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王新建 本刊记者/郭文献 潘伟伟
面对软弱后进村(居)书记选配难的问题,涟水县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创新人员选配方式,广开渠道选人聚人,从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和乡镇中层干部中,“空降式”选任了62名村(居)书记,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逐步改变农村的面貌。
郁建兵,涟水县高沟镇环卫所所长,兼任大兴村党总支书记。两年前,大兴村党总支换届改造,郁建兵“空降“到大兴村并高票当选。10多年来,他已经先后兼任过6个软弱后进村的村书记,被称为“救火队长”。经他努力,这几个村都进入了全镇中上流,有一个村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镇第一。
“这些村之所以落后,普遍存在着村干部年龄老化、相互拆台、私心太重等问题。”郁建兵说,村民对本村干部已经失去信任,他们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而他作为一个“外来户”,不拿村里一分钱,只要办事公正,很快就能建立威信。“我要做的就是化解矛盾,建章立制,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和培养我的接班人。”名列全镇第一的那个村的村书记,就是郁建兵从村里几个退伍兵中挑选出来的。
在涟水,像郁建兵这样的“空降式”村书记并非孤例。涟水县委组织部认真总结了他们的带村经验,认为这是解决村(居)党组织书记年龄老化、思想固化、本领弱化以及来源渠道单一狭窄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涟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春雷(左三)在农村一线调研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雁阵飞多高,全靠头雁领。“打赢脱贫攻坚达小康这场硬仗,确保涟水这个有着百万人口的方阵如期实现与全省全市同步率先‘撞线’,决不让一村、一户、一人掉队,是自上而下层层签订的‘军令状’,是必须完成的‘一把手工程’,对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居)党组织书记更是重大考验。”涟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春雷说,在这样的背景下,“空降式”选任村(居)书记显得尤其必要。
2016年,适逢村两委换届,涟水县抓住这一机遇,创新人员选配方式,广开渠道选人聚人,从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和乡镇中层干部中,“空降式”选任了62名村(居)书记,为农村基层配备了一批党性意识强、干事本领高的带头人和领路人,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化解难题,利用他们专业知识以及所在单位的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帮助村级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造血”功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逐步改变农村面貌。
2015年10月,涟水县委组织部会同县纪委,抽调33名工作人员,联合乡镇党委组成16个考察组,对全县373个村(居)进行了一轮“地毯式”考察,查找辨别软弱后进村。之后,按照“好中差”3∶6∶1的比例,将这373个村(居)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归类,指导各乡镇按照20%的比例,排查上报,最后在全县面上比选确定需选任党组织书记的村(居)。
涟水县有近百名退出领导岗位不到3年的科级领导干部,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熟悉农村情况,善于做农村工作。为此,县委出台文件鼓励他们到村任职。通过主动报名、双向选择,62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和乡镇中层干部,“空降”到软弱后进村(居)参加换届选举,占村(居)总数的16.6%。2016年4月,这62名机关干部全部到任,担起村(居)书记实职。
2016年初,姚超刚从县城管局副局长岗位上退居二线,就响应组织号召,“空降”到涟城镇莲花社区当了个“小巷总理”。上任后,他大刀阔斧整顿班子,争取与协调了85万元,新建550平方米的标准化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他还利用曾在招商局工作过的人脉资源,成功引进投资3000万元的浩天纺织项目,为社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添了后劲。不到一年,莲花社区就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跨入全镇先进行列。
班子软弱涣散,表现各式各样,“空降式”书记们仔细分析成因,该在哪方面强化的,就在哪方面强化。内部存在矛盾的,加强沟通联系,化解矛盾、凝聚力量;工作不在状态的,健全制度、规范运行;实在“糊不上墙”的,及时与乡镇党委沟通,尽快配强班子、形成合力。
曹建成,东胡集镇党委组织委员。“空降”到渠东村后,他认准了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干部个个都60出头,相互间明争暗斗,多年不发展党员,集体经济为零,信访不断……”对此,曹建成紧紧抓住发现和培养村后备干部这一“牛鼻子”,采取从致富能人中推优、从退伍军人和返乡创业青年中选拔等方式,物色了3名村干部人选。其中有一个40来岁的村民,在外打工10多年,年轻时就曾做过村干部。曹建成发现他群众基础好,眼界宽,有见地,于是就刻意培养他。一年后,眼见培养成熟,曹建成经镇党委同意交了担子。“现在,村里面貌已焕然一新。”曹建成乐呵呵地说。
与曹建成一样,高沟镇党委组织委员李永也很快发现了一名合适的接班人,带着他干,给他压担子,处处树他威信。李永“空降”一年多后,放心地卸下村书记担子回镇里上班了。
“有人办事”离不开“有钱办事”这个后盾。“空降式”书记到任后,一心一意谋发展,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提振村集体经济实力,在此基础上,尽力多做一些惠及民生的事情。
记者眼前的孙中健,瘦瘦高高的个子,刚从村里风尘仆仆地赶过来,皮鞋上沾满了泥土。他曾是大东镇林业站站长,自挑起施洼村党总支书记担子后,立即着手对村集体的资源和资产进行一次摸底,带着村干部沉下心来分析自身的发展优劣势。“施洼村有8000多亩土地,这是村里的最大资源。我们成立了土地种植合作社,先后流转了5000亩地,争取到80万元的种粮补贴,加上每亩30元的管理费收入,当年就还清了40多万元的债务。”土地入股,保底分红,这是孙中健顺利流转土地的绝招。“只要沉下心来干,再落后的村也有希望!”孙中健得意地告诉记者,十九大期间正是他们进行大规模土地平整的时候,“人家忙维稳,我们忙发展”。
潘效彬,南集镇劳保站站长,“空降”到下营村任党总支书记。之前,他已经兼任过两个软弱后进村的书记。下营村在换届选举中,原村书记落选,新书记干了大半年就“撂担子”,镇党委把潘效彬当作“救火队长”下派到下营村。“这个村管理混乱,书记与会计都能打架。因此,我从推进民主管理方面着手,完善‘党群议事会’‘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让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潘效彬介绍说,下营村有100亩集体农田,多年前年租金一亩只有70元,现在通过公开招投标,一亩地拍出了700元。
矛盾多、信访多是软弱后进村的“标配”。农村要发展,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前提。整顿社会治安,维护村居稳定,成为“空降式”书记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前进镇同兴居委会和兴北村,班子软弱涣散,群众上访不断。镇农经站站长范从伟出任党总支书记后,面对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剖析产生根源,采取有效措施调处化解。“农村基层情况错综复杂,软绵绵的作风要不得。”有一农户多年前逐年蚕食集体土地,盖了个棋牌室,范从伟敢于碰硬,坚决拆了这个违章建筑,群众拍手称快。
“空降式”书记任职期间,组织部门成为他们的有力后援,通过专题培训、县乡两级“村书记论坛”为他们补充能量;建立由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农业技术专家、矛盾纠纷调解能手、法律工作者等60余人组成的“涟水县村书记顾问团”,现场指导、答疑;在全县范围或乡镇范围内,安排年底考核前10%的先进村(居)与之结对。
“对‘空降式’书记,县里专门制定了一个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工作档案,记录工作进展。在报酬待遇方面,明确不领取村干部基本报酬,领取上级考核、奖励性的经费,补助生活费用。优先推荐评优表彰,推荐参选‘两代表一委员’。按照20%的比例单独确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直接与职级职务并行工作挂钩,让他们干事有保障、干好有奔头。涟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徐雷介绍说。
南集镇11个村中,有4个村由“空降式”书记掌舵。“这4个村中,两个是以前出名的上访村,一个是前任书记挥霍百万资产不办事被党员群众‘拉下马’的下营村,另一个村则是经济落后、负债累累。这4位‘空降式’书记到任后,走村串户,化解矛盾,发展经济。目前4个村的两委干部精神状态好,干群关系融洽,发展态势强。其中下营村不仅做了大量的民生实事,而且集体资金账面余额突破50万元。”对于“空降式”书记的评价,南集镇党委书记张峰用“放心、放手、放权”表达对他们的信任。
“‘空降式’书记都是综合素质好、责任心强、有担当意识的人,他们有知识、有思想、政策通、方法多。对一个村问题在哪里,如何去解决?弱点是什么,如何去强化?群众关心什么,如何去引导?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如何去克服?往往能一目了然,有时比乡镇领导还把得精、看得准。他们作为机关干部,身处群众之中,更会强化对自己的要求;与村里没有利益瓜葛,更能从‘公平、公开、公正’的角度为民办事,为民解难,不乱权,不任性。”胡春雷部长的评价十分中肯。
据悉,前文提到的孙中健、潘效彬等12名“空降式”书记,因成绩突出,已被提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还有41名同志受到省市县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