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乐霞,李 萍,米正萍
(青海省传染病医院体检科,青海 西宁 810000)
肺结核是因为结核杆菌通过人体呼吸道而侵害肺部所致,具有迁延难愈、冰层长、反复发作等特点。临床治疗肺结核患者的同时,予以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1]。对此,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特此分析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于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通过X线、结核菌素试验以及痰涂片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排除非自愿参与、精神障碍、不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患者。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75例。研究组中40例男性研究对象,35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7-62岁,平均(43.2±2.5)岁;常规组中43例男性研究对象,32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6-62岁,平均(43.4±2.4)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主要有病情观察、预防不良反应、用药护理等等。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具体为(1)人性化健康宣教:将结核病的特点详细告知于患者,并着重说明隔离治疗是为了他人及患者本人考虑,虽然隔离治疗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但隔离并不等于封闭,患者可通过网络与外面接触,与外界联系,以减轻其负面心理。(2)人性化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要做到尊重,及时将疾病进展情况详细告知于患者,以免患者不了解自身病情而产生诸多负面心理,如抑郁、焦虑等;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人格予以尊重,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主动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对其合理要求予以最大满足。(3)人性化基础护理:每日交接工作后,需对患者加强巡视,主动问询患者感受,针对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患者,予以奖励、鼓励,使其感到有成就感,建立治愈的信心;肺结核消耗性较大,对此,护理人员需按照患者具体病情,予以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尽量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主,加强其免疫抵抗力。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调查内容包括100道与肺结核有关的题目,每题回答正确为1分,答错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用GQOL-74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身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以(±s)为计量资料,用t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小组 病例 健康知识掌握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 7595.4±5.788.6±2.3常规组 7581.2±3.166.7±2.5 t-18.95255.831 p-<0.05 <0.05
肺结核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具有复发率高、治疗时间长等特点,规范及持续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具有十分重大作用[2]。但是因为隔离性治疗,限制了患者活动,加之肺结核传染性特点,容易使得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不利于患者病情改善,故而予以人文关怀以及诸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人性化护理遵循“以人为本”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予以人性化医疗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十分重大[3]。首先经人性化的健康宣教,让患者明白隔离治疗的状态,同时重点说明隔离时依然可以与外界联系,便于患者情绪稳定;然后通过人性化心理干预,让患者身心获得全方位的放松,以最佳状态来面对疾病;人性化基础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减轻其心理压力。本文中,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95.4±5.7)分、生活质量评分(88.6±2.3)分明显高于常规组(81.2±3.1)分、(66.7±2.5)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人性化护理服务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具有重大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其生活质量改善。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