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肖天林
青岛工学院 山东青岛 266300
近年,民办高校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民办高校的人数不断增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建设中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力量来源,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对于就业和职业方面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绝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就业就成为了检验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民办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该将就业,职业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生活始终,本文从民办高校职业心理及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课程改革的现象归纳以及社会学习理论对于两者理论帮助来进行简单探索,也为后面即将进行的课题研究打下简单基础。
绝大多数民办大学的办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许多国家其他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因此对民办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贯穿学业始终的就业以及职业心理教育是需要全程的贯彻的一项重要教学实践目标。学校教学工作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的问题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迅速,人均收入水平提升较快,大学生的扩招等等这些都造成了很多民办大学的学生并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不能正确的认知当前国家的就业形势,这造成认知和实际情况的偏差较大,有的同学对自己定位偏低,认为自己不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能找到工作就很不错了,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信心挑战好的,优秀的工作岗位,有的同学对于自己定位偏高,在找工作的时候对于薪水,岗位要求过高。这些都是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自身定位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
目前高校的就业工作和专业教师的工作的分开的,专业教师的任务往往是教授多门专业课程,学校的就业工作则是由专门的招生就业部门的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来进行,这就造成了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但是缺乏系统的就业职业心理理论体系,辅导员与招生就业部门教师则只能在入学和毕业的相关时间点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就业职业教育,同样缺乏系统性。
目前高校的绝大多数专业虽然有自己的许多实习实践基地,但是存在大量的挂牌式合作现象,真正能切实进行的深入的直接的合作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行政原因,人才培养方案原因,学生与家长的对于实践实习的个别抵触,国家政策对于实习实践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等,这都造成了民办高校不敢放开步子,不敢大胆尝试,生怕碰到“雷区”,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学校既想合作,又担心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使得很多能够深入进行的合作搁浅,所以现在许多高校都大量存在实习基地一大堆,真正有成果的凤毛麟角。
大学生社会认知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重要课程环节,通过对于上文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思索,青岛工学院于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对社会认知实践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将本来分散在各个学期假期的社会认知实践课程集中到了一个固定的暑假来集中进行,将社会认知实践环节进行了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的分类,采取学生自愿选择的形式,分散实践的学生通过自己和家长联系的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社会认知实践,集中实践的学生则在学校的安排下统一进行实践,学校提前进行企业考察,选择,对接。
经过三个月的实践,无论是分散实践还是集中实践,都取得了许多收获,其中一些影响将通过进一步的课题项目进行归纳总结,这里只是做一些简单的现象归纳,为后面即将进行的研究打下简单基础。
此次社会认知实践作为初次尝试,青岛工学院采取了完全自愿选择的形式进行,最终选择分散和集中实践的学生比例大约为1比1,共有298名同学进行了集中实践。通过学生在社会认知实践结束后上交的实践报告,可以从中看到,绝大多数同学都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够找到的工作以及工作的环境,岗位内容,报酬,劳动强度,社会地位认知有了明确的定位。很有意思的是,许多学生在真正体会到工作辛苦之后都选择了要进一步深造,获得更高的学历以获得更好的工作。这些认知是不可能通过学校的就业老师或者辅导员给大家上几次课或者开几次班会可以获得的。
此次社会认知实践改革之初,学校是面临许多家长的压力的,对于教学计划的调整,企业的选择,企业环境,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等,学校不断接到家长的咨询,可是当社会实践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得到家长的反馈是,感觉孩子成长了,懂事儿了,知道体贴父母,回报父母了。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学生认识到赚钱不容易,因此切身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从而
通过社会认知实践的密切合作,企业与校方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双方都对自己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改变以更加促进合作,企业也针对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向学校提出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这使得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更加贴合实际。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吸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心理学派的观点和成果,把行为和认知紧密结合,构成了自己的社会学习理论框架。其主要观点包括观察学习、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及自我效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人通过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以形成态度和品德。青岛工学院进行的社会认知实践课程改革,就是这项理论在实践中的很好的应用,目前所反映出来的现象都可以用班杜拉的社会实践理论进行解释。
社会学习理论为了具体区分人的思想和行为是怎么样受社会环境影响的,提出了两种学习: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社会认知实践既是观察学习,同时也是亲历学习,通过在企业里真实的接触工作实际,学生非常实际的认知到了他以后可能的就业岗位的状态,形成了最初的职业心理认知,同时因为亲历工作,对于课堂上学习的理论是一种很好的优化。
社会学习理论把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也进行了区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并不把习得的所有东西都表现在行为中,当被示范的行为导致有价值的结果,那么人们更有可能表现出被示范的行为,这是直接强化的结果。基于这个理论,青岛工学院在社会认知实践结束以后进行了表彰大会,并且通过学校的媒体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这些工作都使得学校的就业风气得到了极大改善。
青岛工学院的社会认知实践课程改革是针对于民办高校面临的职业心理教育问题的一项有效的尝试,对于理论的归纳和实践的探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本文只是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现象归纳和理论初探,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于以后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