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原平轩岗镇代表性地名的文化特征

2018-11-13 20:35郭乐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宗族命名文化

郭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地名是人类对其所生活的地域的认识,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产物,一个地名并非旦夕之间就可形成,从最初的提出到最后被认可,社会约定俗成的过程必不可少。地名作为专有名词,也是一种语言符号,承载着地域文化,记录了当地地理环境的变化、社会的更迭、历史的变迁、战争的浩劫,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愿望,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原平市位于山西省北部,下辖3个街道、7个镇、11个乡,520个行政村。辖区东西相距62公里,南北长约58公里,面积广阔。轩岗镇位于原平市西北38公里处,境内山势崎岖,煤炭资源、铝矾土、石灰岩等矿藏十分丰富,素有原平“西山聚宝盆”之称。这从轩岗镇的下辖村命名多与地理、矿藏等有关可见一斑。本文即通过对轩岗镇下辖村的命名研究来介绍其背后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

1 地名与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海陆分布等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人文地理环境都无时无刻不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文化。因而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各地的命名也不同。

原平和轩岗的定名就是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我们先来看词典中对“原”、“平”、“轩”、“岗”的解释:

《尔雅》:“原,广平曰原。”“原”其本就指宽广平坦的地方,因而黄土高原上平坦的高地就称为“原”。《说文》:“平,语平舒也。“平”在后来的运用中由语气平和舒顺逐渐引申出了平整的土地、平野、不倾斜的平面之意。由字面意思看,原平所在地应该地势较平坦广阔少山地,而事实也证明了其地势确实如此。再来看“轩岗”,《说文》“轩,曲輈藩车。”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这种高低的趋势变化后世渐渐引申出了“高大”之意;“岗”在词典中的解释为“高起的土坡”,因此,顾名思义轩岗指的就是高大的土坡,现实中轩岗位于原平西部的山地地区,地势较高,正符合其地理地形命名的特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名也反映着当地的地形起伏变化。山地地区总是山脊与四面环山的狭谷纵横交错,地名也随着所处地势的不同而变化:黄土高原上长状的陵称“梁”,刘家梁矿地处长条状高地上,故称为“梁”。《说文》“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可见“沟”指地势较低洼的地方,因此处在环山峡谷、低地中的村落一般都命名为“沟”,轩岗下辖的38个村落中以“沟”为通名的就有8个。如东沟,车道沟,芦沟,沙沟,陡沟,梁家沟,瓜草沟,炭尧沟等等。“口”出入通过的地方:“后”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所以“后口”其实是对这个村庄地理位置的描述,其处在轩岗最靠北的地方且是通往宁武的扼要路口,因而被形象地命名为后口。而“石滩”得名是因为这里地处三面环山的山沟沟口,旧时由于洪流侵蚀沟床、沟坡,因而大量的碎屑砂砾物质被搬运到沟口或者山坡的低平地带,加上流速变慢因而扇状堆积体形成,时间久了越积越大,人们定居于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村民聚居地。这些村庄命名都形象地体现了当地地形或地理位置的特点。

2 汉语地名与宗法制度有关

汉族的社会历史曾经历过以分封制为基础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的统治,“家天下”、“重宗族”、“重血缘”的意识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文学创作以及民风民俗等意识形态,当然汉语地名的形成也受到这种社会观念的影响。同宗同族有血缘关系的人汇合聚居,代代相传,星火不息,时间一久便形成一个个庞大的宗族群体,为标明自己宗族的特征,一般以最先来到此地开疆阔土的移民姓氏为聚居地命名,以此加固本宗族在该地域的地位,这也是有宗族标志地名的最大的形成原因。在后世的变迁中,共居一地的民众未必都有血缘的联系,也未必都是一个姓氏,但这种作为宗族标志的地名却得以保留。这种体现宗氏的地名在轩岗镇中也普遍存在:在北宋时期,杨家将杨六郎的麾下大将焦赞长期驻守之地得名焦家寨。古代一户白姓人家在一个高土梁地区开辟的聚居地此地名曰“白高阜”。(阜者,多土山地也)。“河家水”得名,据说是因为明朝有一批姓贺的人首先开拓此地,以本姓命名村庄,后因该地缺水严重,人们求之心切,遂将“贺”字改为“河”字,至今已更名“河家水”。同样,“段家岭” 因处在山岭地区,且村中段姓人口居多,起名“段家岭”也就好理解了。除了这些宗氏地名,冯家沿、刘家梁,黄家堡等等都无一不是古代人民重血缘,重宗族的体现。

3 地名与历史、军事有关

每一个地名都不能脱离时代孤立存在,都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兴亡,人口迁徙,民族融合,朝代更替以及科技的进步,新的经济因素的萌芽,地质探勘的成果给人类带来的思想意识上的更新,都可能促成一个地方地名的形成与变化。因此,地名不自觉地记录着历史,反映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因此从中我们能够看到社会文化进程发展的轨迹。

比如颇具传奇色彩的龙宫村的名称来历即是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据传秦始皇在位期间,皇长子扶苏受二世胡亥的追杀向东逃难经过此地,因疲惫不堪,栖息于村边一处悬崖边,后人就将扶苏休息的地方称为“太子崖”,而崖下的小山村也得以命名为龙宫村,从而纪念本应继承大统的始皇长子扶苏。当然,这里中国人对龙文化的图腾崇拜也能体现一二。其附近的马圈村,之所以被命名为“马圈”,也离不开这段历史。最初马圈村是扶苏和蒙恬军队的养马场,到后来古人在此繁衍生息,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有规模的居民村。

军事战争也对此地地名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原平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因而许多地名反映了与军事有关的干戈征战以及军事思想。轩岗也有此类地名,如焦家寨中的通名“寨”指的就是防守用的栅栏,军事上的寨子。而黄家堡的“堡”也曾是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现在用来指称有城墙的村镇,可见此处历史上必然也发生过战乱因而加上了“寨”、“堡”等通名名称。

4 地名与经济生产活动

经济生产活动是一个社会得以运行的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建构和发展,地名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也会受到经济生产活动的影响。例如畜牧业,手工业等商业的发展进步,矿藏资源的开发,为我们认识和探索历史上地名的形成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轩岗煤炭储量丰富,煤炭资源的开采为这里的村庄命名添上了新的符号,表现为许多地方在原有名称的基础上都倾向于加上一个“矿”字,例如六亩地矿,焦家寨矿,黄家堡矿等以及轩岗镇也被称为轩岗矿务局,这都是此地有大量煤炭资源的证明,也反映了该地经济生产活动的变化,体现出地名深刻的历史价值,为日后研究地方经济构成及历史文化特征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当然也有直接以“炭”命名的村落,如炭尧沟村,就因此地煤炭资源丰富且位于沟渠中较高的地方而得名。

5 结语

本文通过论述山西省原平市轩岗镇下辖村的地名来源揭示了其背后的深层文化背景,分析了地名与地理、历史、经济生产等方面的关联,但是部分研究还不够全面不够精确,有待进一步查证完善,因此也是该论题今后的努力方向。

[1]王东茜.汉语地名的文化特征[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6.

[2]邓慧蓉.中国地名和文化关系的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1.

[3]李力.地名文化现象透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3,(01):81-83.

猜你喜欢
宗族命名文化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福建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过足官瘾
清代宗族祖坟述略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