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250100
引言:历史意识是人类根据历史长河中发展的轨迹与现象总结出来对于世界本质现象的认识,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获取独有的一种理性辨识能力,这种能力在人类的生存发展历程中逐步发展为继承历史和创造历史的能力,而正是因为人类拥有了这种能力,才使得人们看清自我,认识人类种族与漫长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懂得怎样从低级走向高级,由愚昧走向文明,从某种宏观的意义上来看,人能之所以能够脱离原始自然,进化为更加高级的生物,归其根本原因是从历史意识的萌芽开始的。中国当代高校的文学史课程与历史意识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历史意识的文学史将是没有灵魂,没有意义的,对于当代高校学生学好中国当代文学史,培养文史科方面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大部分高校文学史科课程开设的预期效果和现实表现呈现巨大差异,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和反思,涉及到教学体制漏洞,课程教学专业性不足,以及学科的定位出现偏差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当代高校的文学史课程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主要是从“五四运动”发展至今走过的历程为背景来看待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文学史研究既以中国近代发展历史为骨骼,又辅以其文学特性为筋脉,相辅相成,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导师应该注意到这门课程的“异处”,在指导和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历史意识,绝不能给予学生们强烈的主观意识,既要注意到对“史”的考订,又要着重于“文学”的延伸;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散而不乱,使学生理解历史和文学的双重统一,真正做到提升文学辨赏力的同时保持对历史的尊重。
我国当代文科教育中,大部分都开设了文学史课程,但是由于各门课程的相互渗透性大,整体性差,许多高校教学资源出现了分工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高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机会,在高等教育的层面上形成了巨大的漏洞。
一是尊重历史,强调历史意识,是作为一个学者的基本态度。在高校文学史课程中,不论是对于导师还是学生在进行授课或是听课的过程中,要做到最基本的态度就是尊重历史,尊重基本的事实。其实在一些文学史探究论著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强烈的主观意识和掺杂其中的实践理论态度,常常这种主观的意识和作者的时间理论态度会影响到正常的史实表达和加大传播噪音,使读者在真正想要接受文章讯息的时候受到作者主观意识的干扰,甚至是加剧错误观念的继续传播,这种所谓的论著传达的叙述事实已经不再是历史而是裹挟着其他杂质的个人思想传播。
二是导师在传道受业解惑时应该注意语言的叙述技巧,我国的历史琐碎而冗杂,在漫长的作品中去看清历史,解读历史,再回到文学中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要求导师在叙述史实时不应该夹杂穿插过去和现在,不能让学生对于历史时间线产生迷惑和错乱感,相互混淆,不能辨别历史的本相。强调历史问题的引出一定要建立一定的历史范围之中,根据其一定的史实来分析当下人物以及作品的特点。
三是一定要注重对于文学史实的考究,在必要时可对史料进行延伸讲解。现在搞文学史研究的人不注重细节,不去研究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归根结底都是在学习期间不注重对于文学史实的考究,不钻研事物的本质真相,不注重历史的连续性,这往往是在学习期间不注重这方面的练习而造成的[4]。在文学史的课程研究中,不注重对史实的考订,不训练学生对于史实考订的把握和习惯,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对历史散漫,随意的态度,消解历史的厚重性,随意抓住某个断片末节大发评论,分析,到头来都只是建立在错误虚幻的史实基础上。这种浮躁之气与长久训练尊重史实和考究史实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
历史意识是中国当代的文学史的灵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二者的相互统一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文学史区别于其他学习科目的重要因素,但也正是这项原因使得这门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授课过程中的内在要求要高于其他科目。对于日后学生在文学史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对于历史文献著作的强烈主观性、叙述语言杂糅、不注重史实的考订、不根据史实背景分析等一系列在课程中被误导,或是养成的习惯问题都应规范化。重整课堂教学,强化学生历史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这门课程独有的教学目标和真正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