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来 西华大学 四川成都 610039
我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是孝道文化,也是我国长达几千年伦理的基础。孔子在《论语》中就说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成为中国古时社会的一种生活写照,至今仍影响到很多人的行为。恩格斯早就指出:“道德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而产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钱穆也指出:“中国的孝文化来源于农业经济与宗法制。”在封建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是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因此家庭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而家庭又由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等成员组成,在家庭成员中,长辈与晚辈的关系非常重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整个家庭是否和睦,进而影响家庭的经济生产活动和社会的稳定。孝道就在调节长辈与晚辈关系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封建时期的孝道内涵、表现形式都很多,呈现出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供养父母方面,在说话、吃饭、养老 以及逝世后都有多种的行为规范,表现出具有中国封建时期的特点。
1.以血缘基础
孝体现的是人类最为本能的情感,是由人类具有的不能分离的血缘决定的。父母给予子女生的开始,加上从小的精心呵护培养,在这么长的时间之内,父母对子女不仅有一种物质上的施与,更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的馈赠。父母的努力和付出,子女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里会生起感激之情和报恩之心,并在实际行动中回报父母。这是出于动物的一种本能,又因人具有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便把这样的情感和行为提炼为孝。因此,孝道是从血缘中得来的自然情感,是个人的伦理行为,具有生命根源的意识。
2.孝道外延扩充
罗素就指出:“孝道不仅仅只存在中国,在一些时期也广泛地出现在全球各种文明中,但只有中国一直延续到今天,孝道依然被社会所推崇,不得不说非常独特。”本来孝道只是一种人类的本来情感,但中国人将其外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是把孝道上升为一种“礼教”。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孝是一种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孔子是第一个将孝固化为一种礼仪规范的大家,他的很多文字成为孝的表现,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子则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经过儒家思想家们的倡导,一方面,孝这种思想被固化成了必须遵守的礼仪行为,就变成礼教;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外在行为规范也能使孝道得到继承,这也是使得我国孝道一直存在的原因。我国特有的宗祠、清明扫墓等礼教形式,都是孝的延伸。
第二是行为上的变异。在全社会都注重孝的情况下,常出现为博得孝名而走极端的例子。如割股疗亲的传说,还有就是父权对子女命运的决定,而当子女有所违反,必然遭到社会舆论和乡亲宗族的指责,甚至有性命之忧。另一方面,正是这些极端行为,又反过来推动孝道的影响和深入人心。
1.收益作用
农耕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就是土地的耕种,粮食是维持个人生命延续和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石。中国封建社会的农耕经济,是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极低的经济,粮食的播种、管理、收割有赖于天气和经验。同时,“一个人的耕作力量不足以获得持续的收入,需要二人以上的各种协作,才能获得好的收益”。家庭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农耕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单位。而在家庭成员中,老人的经验是最丰富的。中国有句古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就是这方面的最好证明。年轻人的耕作,有时甚至一个村的耕作,都有赖于老人的指点。而且,我国封建时期交通落后,通信闭塞,户籍管理严苛,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很多技艺都是代代相传,很少有横向交流,这更加体现了老人的重要性。所以,农耕经济下孝道的出现,老人得到赡养,年轻人得到经验和技艺,家庭与国家都能得到充足的粮食,各方都得到了最大利益。
2.劳动力作用
农耕时期,除了经验、天气,劳动力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在农耕经济中,古人对劳动力有强烈的渴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孟子·离娄上》的语句广为人提起就是证明。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今人多沿用赵岐的注解:“阿意曲从 ,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意思就是不孝的表现有三种,第一个不孝,是对父母太过顺从,他们做了错事也容忍,让他们成为不义之人;第二个不孝,是家里穷父母年纪大了,自己却不去当官赚钱;第三个不孝,是不结婚不生子,绝了祖系血脉。而在这三种不孝的表现中,第三种表现——不结婚生子,断绝了祖系血脉是最为严重的。
但是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后代,而是专门指没有儿子或者男丁,并不包含女性。农耕经济中,外出劳作的都是男人,只有男人才能在生理上能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只有有了男性劳动力,才能保证家庭的收成。并且封建时期,女性外出受到限制,在肉体上还会被施与摧残,如裹小脚,因此更不可能依靠女性来承担繁重的耕作任务。并且,在封建时期,很多村落如果家庭中没有男丁,常常受到歧视。所以说,在农耕经济中,为保障农业劳作的正常进行和粮食的获得,人们对劳动力,尤其是男性劳动力有强烈的渴求,产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观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封建时期,在家庭中女子是外嫁的,只有儿子才留在家中,拥有继承权。中国流传的“传男不传女”,不论是财产还是技艺,男丁都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家族的延续和手工艺的传承。在农耕经济中,当一个家庭获得田地越多,家业越多,越需要有人继承,对男丁的渴求就更强烈。且中国很多家族都设有家谱,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一种记录,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家谱中,只有男性才会被写入,若家谱要一直延续,就需要男丁,所以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给中国的影响深远。
3.家庭养老的作用
农耕经济时期,老人没有社会保障,统治者更不会给予帮助。因此,家庭养老成为唯一的形式。人的一生有幼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在中国古代,人的幼年时期需要上一辈的付出、照管,成年时期要工作获得利益并结婚生子,老年时期就只能由下一辈来供养。“经济学将这种关系称为代际契约……有学者用博弈论来论证我国封建时期的这种关系,发现如果纯从经济利益考虑,会出现囚徒困境,而打破这种囚徒困境的就是孝道的推行”。
在全社会形成孝道风气,只要有人违反,就要被人指责。同时孝道也赋予了长辈对晚辈的处置权,从而使老人获得相应的回报;当晚辈成长为长辈时,他也有了教育下一代的权力。孝道的出现,加重了下一代违反代际契约的处罚,使违反的收益远低于遵守的获得,从而在经济上,保证了代际契约的顺利执行。
1.稳定作用。农耕经济活动基本上以家庭为中心,不论是土地的划分、赋税的多少、兵丁的征集等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的稳定是农耕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石,而规范家成员的行为是稳定家庭的重点。封建社会中,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导关系,孝道能很好地调节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子女遵从孝道,能使长辈在子女的孝道行为中获得满足感,从而给予子女更好的引导和指点,子女便能在长辈指引下更好地从事生产、生活劳作,双方在孝道的指引下和谐地保持一致。家庭的和谐,使生产力得到良好保证,农耕经济的基石就有了保证,促成了社会的稳定。
2.促进繁荣。孝道保证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动荡频率低,能使人们减少赋税徭役,把注意力集中到农耕经济活动中,使生产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中国在封建时期出现了很多次的兴盛阶段,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等。而这里面,孝道所起的作用,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在稳定家庭、社会的情况下,人口增加,劳动力增加,生产力加大,促进了农耕经济的繁荣。正如冯友兰所说,虽然孝道是统治阶级的一个工具,是用来降低民众的反抗意识,然而也使民族团结延续和发展” 。
3.负面作用
从汉朝开始,孝道就得到了历朝历代的重视。在以孝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影响下,为解决农耕经济活动中劳动力需求,人们不断生育、繁衍,家庭得到壮大,生产力得以恢复发展,紧接着的就是人口的增加。然而,人口的激增加重了粮食的负担,一旦遇到极端的天灾,经济就会崩溃,流民四起。同时,随着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不断深化,统治者对孝道的倡导愈渐极端,成为经济、文化、个人活力的拌脚石,要求子女对父母百依百顺,甚至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也要听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子女精神、人格和自由意志的打压是残酷的,阻碍了人性的解放和社会的开化,因此梁漱溟指出:“孝道在后来成为吃人的礼教,有的部分成为宗教,有的部分成为法律,显出更强的力量与权威,这是我国文化僵固硬化的原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结语
什么样的经济就会催生什么样的道德。孝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封建社会农耕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但也是我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孝道观念的产生有赖于农耕经济的作用,为了增加农业收益、获取农耕劳动中男性劳动力和实现家庭养老,都决定了封建社会要提倡孝道,反过来,孝道也对封建社会农耕经济具有或促进和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