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分析

2018-11-13 08:11端全宝
系统医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良性

端全宝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儿科,江苏南京 211200

轮状病毒能够对于小肠上皮细胞进行不同程度的感染,继而出现损伤细胞的现象,使得机体出现腹泻症状。对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来说,不仅能够对于心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进行侵犯,出现病变,同时也能够导致心肌损害以及肺部炎症、损伤肝脏、惊厥等等不良的情况[1-3]。当前研究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内容已经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该研究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被明确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并良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家属进行询问病史、家族史,详细的记录,并落实全面的身体检查,展开实验室检查(血生化、大便常规及培养、电解质、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头颅CT、脑电图等)。患儿的诊断标准为:婴幼儿既往身体处在健康的状态中;存在轮状病毒肠炎伴惊厥情况,在产生惊厥期间存在低热或者无热现象,出现轻度脱水状况,并且没有产生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现象[4-5];血电解质、发作间歇脑电图属于正常的状态,而且进行培养大便为正常;惊厥属于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通常是产生于急性肠炎病程的1~4 d;具有良好的预后,不会对于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在50例患儿中,年龄是在6~28 个月之间, 发病为 6~12 个月、13~18 个月、19~28个月的患儿分别是12例、30例、8例,各自占据比例为24.00%、60.00%、13.33%。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发病例数是8例、7例、5例、30例,各自占据比例为16.00%、14.00%、10.00%、60.00%。

1.2 临床表现

全部患儿均具有解黄色稀水样便情况,或者呈现出蛋花汤样大便状态,每天的平均次数是在 (13.6±0.4)次。包括恶心呕吐、轻度脱水、发热咳嗽患儿分别是 32例、6例、20例,各自占据比重为 64.00%、12.00%、40.00%。在腹泻第1天时,具有10例患儿出现惊厥问题,占据比例是20.00%;在第2天时,具有23例患儿出现了惊厥问题,占据比例为46.00%;在第3天时,具有17例患儿出现了惊厥问题,占据比例为34.00%。统计患儿的发作次数显示,具有发作1次、2次、3次的患儿分别是26例、18例、6例,各自占据比例为52.00%、36.00%、12.00%。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要的惊厥形式,在产生惊厥症状期间,患儿的主要表现就是手足抽搐、双眼上翻以及面色发绀,发作的时间每次均为5 min以内,同时未出现持续惊厥状态的患儿。在出现发作惊厥期间的患儿,存在不发热、低热患儿分别是40例以及10例,分别占据比例为80.00%、20.00%,均保持在38℃以下的体温状态中。患儿既往家族史以及病史显示,全部患儿既往均处在健康身体状态中,具有良好的发育状态,未曾产生过惊厥问题以及不存在脑损伤病史和各种家族史。

1.3 实验室检查和治疗

所有的患儿通过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状态。并且检查血糖、血电解质以及头颅CT,结果均是正常的水平,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的患儿。惊厥发作期间,及时的对于患儿展开对症治疗,包括吸氧、对于呼吸道展开及时有效的清理,迅速的形成静脉通道,给予患儿地西泮静脉注射,每次0.2~0.3 mg/kg。并且实施积极的综合治疗,主要涵盖了抗病毒、口服微生态制剂以及稳定内环境、肠黏膜保护剂等方案[6-7]。

2 结果

在治疗5~7 d的时间以后,全部的患儿均得到痊愈的效果,顺利的出院,平均的治疗时间为(6.1±0.8)d。在出院之后,患儿都没有实施抗癫痫治疗方案。出院后采取电话回访和上门访视的方式,对于患儿展开为期0.5年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50例患儿均获得到较佳的预后成效,具有正常的健康状态,以及良好的精神运动发育,没有产生任何的惊厥发作病例。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情况[(±s),分]

表1 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情况[(±s),分]

时间心理评分生理评分肢体评分 周围环境评分治疗前(n=5 0)治疗后(n=5 0)t值P值4 6.2 2±1 0.6 0 5 8.6 0±1 2.1 8 1 2.2 5<0.0 5 4 1.2 3±1 0.2 0 5 0.2 8±1 1.2 5 9.7 3<0.0 5 5 0.1 9±9.4 6 6 2.1 8±1 0.3 6 8.6 0<0.0 5 5 0.8 7±1 1.2 9 6 0.7 9±1 0.1 5 1 4.2 6<0.0 5

3 讨论

轮状病毒的发病主要是集中在秋冬季节,是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通常情况下,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而且大量的临床研究统计显示,此疾病的主要发病年龄段是在6~24个月之间的幼儿。伴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已经证实了轮床病毒是能够产生肠道内部感染的,同时能够导致损伤肠道外部的多个脏器。轮状病毒能够突破胃肠道屏障,在血液中到达。而且研究显示,于轮状病毒胃肠炎伴惊厥患儿脑脊液以及血液、大便内,可以检测出轮状病毒RNA,以及轮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也能够存在于轮状病毒脑炎患儿血液内和脑脊液中。种种研究已经充分的显示出,一旦产生感染轮状病毒以后,能够大大提升伤害中枢神经系统的几率。

轮状病毒肠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的良性惊厥,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对于50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特征包括:年龄范围是在6~28个月之间,发病的季节主要是集中在冬季,在病程的1~3 d期间产生惊厥现象。患儿在产生惊厥症状期间,主要表现就是手足抽搐、双眼上翻以及面色发绀等。一次病程期间,存在单次或者多次发作的情况,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属于普遍存在的惊厥发作形式,时间较短,不会超出5 min。予以患儿实施头颅CT、脑电图以及血生化检查,结果表明为正常状态。而且大便轮状病毒抗原为阳性结果。治疗以后,全部患儿得到顺利出院,没有采取抗癫痫治疗的方案。随访结果显示没有产生复发的情况,得到理想的预后成效。该研究,患儿治疗后的心理评分(58.60±12.18)分、生理评分(50.28±11.25)分、肢体评分(62.18±10.36)分、周围环境评分(60.79±10.15)分明显的优于治疗前,这与乐燕[8]的研究中,对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良性惊厥进行治疗后,其治疗后的心理评分 (57.43±10.11)分、生理评分(51.17±12.24)分、肢体评分 (63.16±11.17)分、周围环境评分(60.88±9.24)分明显的优于治疗前的结果一致。对于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良性惊厥产生的原因,当前依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知,有学者认为密切的关联于轮状病毒肠炎早期产生病毒血症情况,或者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引发轻度脑炎所致,因轮状病毒基因和特异性IgG能够存在于脑脊液中。该研究内,患者血电解质均正常,能够不考虑是由于血钙血钠脱水等所导致惊厥问题。而且通过头颅CT检测显示为正常状态,惊厥缓解后并未产生进行性意识障碍问题,均神志清晰,所以不存在为颅内感染、出血以及肿瘤等因素所导致惊厥;脑电图检测显示并未见不良现象,不考虑癫痫可能性。在出院之后,患儿都没有实施抗癫痫治疗方案。出院后采取电话回访和上门访视的方式,了解到50例患儿均获得到较佳的预后成效,所以称为良性惊厥。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通过展开针对性的检查以及治疗,能够帮助患儿获得到较佳的预后效果,达到良好的干预目标。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肠炎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