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分析与研究

2018-11-13 22:41何珂莎
新生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珍珠鸟冯骥才自然段

何珂莎

涪江路小学校 四川德阳 618000

0 序

《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篇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笔者以为,略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应当立足于让孩子“善读”。五年级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略读、浏览、跳读、扫读、抓重点读等阅读方法,粗知文本大意,训练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养成阅读的习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

1 谈话导入,生活之书

教师课件出示单元导读提示: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回顾前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家“善读”之后的人生感悟,旨在引领孩子关注“生活之书”,将学生引向“善读生活之书”的美好的境地。

2 速读课文,抓重点句

这个环节,教师出示阅读策略:通过快速浏览,对课文进行大略地学习。初读之后请学生能够用几句话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这也是衡量孩子“能否善读”,需要教师实实在在落实的标准之一。在此基础上,照应导入,请学生找出在与珍珠鸟相依相伴地日子里,冯骥才读懂了怎样的生活道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找到: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但是要理解这句话,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这时候,笔者启发学生针对这一句话能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孩子们经过思索后,大致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1、这个美好的境界是个什么样的境界?2、信赖,为什么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把这两个问题以孩子的名字命名,孩子们顿时兴趣盎然。

3 精读课文,探究问题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得先解决问题1。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境界?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最最美好的境界?学生都能找到是13自然段。教师相机提问:为什么这是最最美好的境界?学生能够联系上文回答出,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现在居然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笔者这时引导学生抓住这一自然段的两个关键词:“居然”和“竟”,因为这两个词往往能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感觉,并让学生把这两个词带进1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去读,这就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珍珠鸟趴在作者肩头睡着了是最美好的境界,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

解决问题2这个环节是我本堂课的亮点。首先,笔者让学生在课文里勾画出冯骥才是怎样对待珍珠鸟的句子以及珍珠鸟是如何反应的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可以说是遍布了全文,如果让学生一一作答,势必会影响到上课时间。于是,笔者用课件出示了冯骥才对待珍珠鸟的8处句子和珍珠鸟对此反应的8处句子:

【冯骥才】

①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②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他们……

③我呢,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④我不管它……

⑤我不去伤害它……

⑥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⑦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⑧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珍珠鸟】

①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②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③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④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⑤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

⑥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

⑦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跳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⑧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我颤动的笔尖。

为了解决好第二个问题,笔者和学生针对这16个句子进行了一次灵动的对话,我来扮演“冯骥才”,学生就是“珍珠鸟”,由我做出的变化,学生也要做出与我相应的变化。比如笔者说冯骥才的第②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你们”……学生用珍珠鸟的第②句回答笔者:“我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你”。这样富有变化的一问一答,把我们平时传统的朗读变的更加生动有趣,也考验了学生们的应变能力。然后,笔者又扮演了“反面”,笔者不再是冯骥才,而是一个普通的养鸟人,再次模拟情景对话:师陈述:我经常扒开叶蔓瞧你们……我拿着鸡毛掸子追赶你们……学生自由应对,课堂上顿时出现了欢声笑语。这样“一正一反”两次师生合作的情境对话,让孩子真正感悟、铭刻这句至理名言: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并非深奥之句,如果只是泛泛而谈,一定索然无味,也不能让孩子心有所感,情有所动。再者,让孩子们在千余字的长文章里按要求快速找到相关句子,这也是“善读”的有力表现。

4 结论

笔者在教学这一篇略读课文时,主要遵循“整体概览,局部精读”的原则。从文章的“点睛之笔”入手,去读文章,这样的阅读有利于让孩子从整篇文章入手,迅速“聚焦”与“锁定”重点内容,从而保障孩子们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立足重点,细细咀嚼,真正实现“探”有所获,“究”有所得。

诚然,这堂课笔者感觉完成的还是比较顺利,但是在细节的处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言语的准确性、在升华主题时出示的动物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图片存在误导性等等,这都将成为笔者以后为之不断改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珍珠鸟冯骥才自然段
珍珠鸟
珍珠鸟
秋天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说谎的珍珠鸟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