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美丽还给“我”

2018-11-13 12:02莫婉仪
新课程·小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意境小学

莫婉仪

摘 要:诗人闻一多指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却是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真相,教师往往把古诗词“教深了、教浅了、教死了、教错了”。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意境

古诗词的魅力与奥秘一直使诗人沉醉。美育泰斗蔡元培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例如采莲煮豆,饮食之事也,而一入诗歌,则别成兴趣。”蔡元培钟爱中国古典诗歌浑然天成的美感。而且鲁迅先生认为诗的美感教育作用是“不期之成果”,也就是说,诗的美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既然诗歌的美感教育如此重要,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中如何才能发挥作用呢?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春夜喜雨》一课为例,谈谈以“字字珠玑、情景再现、兴味盎然”这一以读为本、层层深入的古诗的一般教学思路。

一、字字珠玑——感受诗词声气之美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基础首先是关注“字”,即是“会读”“会写”“会理解”。古诗中字字珠玑,字字有妙处,学会品读妙处前,要读准每个字音;教材中要求学写的字要写对,遇到不懂的字会用查字典、看注释、请教同学等方法解决。这部分是古诗教学的入门,不能跳过,更不能马虎应对。所以在教学中,我会这样引导学生:

师: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用字簡练!你看,《春夜喜雨》只有40个字,4个句子,我们一定要睁大雪亮的眼睛,把每一个字都读对、读准。你们先练一练,之后两两合作,一听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

把字读好了,才能“文从句顺,文意信达”。在达到读准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字扩充其教学意义。如文言文中常见的“乃”字,解释是“就,这才”的意思。进一步探究发现,“乃”字用作副词,表示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接着举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加深学生对这个字的认识。再如,在教学“锦官城”时,通过形近字“棉、营、诚”对比,并用写一写的方式加深印象,借助注释了解诗人作诗的地理位置;教学“潜”字时,不仅让学生分析字体结构,运用“加一加”的记忆方法,还调取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组词“潜水、潜艇”,感受字的动作形态;在教学“晓”字时,教师可让学生以“晓”字组词,从词语中归纳字义——拂晓、报晓、破晓,让学生明了“晓”是天明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字字珠玑”的环节是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但落实不是教“呆”“硬”,要巧妙设计,抓住每个字的起源、结构、字形、字义等灵活设计问答、运用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二、情景再现——想象诗词意境之美

诗是有声有画的。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诗的创作与欣赏是水乳交融的,都要依赖于想象和情感。“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的,还需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诗人创作时必有一幅画境,读诗时也有鲜活呈现画面,这样才能延续诗的生命力。

让诗的情景再现,应该是让学生展开想象,走进画面。《春夜喜雨》一诗中,笔者是这样引导的:

师:诗歌我们已经烂熟于心了,那么你从诗歌中看到了什么?可以在书上标出来。

PPT出示图片:1.雨;2.小路;3.江船;4.花。并提问你能用一些词形容这些景物吗?并用一句或几句话说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展开想象,丰富画面:春雨飘落到锦官城的每个角落,它还会滋润什么呢?(伴乐想象)春雨会滋润到嫩芽,会滋润树枝,会唤醒沉睡的小鸟,会滋润诗人的心……你看到了吗?那花的颜色多鲜艳啊,那叶的颜色多绿啊,翠色欲流;你听到了吗?走在小路上,风儿吹动树叶的沙沙声,江边河水泛起哗哗声,船上渔夫安睡的呼噜声……

综观这一教学环节,步骤主要为:首先找到景物;然后借助插图,将景物具体化,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增强感知;接着展开想象,丰富画面;最后运用移步换景,创设游览的情境,将静止、单一的画面串起来,化为流动的意境。不断的情景再现,学生自然会“徜徉其间”。

三、兴味盎然——体悟诗词意蕴之美

华夏意韵,仙风道骨。意蕴是诗歌的精髓。意蕴可以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可以是作品中渗透的情感,可以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或者某种主旨,或者是内心萌生的一种感觉。鉴赏诗歌的意蕴是品读诗歌的目的,只有体会到诗词中的意蕴,才能品诗至兴味盎然。因此,就要在“字字珠玑、情景再现”的基础下,艺术地指导学生深层理解。

这时就要为学生设计梯度。首先教师应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杜甫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定居,开始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他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

此外,抓住诗眼“好”字,请同学们分析,这场雨好在哪?“知时节”是什么意思?点拨引导后可安排小组合作讨论:结合作者的经历,这场雨对诗人有什么意义?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感情?总结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也是对恬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这是诗人所享受的生活。

通过读,还诗歌以声色美、音律美;通过层层深入,设身处地,情景再现还诗歌以意境美、意蕴美,最终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并获得心灵的洗涤。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叶嘉莹.中华诗词之美[M].天津市: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02.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意境小学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