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江南山麓营园的理水手法探析

2018-11-13 11:09周向频
关键词:愚公园林

周向频, 周 腾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上半叶将近百年的明代后期,被史学界称之为晚明。这一时期造园活动兴盛,尤其江南地区的造园水准有了极大的提高,名园纷纷涌现。而在这场营园热潮中,建于山麓的名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原因除了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居山水间者为上”[1]营园风尚的流行。江南地区多丘陵山地,而山麓位于山地偏下部分及至山之脚,恰是山水汇聚之处,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深受造园者的青睐。在几乎所有的山麓园林作品中,水都被作为最具活力而充满变化的造景元素,其设计处理凝聚了天工之美和人力之巧,衍生出丰富多样的理水手法,达到了高超的艺术与技术水准。

一 、 晚明山麓营园的背景

晚明江南地区山麓营园的数量骤增,不少名士如陈继儒、邹迪光、范允临等均选址山麓建园,所筑之园声名远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邹迪光之愚公谷被视为当时四大名园之一*张宝臣《熙园记》所称:“弇水之王、锡山之邹、江都之俞、燕台之米、皆近代名区。”,安氏西林被王世贞评价为东南名园*王世贞《安氏西林记》评价:“两百年来东南一名区。”,范允临之天平山庄则被归庄和钟惺同时认为是姑苏园林的杰出代表*归庄《观梅日记》评价:“池馆亭台之胜甲于吴中。”钟惺《梅花墅记》中也评价:“于梁溪,则邹氏之‘惠山’;于姑苏,则徐氏之‘拙政’,范氏之‘天平’,赵氏之‘寒山’。”。这些山麓园林不仅迎合了当时审美风尚,顺应了“观”“游”体验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文人隐居与交游两种使用功能。在这种世风的推动之下,宜居宜游、兼顾人工与自然的观念亦成为江南文人圈选址造园的共识。

1. “观”与“游”——体验方式

晚明“咫尺山林”欣赏方式的式微导致文人山水游观思想的转变,使得文人造园选址郊外或委身城市的观点开始出现分裂。如西佘山居主人施绍莘自述“予性苦城居,颇乐闲旷,已未移家泖西,居山中”[2]。横山草堂主人江元祚也因不满足于城中“澹圃”,而于横山另构“草堂”,认为“过‘澹圃’如寄,入‘草堂’如归”[3],城市园林只是无法时刻接触自然山水的一种暂时寄托,徜徉于真山水间才是真正的回归,并强调“‘澹圃’之不得匹‘草堂’,犹培娄之不可当衡、华也”[3]。

虽然晚明时期城市营园也开始追求真实山水的体验,张南垣所提倡的平岗小坂、再现山麓的做法越来越获得广泛的认同。但因为规模的限制,局部再现仍然不够满足许多园主人的山水游观之性,如王世贞反思其弇山园,认为规模虽不算小,但仍“仅能垒石疏池,以依稀山水之似,以其自人力,目境狭而杖履易穷,益厌其无当”[4]。这正反映了大多城市园林“适于目者,不得志于足;适于足者,不得志于四体”[5]的游观缺陷。反之,于山麓营园则不仅能收纳整体山貌,而且便于文人将游赏范畴延续到更加深远且具多样性的自然山林之中,获得无尽的体验。

2.人工与天然——营造观念

伴随体验方式的转变,晚明园林的营造观念也更趋于以自然为本底,而稍加人工整饬。如邹迪光所言:“园林之胜,惟是山与水二物”[6]。计成也认为建园最好为山林地,“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7]。山麓营园充分体现了这一优势,良好的自然基础便于因地制宜地造景与借景,“不雕不斫,自然灵境之为饶也”[8]。

但另一方面,山麓较之更高位置或者深藏山林的区域而言仍会受到一定的人力影响。在晚明关于人工与天然的讨论中,普遍认为“殚人工以夺天巧,岂知人不胜天、假不胜真”[9],但对于本就天然的山麓之地,文人关于人工与天然的营造观念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转变,玉介园主人王叔杲说:“务为园圃多甃石引水广亭榭为愉快,第人者赢而天者诎,则穷瑰殚巧如奇章,履道人耳其天者……天与人交伸于两仗,而处乎不争”[10],他认为人力经营是必要的,但不应喧宾夺主。邹迪光则认为当“取佳山水剪裁而组织之,以窃附其智”[6],虽然只是“窃附其智”,但是营园是“本于天而成于人者”[6],佳山佳水当加以人工的巧思才能臻于理想。在他们的营造观念中人工不再是负面的词,它可以强化自然的优势而补其不足。

3.隐居与交游——使用功能

隐逸文化在晚明时期的传承与发展,使得晚明园林往往兼有隐居与交游两种使用功能。不论是“山人”还是致仕归田后的官员,都不再过着杜门息交的独居生活,而是保持着与外界的密切联系。这种宽泛意义上的“隐”造成了隐居与交游两种矛盾行为的并行。而城市园林“市居不胜嚣”困扰以及山中生活“壑居不胜寂”的缺陷,进一步凸显了山麓“隐而不匿其迹”的地理优势,成了造园选址的理想之地。

此外,江南地区山麓多有汇水池沼和环绕河道,也为文人的来往交游提供了便利。陈继儒东舍山居在老是庵后设有码头,以便停船,祁彪佳寓山园可以“泛舟及园”[11],曹山青棘园亦能使“荡舟者,从此登崖”[12],虞山“藤溪”更是“假道邻家以出入,稍便登舟船耳”[13]。依山傍水的山麓园林既可远离闹市,又有通达的水上交通与外界联系,可以很好地兼顾隐居与交游的功能。

二、 山麓营园的山水环境及其理水格局

晚明山麓营园的快速发展与江南地区自然山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江南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以丘陵地貌为主,山势缓和而水系发达。这些面貌各异的山形水势作为山麓营园的本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的宏观理水格局,而园林个体又因不同的区位和环境条件呈现出多样性与独特性。

1.山麓营园的类型以及分布

晚明江南山麓营园相对集中的地区根据其山势大致可以分为独立孤峰、连续山脉以及密布群山三种类型,又根据其与城市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城内、近郊以及远郊。独立的孤峰散布江南各处,于城内、近、远郊都有分布。其中绍兴府城、应天府城以及苏州府昆山县城内都有孤峰山麓营园的记载。绍兴府城(图1)内有八山耸立[注]张岱《夜航船》称:“越城以外,万壑千岩,屈指难尽。城以内,其山为八:一卧龙、二戒珠、三怪山、四白马、五彭山、六火珠、七鲍郎、八蛾眉。岂知华严寺后尚有黄琢山。”现仅存卧龙(今府山)、怪山(今塔山)、戒珠(今蕺山)。,仅卧龙山就有采菽园、弦圃、快园、砎园、万玉山房、巘花阁、梓隐轩、有清园八处园林建于山麓;应天府城内石头城清凉山之畔有裓园;苏州昆山县城内马鞍山山麓有青阳溪馆、养余园、乐彼之园以及附巢山园四处园林。城内的山麓营园往往密度较高,一山常分布有多座园林,用地的限制使得其规模通常较小,常以阁、轩、馆等建筑为园名。位于近郊孤峰的山麓营园则分布较广,如绍兴府城周边的亭山鉴园和南山龙筠庄、苏州府虎丘塔影园、镇江府黄鹤山辛氏园、杭州府孤山别业、湖州府毗山别业、温州府华盖山玉介园等。比较而言,园林规模较之城内普遍更大。位于远郊孤峰的山麓营园则相对集中,有松江府西北郊、绍兴府西北郊以及常州府无锡县东北郊等处。松江府西北远郊是“九峰三泖”所在地(图2),其中山麓营园林数量众多,如小昆山读书处、薛山屏山园、天马山草堂以及横云山庄等。而绍兴府西北郊有彤山彤园以及寓山寓山园[注]寓山园的规模虽然覆盖整个山体,但其园林理水部分主要集中在山麓地带,因此将其加入山麓园林行列。,常州府无锡县东北郊有斗山鸣玉园以及胶山安氏西林与南林等。

图1绍兴府城周边及其府城内山麓园林分布图

(来源于腾讯地图,改绘)

图2 九峰山麓园林分布

(引自廖晓娟硕士论文《明代松江郊野园林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同济大学,2017年) 连续山脉的山麓营园则主要集中于太湖东北一侧(图3)和长江以南的应天府、镇江府以及绍兴府周边山脉。这些山脉主要分布于城市近、远郊,其中近郊山脉主要有无锡西郊的惠锡山脉和常熟西郊的虞山山脉。惠锡山麓之间有惠山黄园、愚公谷、寄畅园、惠麓小圃等;虞山山脉则南有拂水山庄,北有“藤溪”和“天潭邃谷”,这些园林分布相对集中,规模以中、大型为主。位于远郊连续山脉的山麓营园则分布广泛,包括松江九峰地区的东佘山东佘草堂、东佘山居和西佘山居,苏州西面天平山天平山庄、邓尉山晚香林和支硎山寒山别业等,这些园林规模普遍较大,分布较为分散。此外,其他府城远郊也有分布,如镇江府尧山竹江园、绍兴府峡山果园、温州府旸奥山旸湖别墅以及应天府牛首山桃花涧等,园林数量也颇多,规模则相对偏小。

图3太湖东北连续山脉以及山麓园林分布

(来源于腾讯地图,改绘)

江南地区西南面近江南丘陵一带群山密布,其中山麓营园较为密集的地区有杭州府、严州府、金华府以及太湖西南一侧(图4),主要分布在城市远郊,包括常州府南岳兰墅、杭州府横山草堂、严州府蜀阜万花草堂及水西别业、湖州府杼山别业、金华府灵洞山房等。另有会稽山香炉峰下水踞山房与斐园则属绍兴府会稽县近郊范畴。群山密布类型的山麓营园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其营造范围往往较大,如横山草堂一直从山脚延伸至山顶[注]根据江元祚《横山草堂记》载:“由是先入深壑……有溪一湾……傍有一泉……过此则白云落霭,斜封小径……再历高卑……编竹而扉,曰‘鹿藩’。藩内复开辟旷地……而篱垣一带,横亘山腰,如作关栅,因其门曰‘扃岫’。进此有堂……曲径阴深,蜿蜒而上,构一亭,曰‘霞外’。参差峰岫,浪拥眉际……予每登眺……山后又有‘龙潭’、‘千长岩’,可畅游览……”可判断,园林的营造从山脚一直延伸至山顶,但是其主体部分仍然集中在山腰及偏下的山麓。,灵洞山房的占地也由山麓沿溪涧直至山腰[注]根据王世贞《灵洞山房记》载:“山之趺,有泉曰‘天池’……去‘天池’二十武,构楼三楹……旁翼二小阁……楼之后有轩……吾东西疏两沟,磬折环吾墙而汇于大池,亦吾所凿也,自是委屈纵流,深壑琮琤不绝音,与风松相应,可一里许,有‘半山亭’,废而吾复之……去亭有盘石……吾为创‘莲花庵’。”由此判断园林的范围由山麓沿溪涧一直延伸到山腰。。

图4 太湖西南密布群山以及山麓园林分布

2.山麓营园的理水格局

孤峰独立、连续山脉以及密布群山不同的山势决定了山麓营园的基底环境,而在此基础上,晚明文人对于水环境的选择与布局则充分体现了其造园的智慧,使得其营造能进一步突出不同山体的优势而形成鲜明的理水特色。具体可归纳为孤峰独立与俯流临湖、连续山脉与曲水叠池、群山密布与泉涌涧沸三类营园理水格局。

(1)孤峰独立与俯流临湖

晚明时期,选址孤山之麓的园林主要分布在松江府九峰三泖地区、绍兴府城内及其周边以及常州府无锡县东北郊。孤峰独立的山麓地势变化相对而言并不复杂,因此园林理水的格局追求简洁地依山而映水,自然疏朗又能映借孤峰。

松江府九峰地区除了佘山以外,山峰都较为独立而山下水网密布,交织而成来往的交通要道。园林选址往往傍依近山的河道,如卢山畸墅位于“卢山之阳、水湾之阴”[14];小昆山读书处“居前俯清流”[15];而天马山草堂“出门三五步,有田可耕,有溪可渔……入山不深,入林不密”[16]。大部分园林都直接俯瞰溪流,有的如小昆山读书处还会引水入园形成“堰水一区”[15]。因此山麓营园通常邻借或近引山前的溪流形成背山而俯流的理水格局,以“轻舟晓出神仙址,山下人室午流水”[17]的景象来强化山林水畔的意趣。

绍兴府城内八山之下也是水道棋布,府城外围又三面群山环抱,北面则湖泊密布,水系较之松江九峰地区更发达。其山麓营园常常通过汇山泉或踞水盘的方式形成背山临池的理水格局,如卧龙山之趾的砎园“水盘据之,而得水之用”[18],又如万玉山房“洗剔奇石,汇卧龙山之泉,停汪小沼”[12]。这些汇聚的池沼使得园林所依的孤峰能够被映借入水以延展园林景境,获得“开门见山,开牗见水”[19]的园林意趣,如卧龙山南麓巘花阁“石壁稜峙,下汇为小池”[12]而能“隔水看山”[20],;还有亭山鉴园“园居山之趾,列岫如屏嶂,摇影在碧波中,不必亭台争胜,自有翛然之致”[12]。有时还能遥借远处的孤峰,如采菽园位于“种山之阴,有侊池,从相家桥入,望南山如列嶂,影入清波,倒景相媚”[12]。另外,绍兴府城远郊的山麓营园水量更盛,寓山园“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11],彤山鉴园不仅“尽湖之胜”,还“山趾为沼”[12],既邻借天然湖泊又在山麓凿池汇水,利用充沛的水源使园林俯流临湖。

常州府无锡县东北郊的山麓营园与绍兴府西北郊相似,其地集中有胶山、吼山、凤凰山等诸多孤峰,由于此地缺少天然的河湖水系,因此山麓营园往往通过人工开凿的水池来弥补不足,如安氏西林 “缘山凿池,大不可量……广数百亩,深数十丈”[21]。安氏南林亦依山而凿广池,使“后有池可数十亩”[22]。引出水流后再环以溪流涧水,如西林“分流以自环,环多而相映络”[5];南林则“清流环绕”,在园中形成“茅屋临水”,“拂槛流泉”[23]等景境。

其他处的孤峰山麓的营园大多也是俯流临湖,如应天府城内清凉山之畔裓园,有“月湾”之景,又如镇江府近郊黄鹤山辛氏园“其下两溪盘回,清泉出其间”[24];苏州府近郊虎丘塔影“凿池成塔影”[25];湖州府近郊毗山别业“上属山下面湖”[26];温州府近郊华盖山玉介园“凿池汇泉”[10];杭州府近郊孤山别业“大桐际池”[27]而下临西湖;应天府远郊鸡笼山五柳居“枕钟阜襟后湖”[28]等。这些孤山之麓营园理水于城内则多因借溪流,居郊外则往往选址在水盛的湖区或凿池汇泉,以平湖而映孤峰。

(2) 连续山脉与曲水叠池

连续的山势所交错形成的山谷山脊为山麓理水提供了更加多变的地形条件,其间筑园往往以中大型的园林为主,因此较之小型园林景境更加丰富,理水也更为复杂,除了俯流临湖的基本格局外,更借助山麓的溪涧泉水依地势形成曲折而富有层次的曲水,景境幽深而富有雅趣。江南地区连续山脉的山麓营园主要集中在太湖东北一带,属苏州西远郊诸山和无锡近郊惠锡山脉最盛,另常熟近郊虞山一脉亦有不少。

苏州西郊近太湖处山脉连绵,虽远离城市,在缺少山色的吴中地区仍吸引不少文人在此争相营园。此地的山麓如果不近水,其营园往往于山中引泉水或者凿溪涧,如晚香林中“就其宽衍处疏之,俨然成涧,涧成而灵龟出焉”[9]。引水还会进一步形成曲水绕园、飞瀑叠池的理水格局,如寒山别业中有曲涧“蜿蜒壑”,“众山之水势,奔而乍回”[29],形成千尺雪、飞鱼峡等瀑布跌水。如果山麓临水则与曲水形成多层次理水格局,如天平山庄“园外有长堤,桃柳曲桥,蟠屈湖面,桥尽抵园”,园内则有山涧“桃源”从山左流出,流淌至山之右侧,“渡涧为小兰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30]园内水系回环曲折、高低叠落,与园外的湖面形成旷奥对比和动静结合的关系。

无锡近郊西倚惠锡山脉,《惠山记》载其:“惠山有九峰,峰各有涧,涧各有坞,起伏层叠”[31]。惠山第一峰之下即为惠锡山麓所在,此地位于两山之间,地势平缓而起伏有致,充沛的“二泉”之水为造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此处营园皆充分利用水的丰厚资源,如王世贞评价黄园说:“山之泉为汲者,割其清余,浸渺渺如建瓴而下,东入秦、黄诸园。而黄氏为最胜”[32]。其他园林如愚公谷、寄畅园、惠麓小圃(王园)亦都采取引泉入园,然后疏以曲涧,最后叠注大池的做法。如惠麓小圃“引惠山泉此园,遇巧工而宛转,三叠中注大池”[32];又如寄畅园中“引‘悬淙’之流,梵为曲涧……曲涧水奔赴‘锦汇’”[33]。这些园林因受“二泉”之惠而兼得山色湖光与曲涧幽深之景。

常熟虞山山脉连绵而南临尚湖,南北两麓不同的山水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园林景境以及理水格局。北麓的“藤溪”处于二山之间的谷地,外接河而前临溪,又通过曲涧贯通全园,使得园林整体景境皆随溪涧曲折布置而更显深奥。南麓的拂水山房则位于山与湖之间,既远借湖光之胜,又引拂水之涧造迂回婉转之势,旷奥交替,颇具层次。

其他如松江九峰地区的东、西佘山,其山麓园林总体是背山俯流的山水格局,但借助于山脉连续的地势和错综复杂的地形,也有大量“曲水”的形态。如:西佘山居“有疏篱曲水,细柳平桥”[2];东山草堂中“瑟瑟流泉穿曲牗”[34];东佘山居此君轩“曲池环匝”[35];顽仙庐“曲水周遭十亩阴”[36]。此外,还有温州府城远郊旸湖别墅三面环山而前俯旸湖,山谷中有清泉环堂而成主景;又有海宁县近郊黄山两垞,“渡小桥,环沟为居”[37];镇江府远郊尧山竹江园“堑沟以周流水,环篱以域外”[38];等等。这些曲水更以人工引导溪流环绕建筑,形成富有层次的理水格局。

(3) 群山密布与泉涌涧沸

群山密布的山势更加险要峻峭,形成崎岖的山水环境。在这种山势下的山麓营园往往范围较大,但人工构筑疏朗,通常沿着山路或者山涧呈带状布局,其理水在曲水萦绕的基础上更加追求泉涌涧沸的动感。晚明时期此类山麓营园主要分布在绍兴府、严州府、杭州府、金华府等地城市郊外和常州府宜兴县南面远郊、湖州府长兴县西北远郊等处。

绍兴府近郊会稽山群山起伏,其中香炉峰下水踞山房,“溪流澎湃,两石挟之而怒,至山房之左,有益奇横,飞涛百尺,时溅人衣据,越中之泉莫胜此者”[12],斐园则利用“曲流回绕”[12]的方法来缓解高差,顺应山势而因势疏水,亦形成泉涌涧沸的非凡动势;严州府淳安县周边也是群山密布,其中蜀阜“山下流水如三峡”[39],此地万花草堂 “一鉴池开九曲偏”[39],同样以曲折的带状理水来承接湍急的水势;杭州府钱塘县西溪山脉纵横,理水强调对山涧飞瀑的收纳,其中黄山下的横山草堂可“凭栏醉目,观星浪碎飞”[3],不仅观其势更听其声[注]根据江元祚《横山草堂记》描述:“枕小涧,旦夕沸声。”;金华府远郊灵动山房中泉水“委曲纵流,深壑琮琤不绝音,与风松相应,可一里许”[4],其中汹涌的带状曲水在山壑中奔腾近一里,形成纵向延伸的视、听觉的深境。

群山密布的水势往往巨大,有时园林理水需要以广池来汇水,如金华府灵洞山房中“面山而临所谓‘天池’者……尽受诸泉,泉盛而池溢”,园主另“疏两沟,磬折环吾墙而汇于大池”[4]。湖州府远郊杼山别业“凿地得泉……沿溪而潆洄……凿广池以涵沫”[40]。宜兴县远郊南岳兰墅中也有兰墅“凿巨陂纳众壑之汇”,并有“水声自‘洗肠池’、‘卓锡泉’出”[8]。巨大的水量倾泻而下,水石相激更强化了泉涌涧沸的水景效果,此类山麓理水借自然之势再加以人工的整饬,充分收纳了自然水景的动势,更得天然之态。

三、 晚明山麓营园代表作品空间复原与分析

晚明山麓营园中理水格局源于不同山水大环境的基础条件,而不同的造园者基于对人工与天然的不同思考,并结合不同目标与功能所产生的布局巧思,使得晚明江南地区山麓营园理水各具特色。下文以晚明时期的锡惠愚公谷、虞山“藤溪”以及毗山别业为例,通过园林解读进而复原其空间,深入考察山麓营园理水手法。

1.惠锡愚公谷——因势疏水

愚公谷位于惠锡山麓惠山寺旁,占地约五十余亩,北倚惠山,前眺锡山,又有黄公涧水横亘门前,处于地势较陡的山麓环境中。邹迪光[注]邹迪光(1549-1625),字彦吉,号愚公,明代无锡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出为黄州府知府,后累官至湖广提学副使。万历十七年(1589年)因吏议罢归,隐居惠山之麓,卜筑园林愚公谷。邹迪光工诗文,善画山水。同时亦兼善音乐,在园中蓄养梨园两部,选声征歌,极盛一时。代表诗文集有《郁仪楼集》五十四卷、《调象庵稿》四十卷、《石语斋集》二十六卷、《文府滑稽》十二卷及《始青阁稿》二十四卷。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归里后不久开始营造此园,历经十年之久完成。邹迪光认为:“园林之胜,惟是山与水二物。无论二者俱无,与有山无水,有水无山不足称胜,即山旷率而不能收水之情,水径直而不能受山之趣”。[6]因此愚公谷中“山得其二,水得其四,屋得其三,竹树得其一”[6],水在园林之中占有相当的分量。笔者根据园记复原了其空间平面[注]愚公谷的平面复原以邹迪光的《愚公谷记》为基础,通过邹迪光《愚公谷诗六十首》及每首诗前的小序进行修正,同时也参考晚明时期园林画中的建筑形式、空间尺度等。因为理解差异与资料的增补,作者所自绘的复原图与汪菊渊先生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中所载的“愚公谷平面想象图”存在一定差异。(图5)。

图5 愚公谷平面复原图

园主人将其理水手法总述为“引(二泉水)而归之,为嶂障之,堰掩之,使之可停、可走、可续、可断、可巨、可细,而惟吾之所用……涧以泉、池以泉,沟浍以泉,即盆盎亦以泉”[6]。愚公谷中之水皆来自二泉,泉水自正门处引入园后,借助起伏的地势及人工的岗阜堤堰,作三折而泻于玉荷浸、温凉沼两池,再经由“蕖梁”聚于大池“拍浮”,最后注入外河,形成完整的水系。因地势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水体形态,收而为溪涧,放而为池沼,回环曲折,极尽变化,总计三放二收。其中包括二处线型水景和五处较大的池沼面状水景,前者为自春申涧至“倚锻处”的六十余丈溪涧,以及蝶慕橑、茅斋、灵露廨所依附的涧水;后者包括玉荷浸、温凉沼、拍浮、流梵渡,渌水。此外,还有几处瀑布和诸多小型池塘。

(1) 涧水

自春申涧至“倚锻处”的溪涧最富有变化,泉水经黄公涧于“春申涧一曲”而被借势引水,形成蜿蜒奔腾的溪涧,溪涧两侧有树木环抱,形成线性的引导空间。涧水共三折,总长五十余丈,地势下降数丈。园主人巧妙地运用五处堰坝逐渐缓解水势,使得上游涧水与下游涧水的景境又产生诸多的变化:上游涧水依山势而下,“势如建瓴,度不可御”;中涧溪流回环曲折,在五处堰坝的截堵下,水势从容缓和;下游溪涧则在流经第三折处,忽然潜入地下而消失不见,至瓠叶廊处又涌现地面[注]邹迪光的《愚公谷记》描述:“循廊而下,复跃廊之上,虽奔马疾车无以及之。”,而后在“倚锻处”经第六堰一泻而下,汇入玉荷浸。上、中、下三涧营造出跌落、缓流、急流以及暗流等水景效果,最末端更利用堰坝形成落瀑“洗耳泉”,是全园理水的高潮。另有一水脉从“拍浮”大池引入三疑岭一区,时隐时现而汇入“渌水”。

(2) 池沼

玉荷浸、温凉沼两池西接入口陡坡,北倚频伽岭,东望三疑岭,构成全园山水格局的核心部分。两处池沼占地各有一亩左右,承接入口溪涧之水,彼此相连,形成东西向纵深的长湖,其间有木香径与射鸭陂两堤深入水面,中以曲桥沟通南北两岸,又有净月亭伫立其上,以此对水面空间形成分隔。

两池水经第六堰“蕖梁”,“散而复合,汇而复奔”[6],跌落汇入大池“拍浮”。“拍浮”主体为一方塘,大约四亩,东倚三疑岭,南接内苑区,东南面还有二岛,景境旷远而富有层次,西南面又留出水尾,水流于此注入外河,整个水系在此收束。而另有一水被引入三疑岭汇为“渌水”,环抱于岗阜土丘之中,不足亩许,幽静的深潭景境与前者形成强烈的对比。其他池沼则独立于主水系之外,如位于菩提场前的流梵渡,方塘亩许,作为奉佛场所的入口,颇有禅意。

(3) 瀑布

全园瀑布叠水总共三处,分别为入口引水处的“春申第一曲”,涧水与玉荷浸交接处的“倚锻处”以及温凉沼与“拍浮”交接处的“蕖梁”。“春申第一曲”为园林的入口,“涧所从注不大,猛厉而引入”[41],空间由开阔收缩为线性;“倚锻处”为中间段:“雨后悬瀑如练,长有丈许……乘高注下,故势极猛”[6],空间再由狭窄而豁然开朗;“蕖梁”为收尾段,“石亦益嵯岈,水亦益怒,水与石击”[6],空间经过短暂的收束之后更为旷远。可以看到这些水景借助外部的水源与雨水,将造景与自然变化充分联系起来。

整体上,愚公谷以多层台地的空间结构层层导引,因势疏水:最高一层地势陡峭,仅有线型涧水与连廊引导空间,涧水顺应地形变化,是全园理水的精华所在;第二层地势稍缓,开凿出两处面状的水面,并有各类建筑沿水展开,同时利用环池的岗阜丘陵建置了亭、廊、阁等观景与点景建筑物,用以远望水面以及遥借远景;最低一层地势缓和,因此水面也最为辽阔,不仅有许多临水观景平台与构筑,大量的起居建筑也临池而建。这样结合地形而进行的开源引水与构建不仅没有破坏原有的自然风貌,反而使得山水关系更为紧密,景色也更丰富多样。

2.虞山“藤溪”——分流回环

“藤溪”在常熟虞山北麓,原为隐士孙柚[注]孙柚(1540-1591),字禹锡,号遂初,又号淮南,明代常熟人。太学生、曲家。著有《藤溪诗》《苏门稿》《虞山记游》,又撰传奇《琴心记》。于万历年间始建,后由顾云鸿[注]顾云鸿(1566-1607),字朗仲,号凫乙,明代常熟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人,第二年即罢归卜筑藤溪。《(乾隆)江南通志》评价其:“研精六籍,一句一义少有抵牾,穿穴古今训故,疏通证明而后已。为古文词,笔力雄健,颉颃古人。”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购得进行复建。园位于“二山之间”,地势低洼,“南对虞山之纵,北对小山之横”[13]。园内“古藤盘绕,涧壑泓然”[42],其理水以线性溪涧为主,曲而深的涧水顺应了缓和的地势,充分塑造了园林“幽绝”的氛围。笔者根据《藤溪记》与《藤溪山居记》对园林进行了空间平面复原(图6)。

图6 藤溪平面复原图

“藤溪”北接外河,西临前溪。园内引清泉凿成上、下二级涧水,两级涧水萦绕回环串起了几乎所有的景境。园中的三处面状水景都面积不大,皆由涧水局部扩大而成。园林在北端尽头则沿着外河而造景,充分吸纳了园外的平畴沃野,而又兼得旷远之境。

(1) 溪涧

园内理水以线型的涧水最为突出,涧水自洞口出分而为两级,高低错落,至藤溪草堂低地后合汇于主堂四周的环溪,最后北入外河。上级涧水“以受泉自山来者,奔流跳沫,傍激注射”[13],往西绕行经过昙华庵、丛桂轩,流经寒香径,而汇于草堂环溪西侧;下级涧水“水泉淙淙,错出于败岸石罅中……涧流夹竹间”[13],其一支曲折宛转汇于藤溪草堂南侧,另一支“迤逦至疏离流水”[13],向下汇入园西南侧的入口方池。主堂“顾四周为廊,廊下环为溪,以受涧入”[13],环溪最后经由东北侧“北阜”汇入外河。

此园还通过北侧的外河与西面的前溪来组织景点。从藤溪前门跨前溪而入,有老藤横偃溪上而成门景,而后“入林九曲又由梅间乃下前溪”[43],并在溪中建三面临水的梅台,可观园外对岸的桃李,打破了园林边界。还有园西北尽端的销夏轩、泠然亭,二者皆南倚竹林,北瞰外河,池岸“桃花百树,间以红绿”,隔岸又可见“山田数亩”[43],亦扩展了园林景境。

(2)池沼

园中的池沼都较小,皆因建筑而凿,其中两处扩溪涧而成,另外一处汇溪流之尾而成方池。丛桂轩外有“夫容(芙蓉)沼,沼上松龛三”[43],饮虬亭“下浚以池,照之影”[43]。以上两处景境皆跨溪涧而入,推测应当是引溪涧水而成。另一处是藤溪后门处的“方池平桥”[43],作为入门的小景,当是下级溪涧的一支所汇。

整体上,“藤溪”所处的洼地东西两侧皆有高陇且由南向北倾斜。因此园外溪水与园内的上、下两级涧水皆由南而北形成三股纵深的流水。三者所处的地势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理水方式。园内的上级涧水位于高陇上,地势最高而倾斜最陡,加之涧水来源于山泉,水势湍急,并向两侧的洼地“旁激注射”[13],涧水通过东西回环和被截取为池沼的方式逐渐削减了水势,建筑皆依涧水并凿池成影;下级涧水与上级涧水水源相同,通过“悬泉”跌落于陇下,位置较低且地势平和,顺陇缓缓流淌,经竹间而汇于环溪,沿途则以植物造景为主[注]孙柚的《藤溪记》:“木香盈架,榆柳垂阴,迤逦至疏篱流水,老梅婆娑。”;园外溪水则“溪涧所自合”,时宽时窄而富于变化,溪水开阔处“可坐而觞者二十人”[43],狭窄处则老藤横偃,并借势跨水为桥,空间开合有致。最后,处于地势最低处的藤溪草堂,以环溪的形式汇聚众水而成为全园的高潮,并通过引水外河进一步延展了园林的边界空间。

3.毗山别业——凭湖涵山

“毗山”[注](成化)乌程县志:“县东北五里大溪上,突然独峙,与城相毗而近,故名。”位于湖州府近郊,有南朝著名诗人柳挥任吴兴太守时的“读书台”遗迹。潘季驯[注]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明代乌程人,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历任工、刑、兵部尚书。与王世贞是儿女亲家,交往甚密。著有《留余堂集》于万历十二年(1584)被贬回乡后在其旧址上营建“毗山别业”,作为归隐之处,其孙潘湛后又加以整饬“以奉亲欢”。园林“因山高下”[26],充分利用其下的荇湖使水体与山体形成多层次的呼应。笔者根据《毗山别业记》对其园林空间进行复原(图7)。

图7 毗山别业平面复原图

园中有两处大型的水面“荇湖”与“荷池”,都在十亩以上,分别位于山下平地园林入口和山趾平缓之处。又有两处线型的流水,一处为山冈下的“小渠”,另一处为“东注如带”的荇湖之水。还有一高一低的两处泉。

(1) 两湖

两湖奠定了园林的理水格局,其中方池荇湖横亘于山前,湖中有许多小山状的立石,“水石相错,成声成色”,有长堤纵跨于荇湖之上连接两岸,形成开阔的入口空间。堤尽头的小山岗通过曲桥与西侧的明月渚相连,“北分荇湖为曲沼”,逐渐收缩空间。“荷池”位于山凹处,西倚小岗,北靠山岩,由岗下的小渠往东漫延而成。东北岸山隩又有樱桃坞、梅雪苑、野鹿坪等台地构筑层层上升,对“荷池”形成围合之势,山水紧密相依。湖中则有“菡萏十亩,如浣花濯锦”[26],仅有桥“莲叶渡”连接两岸,对水面进行划分,此处空间再一次开敞,但已然较荇湖幽闭许多。

(2) 两流、两泉

园中的流水分别与两湖相接,其一从岗下沿“小渠”至“荷池”,水流逐渐扩大;其二是由荇湖之水“东注如带”,水面由大而逐渐缩小,并绕行到“荷池”外围。两者之间“为小圃名‘菊柴’”,其上有“榴墅”[26],使得两个水系互相耦合,形成山下有湖、湖中有山的格局。

园中有两处泉水,其一作为荷池的水源:“窍山为岩,泉从中出,喷玉吐乳,如一部清商”[26],穿行于竹林间,跌入“荷池”。另一处位于高处的“野鹿坪”上,“泉出石罅……环泉而艺顾渚茶”[26],泉茶相映形成一处雅致的小水景。

总体上,全园理水“因山高下”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山水关系,分别为山下平湖、山麓荷池和山腹“茶屿”。最下层位于山下平地,凭借荇湖之水,以长堤通园,小岗二分荇湖,可见山水全貌,构成山袭湖绕的关系;第二层为“荷池”东北面依山而筑的层层建筑与果林,“荷池”三面环山,一面临圃,如楔入山体一般,山间又有小泉喷涌而下,外围则有荇湖之水“东注如带”,形成水浸山抱的格局;第三层位于更高位置的山腹,已入深林,不仅有泉水小景营造幽奥之境,更能借此开阔处回望山水胜景,“溪山楼阁,水云烟树,可徼而致也”,造就水借山胜的态势。三层台地通过巧妙的理水密切了山水关系,达到了山水互渗的空间视觉效果。

四、 晚明山麓营园理水手法总结与比较

1.理水手法总结

晚明山麓营园无论在地势较陡峭处、平缓处或是山下的平地都形成了较为多样而极具艺术性的理水手法。文人园主能因地制宜地去疏导或是塑造园中水景,形成不同的理水类型并将其与其他造园要素巧妙地结合,同时强调理水在山麓空间序列中的引导性作用,也意识到理水在旷奥交替的游观体验中所起的构建性作用。

(1)理水类型

①水型

山麓营园理水类型根据所处的地势变化而不同,一般有线型溪涧、面状池沼以及点状水体。

“疏渠引泉脉”所成的线型溪涧在不同的地势中都存在。陡峭处的水势往往较大,或顺势跌下“一曲直下五丈许”[41],又或是“委曲纵流,深壑琮琤不绝音”。地势缓和之处的涧水,则常常形成“环溪”形式,“分流以自环,环多而相映络”,便于接受各处的山涧水。涧水奔流于山下则形成多层次的叠水,或“三叠而注入大池”,又或疏导成为潺潺的溪流。此外,有时也会引园外之水绕园而形成环沟,与自上而下的山涧构成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面状的池沼一般位于山势缓和处及山下,形式有方池、曲沼,也有“曲池环匝”的特殊形态。晚明园林中的方池虽然开始衰退,但是山麓营园中仍然有部分保留,以堂前入口处居多,亦有“奉大士前临池较方”[10],其他地方大多都根据地形凿以曲池,形状不尽相同。池沼规模通常亩许上下,位于山下平地则往往在十亩以上甚至达到上百亩。大型的山下的平湖可通过倒影来收摄山景全貌。

涌泉、瀑布等点状水体大多位于清泉源头或溪涧跌落处,泉水从岩中石罅中涌出,或“高岩县(悬)流”,或“喷玉吐乳”,形成极具动感的跌水、喷水。有些泉源还会饰以龙口,如惠麓小圃中“泉出龙口灌池中”[32],玉介园的清泉“龙口如注”[10]。此外,不同水流间的交汇处也往往形成悬瀑,如愚公谷的“倚锻处”及“蕖梁”和寄畅园“飞泉”,这些转折处瀑布漫延后往往于周边形成雅致的小景,如“茶屿”“清泉映竹”等,成为引人驻足之处。

②岸型

山麓营园理水的驳岸形式随着水形以及地势不同也有多种类型。较小的线型流水两岸如惠麓小圃“垒赤石为小涧……深仅可尺余,浅不过三寸”[32],涧水中还常常以“文石一承其穴,水激上飞如琴瑟”[32]。亦有涧水旁倚一侧高地,形成俯瞰的效果,如藤溪“陇瞰涧”,抑或是两岸地势皆高而水位低而形成水崖,构成“峭壁回湍”[30]的深涧景境,如横山草堂中涧水“两崖相夹,如泊富春山下”[3]。

面状池沼的驳岸形式更为多样,有滩、涯、堤、渚、岛等。或参差入水,如愚公谷“醉石滩”,“长七丈许,横半之,砌以石,石大小错置,似离披醉倒将赴河状”[6];或“且平且直”[6],如“渌水涯”;或内凹而形成深潭,如西林“遁谷”“降胶而凹却,入水深”[5]。大型的湖水往往有长堤深入水面,如寓山园的“踏香堤”,旸湖别墅“其阳为堤千赤以限湖波”[44],亦有渚、岛或者立石散布水中,划分水面,如毗山别业“明月渚”“其西平沙几割湖之半”[26]。

(2) 空间序列

山麓营园的空间序列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或由外入内,从山外而入深林,或由内往外,经山林而下平地。二者都借助水系引导游线的发展与空间序列的展开,水的收放更直接形成空间旷奥的对比。以愚公谷为例,进园首先跨涧而入门,“跨涧”是游径开始的暗示,继而由线型涧水引人入境,并通过多次的跨涧强化体验。至“洗耳泉”,溪涧一泻而下,瀑布之景提示空间转化,至此进入到玉荷浸、温凉沼一区,景境豁然开朗。水至“蕖梁”空间又一次收束,过“蕖梁”则有大池横亘眼前,景境最为旷远,成为空间的高潮。另外,还有一支水入三疑岭岭下而汇聚成环抱于小岗中的深潭,成为另一幽境。总体空间随水而展开,景境随水的开合而旷奥交替,两相对比。游线上则是跨溪而入,顺涧而游,最后俯瞰池湖,由深境而入旷远。

也有游线则反其道而行之,以毗山别业为例,入口经由长堤而入园,入园过小岗后沿小渠逆流而上,空间第一次收束。至东则有小渠漫延而成十亩荷池,还有山泉从岩石涌出注入池沼,空间虽再次开敞,但已经三面环山,清泉下注更暗示已经进入山林。而后山腹水景进一步缩小,清泉所成“茶屿”渲染了山林深境的幽奥。此类空间序列则是由旷远而入幽境。

当然,两种空间序列并没有严格的区别,许多园林都设有两门,如藤溪前门由外河逆溪涧而上,其后门则是顺涧水而入外河。愚公谷也可由东门直达内苑区而直面大池,都实现了空间上的旷奥交替。

(3)相关造景要素

① 建筑

山麓营园中的建筑如堂、舫、榭、亭、台、廊等与水体关系密切,许多建筑因水成景,借助山麓多变的地势形成了临水、望水、环水三种格局。其中兼具观景与点景功能的亭最受青睐,位置最为灵活,与山麓各类形态的水形成了积极的互动。有因泉而亭、跨涧为亭、临溪为亭、堤上为亭、渡口为亭、水中为亭等。众多的亭的建置不仅便于游人驻足观水,也作为视觉焦点丰富了山麓水景的层次。

总体上,临水的建筑因水的类型、位置不同而不同,其中以堂最为突出,或枕方池,或是前后都临湖,甚至还有如惠麓小圃“分泉引之,穿舍而北出”[32]。其他则以水榭、水亭“缘潭而立”[5],也用水廊沿池而延展,以获得良好的观水视线与临水游线。而跌落的溪流一侧则常设置高低错落的山廊,如愚公谷入口处的长廊临流而建,加强线性空间的引导性,同时也将亭、台等观景构筑物置于涧水一旁,如藤溪“三面临水”的梅台。溪涧还多以小桥连接两岸,如东佘山居中“由亭渡石梁一湾”[35],亭桥结合更加深了景境。此外,因奉佛之所多临方池,其建筑也因临池而景境敞亮。

望水的建筑是山麓理水最具特色的类型,其往往与山麓的高地结合,或踞于池畔高岗俯瞰大池,如愚公谷的“枝峰阁”可俯瞰玉河浸,玉介园爽然台“下瞰方池泉涓”[10]。又或者筑高楼以望水,如兰墅中“建嵬阁瞰西溪之流”,寄畅园环翠楼俯瞰大池“锦汇漪”。另外,望水建筑也常常布置在涌泉、飞瀑等点状水景周边,以获得坐而望瀑的效果,以台、亭最为常见,还有就岩石旁筑屋以观水,如寄畅园的“小憩”可观“泉由石隙泻沼中”[33],又如毗山别业倚岩筑读书屋,亦能观“泉从(岩)中出,喷玉吐乳”[26]。

环水的建筑一般建置在半岛、岛屿之上,如西林的萧阁“卜于屿”,空香阁“卜于岛”。或立于两堤之间,如愚公谷中净月亭,“亭在两池中”[6],又或者伫立于水中,如寄畅园涵碧亭,“亭在水中央”[33]。还有建筑被溪水环绕而形成环水的景境,如两垞的“荷馆”环沟为居,“藤溪”的环溪草堂则周以廊而下瞰环溪,追求濠濮间想的意趣。

②植物

山麓营园中的植物也被精心选择,有所谓“桃则溪之,梅则屿之,竹则林之”[30]的通常做法。因《诗经·郑风》中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文人营园也常选扶苏、荷花。一般溪涧两侧搭配以桃、柳为主,其他如梅、梧桐、橙橼、芙蓉、李树等也多有使用。有时候根据地势的高低,溪涧两侧的植物搭配会有所变化,如愚公谷入口的上涧第植桃梅,“时时有桃花流出,不减武陵溪”,下涧流水则茂林环抱更显幽深;“藤溪”上涧“左藤右檀”,下涧则“夹竹间”。若追求“曲水流觞”之景则其周边皆种竹,既营造文人气息,又符合“竹宜筑土为垅,环水为溪”[1]的特性。

池沼内以藻、芙蕖等水生植物为主,特别是奉佛之所前临的方池“环视千柄芙蓉,又似莲座庄严”[11],需具有禅意;而池沼水畔的种植仍以桃、柳搭配为主,也有小型乔木如“缘木芙蓉,红白间之”[19]或是“池边栽植红枫”[35],亦有大乔木如“大桐际池”[27]。还有黄葵、秋海棠、僧鞋菊、雁来红、剪秋纱之类秋色叶花木点缀周围,铺列如锦,色彩丰富。另小池与竹林搭配则较为素雅,尤以泉与竹搭配形成的“映竹见悬泉”景境备受推崇。

较大型的湖泊中岛屿或者长堤上也丛植各类植物,如西林萧阁“卜于屿,长松匝之”、空香阁“卜于岛,竹木丛之”[5],又如毗山别业中曲沼中“沼上碧梧若干”[26]。岛上的植物景境一般较为纯粹,堤上则常植柳,如毗山别业入口长堤上“杨柳依依”,也有如愚公谷射鸭陂“两涯桃梅错植,芙蓉缀之”[41],形成延展水中的多层次花径。

③自然天象

山麓营园的理水也十分注意结合自然天象的变化,从昼夜光照的变化中获得不同景境。如愚公谷入口溪涧“得月而练,得日而耀”[6],又如傍晚时分的寓山园让鸥池,“及于夕蔼斜晦,迷离芦蓼,金波注射,纤玉惊腾,四顾泱漭,恍与天光一色”[11]。一些园林尤其注重对于月色的利用,邹迪光有“月色则以得水更妙”[6]的议论,其评价愚公谷中“所最胜者,金乌乍匿,玉兔渐起,锡山浮屠,与旁园云树,从波摇裔,池中藻荇,时时为月穿破,粉堞参差,又来助皓如银世界”[6],对渌水涯则有“梳风弄月,吾园惟此最宜”[6]的自誉,其他如西林“景榭”,“缘潭而立,得月则水中之楼阁皆可俯而有也”[5]。毗山别业中明月渚“受月最佳”[26]。藤溪中亦有“秋清月出,山色湖光,精光涌铄”[43]的景境。

文人园主不仅关注水景昼夜的变化,也注重四季的流变。春时春水初生,园中水势渐盛,寄畅园中有“若峡春流,盘喎飞沫”[33]的景色;秋时寒意渐起,藤溪又有“夫容(池)作雾,如在紫丝障”[43]的变化;而至夏季时,泉水“其甘如饴,盛夏冰齿”[4],愚公谷的水边林下“长夏可当清凉界”[41];冬时山麓大雪纷飞,又有天平山庄中“银涛蹴起,掀翻五泄,捣碎龙湫,世上伟观”[31]的壮丽景色。

另外,许多园林充分利用降雨来强化园中水境。如愚公谷“倚锻处”和“蕖梁”都有“雨后悬瀑如练”的景象,又如拂水山庄中“雨过泉雍,水石斗击”,形成“拂水县(悬)流,天河俱会”[45]的震撼场面。

2.与城市营园理水的比较

山麓营园理水是晚明时期江南园林营建手法发展嬗变的一个突出表征,它与同时代城市营园理水虽有一定理念上的相通,更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不论宏观的理水格局,还是具体的空间序列以及细部的处理手法与要素,都存在不同甚至相反的安排与做法。通过二者比较,可进一步看出晚明山麓营园理水的鲜明特征。

在理水格局方面,城市园林的小园理水一般以大池为中心,其他要素围绕水池布置,如文震孟药圃、徐子本园;大园则在以广池为中心的基础上再将水分流环绕假山而形成带状水系,如王世贞弇山园、潘允端豫园、王心一归田园居等。山麓园林的理水格局则因环境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总体上弱化中心而更关注水与山的关系,如孤峰山麓中的园林通常背山临水,园中之广池往往偏于外侧以能映山,甚至入门便能见水;连续山脉下的园林则在背山临水的基础上,形成曲水叠水的格局,曲水自上而下,环绕园林,消减高差并串联景境,最后再汇于大池。群山之下的园林水系则常常沿山涧、飞瀑展开,呈带状分布,更强调水的动势。

在形态方面,城市园林一般以面状静水为主,兼有线状流水,而点状的瀑布则较为少见。山麓园林则分层处理,山势陡峭处以线型流水结合点状涌水为主,极具动势;山势缓和处则绕以环溪与小型的池沼,两种形态转折之处也多采用飞瀑;山下平地以湖池汇水,一般面积较大,并利用堤、岛等形成多种层次。

在空间序列上,城市园林的理水通常在入口转折或者大假山后以大水面形成中心,再溪流萦绕形成小水面,空间由开阔入幽深。山麓园林中由山外而入深林的空间序列与之相似,但更多时候园主将园门内移或故意绕道设置在山中,顺应水的动势而形成从点状到线状,再汇于面状的序列,由深境而得旷远。

在造园要素方面,城市园林的理水需要与人工假山结合,以营造出溪、涧、潭、瀑等多样的水景,其理水往往与筑山一同考虑。山麓园林理水皆与山势自然衔接,理水并不需要假山的辅助,更显天然。其次,城市园林中建筑与水的处理关系较为单一,以临水为主。而山麓营园中变化的地势让水与建筑形成了多层次关系,以望、临、环等理水方式提供人与水的多样接触,营造更为丰富的景观体验。植物方面,两者在池畔植物的搭配上并无较大的差异,但在线形流水上,山麓营园往往根据涧水的高差变化而搭配不同的植物,甚至上、下涧水两岸的植物都不尽相同。此外,山麓水景往往更能收纳自然天象的变化,灵敏地反映四季的流变。

综上,晚明江南地区山麓园林理水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晚明文人美学素养,形成了高超的手法和成熟的思想,是晚明造园艺术发展到高峰的代表之一。山麓营园既受到山水大环境的影响,却又能因地制宜并融入人工的巧思,锡惠愚公谷、虞山藤溪、毗山别业皆对不同山水条件给出了精彩的理水方案。愚公谷通过多层台地的布局,层层疏导地势陡峭处的山麓各类水体,使得山水紧密相依,既“收水之情”又能“受山之趣”;虞山藤溪则顺应三股倾斜而下的溪涧,借水势以成景,三股流水各不相同而又形成统一的整体,尽显天然之态;毗山别业则凭借山下的大湖,“因山高下”形成三层次的山水关系,提供三种不同的山水观感。三者的理水“有法而无式”,但又都能得山水之妙趣。晚明文人造园更多从真山真水获得灵感,山麓营园的理水逐渐与城市营园理水拉开了距离,形成了独特的理念与风格,最后又反过来影响城市园林,使其从单纯的山水相依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山水相袭,特别是围绕假山所营造的各类涧水形式的应用愈发广泛,使得园林的理水手法更加多样、更加细腻。可以肯定,江南山麓营园的理水手法,虽然非晚明时期的主流,但对当时和之后众多名园理水的大放异彩起着极大的启发引导与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愚公园林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最北冻土带上的“愚公”
现代愚公
时代需要“愚公”精神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高青旺 开荒植绿“新愚公”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