到成功教育的目标。
一、直击学生叛逆的成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慢慢增强,他们越来越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关注,然而由于家庭教育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家中没有发言权,自尊心受到打击,因此,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凡是父母的意见一律不听,一直站在父母的对立面;而在学校也是如此,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妥、学生的思想得不到交流、学生的地位被忽视等这些都导致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破裂,形成叛逆心理。还有一些学生本身是学困生,本来就自卑,再加上老师一碗水端不平,偏向优秀的学生,这也会引起学生心中的不满,从而与教师形成对立面,不再顺从教师的课堂纪律,形成叛逆的心理,甚至还有些极端的表现,这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究其原因,教师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德育,就要从根本原因入手,全方位改善学生的叛逆心理,从而让学生不再叛逆,健康快乐地接受教育。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学生叛逆的原因中发现,教师的原因占主要,因此,在培养学生德育时,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情绪和思维的变化,以朋友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发展,并在教学中加以引导,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去压制和贬低学生,这样一来,首先在保证身份平等的同时,给学生以亲切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比如,在一次授课时,某位老师看到一位学生兴趣不高,上课睡觉,还扰乱其他学生学习,下课后就主动找他聊天,得知因为父母离异,使得他现在无心读书,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常与他聊天,开导他。这位学生有一次因为身体不适没来上课,老师就主动去给他补课,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温暖很是感动,从此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不再叛逆。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挣脱叛逆期,促进其发展。
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
为了能够在当今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家长给学生报各类补习班,生怕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而在学校更是如此,教师一直注重学生的成绩,以应试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辅导。学生在小学就一直被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生活中得不到放松,对学习产生了厌倦,但是每次与父母沟通时都是不理解,得不到安慰,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使得这种思想越积越深,等到一定阶段后得以释放就形成了叛逆心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课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比如,在课程中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游戏活动,在开发学生大脑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智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从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在学校中成长和学习,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学校和家庭教育结合
从学生叛逆的原因来看,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原因,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就要从学校和家庭双方面入手,通过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再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掌握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情况。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改变原来持有的态度,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和重视,在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在取得成绩时给予夸奖,从而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更离不开家长,所以,这就需要三者的融合,最终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局面,这也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的心愿。
综上所述,学生的叛逆期并不可怕,教师要加强关心和爱护,从叛逆期的成因入手,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给予尊重和耐心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当然还要抱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发挥其特长,指引学生在十字路口的前进道路,让学生跳出叛逆期,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凌.叛逆期的孩子该如何教育[J].农村百事通,2009(14).
[2]邵会敏.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相处[J].群文天地,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