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论述具有丰富内涵,而哲学是认识新事物、把握其丰富内涵的有效视角。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共同体学说的机理耦合、主体性的发挥和公共性的回归、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政治哲学等方面来加以剖析和审视,有助于更进一步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并准确把握这一中国政治话语。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审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号角,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随即,这一新兴表达迅速成为中国年度热门词汇和世界年度热词,全世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讨论和解剖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哲学是一门认识新事物、把握其性质和内涵、正确领会新事物运作规律的系统科学,“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热词,这个新时代、新语境赋予了这一命题新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说,它是一个区别于以前提法的新事物。本文将从哲学的三个视角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解析,以期望能够将这一概念哲学视角下的认知进一步向前推进,深化这一新概念的哲学内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共同体学说的机理耦合
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思想学说是其一生的重要成就,也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诸多重要著作中提及共同体问题,但是,终其一生,他没有构筑出共同体理论体系,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论述作梳理,可以分析出这样一条脉络:马克思首先通过对“人”的概念界定,指出人是“类存在物”,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人不是个体的、孤立的、单一的存在,而是以“类”为联系的一种“客观存在物+意识+思维+价值+……”的共同体,这是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得出的;人的类存在构成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比人更复杂的社会存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相对分离,致使资本主义的国家利益作为特殊利益被扩大,称为普遍利益,资本主义的国家并不是普遍利益的代表者,只是统治阶级把他们的特殊利益说成普遍利益而迷惑市民,这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得出的结果;而后,马克思分析了亚细亚共同体模式、日耳曼共同体模式等,甚至他研究了抽象的资本和货币共同体,对资本进行一系列的哲学、经济学融合探究;马克思理想中的“真正的共同体”,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的,是平等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共同体存在模式,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从这个层面来讲,实现世界众多国家平等参与,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目标,积极倡导合作、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论述,正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真正的共同体”所蕴含的价值在当今全球治理环境下的表现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和国家的目的等均有系统的见解,其主张的国家成员之间的“自由联合”和个性发展是平等参与和实现共同发展的基石,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这种思想的扩展化和本土化,是全球治理之下的世界政治造就的共同体土壤,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学说的新成果。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主体性的发挥和公共性的回归
哲学是一种超脱的思想科学,但从哲学的进程来看,也是跟随人类社会历史演化的。原始人类生活是一个群居的社会形态,所有的工具、食物都是公共的,每个人都能参与分配,可以说,生产力底下且没产生富余劳动产品、更没有私有制存在的原始时代,人类社会是呈现出公共性的。随着劳动生产的扩大,规模生产兴起,人的主体性自然彰显,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让自我意识成为理性主义最坚实的逻辑学基础,笛卡尔提出的自我,是有创建性的,从经院哲学的实体理论而来的这一原则为摆脱神学束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经典哲学强调主体性的哲学思维,人类社会从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逐渐分化为“人类——自然物”的二元世界,这是由于人类机器大生产使人的创造力和贡献力超越了自然产出能力,在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和提高的过程中,人类以绝对的优势压倒自然产出,人类开始成为世界的主宰者,这相对于“人类从属于自然”、“人类与自然相对平衡”的两个时期来说,人类演化成为了主体性的存在。
现代世界是一个国家林立的自然,每一个国家都是个体存在,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国家都是具有主体性的存在,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以主体为中心开展生产交流,虽然在现代化进程中享受了丰裕的物质满足和文化供给,但也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特别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统治下,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价值观扭曲、道德沦丧、生态破坏、霸权主义横行等成为当代世界亟待解决的危机。或者说,在哲学语境下,我们饱尝了过分发挥主体性带来的恶果,而我们仅凭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的力量,显然无法应付这些危机和问题,此时,公共性的回归则成为必然共识。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视域的中国政治哲学
长期以来,世界政治话语权掌握在西方国家之中,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以及文化思想深刻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各领域走向和变革。
形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综合国力的相差悬殊,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基础转变带来的深刻变化,根本上影响东西世界的相对平衡;另一方面则是政治哲学和思想文化上的差异,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创新导致话语权产生倾斜的重要原因。
回望中国历史,是一部辉煌的政治哲学史。从唐代到元明以及清代中期,我国在政治上是领先于世界封建社会发展步伐的,这几个朝代,中国创造了先进的科技文化,也在思想上引领世界政治走向,产生了一大批从先秦诸子百家继承而又发展而来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食粮,从当时西方世界纷纷来朝交流、朝圣、学习,以及经济上中国对西方世界的绝对贸易顺差便能知晓彼时繁盛之状况。自晚清开始,中国陷入混战和对外交流政策的极大转变之后,中国逐渐走向衰落,继而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一段耻辱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历史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在中国不断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新时代,中国政治再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中国模式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和改革的一个可选择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后,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讨论热潮,全世界的政治家、学者、经济人士将目光和舆论聚焦中国,中国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中国的政治话语、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正在极大程度地影响世界政治潮流走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带的新中国提出的具有丰富政治哲学意蕴的政治话语,是顺应世界全球化潮流的政治愿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社会,其对象和范围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中国处理国家之间政治关系和政治现象的一种倡议,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提炼和精髓在世界政治主张上体现。
四、结语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和合”文化,儒、释、道哲学都是追求融合、共荣之“美美与共”、“天人合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则是中国哲学文化的应用和外化,是世界舞台上中国哲学的新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政治哲学。
【作者简介】
杨胜平(1989—)男,贵州黔南人,硕士,中共黔南州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