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铺排与清诗创作

2018-11-13 16:42吴礼权
长江学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诗歌文本

吴礼权

(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

名词铺排,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修辞现象(学术界也有人将之命名为“列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构句不用动词,也不靠其他虚词(如介词、助词等)的辅助,完全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独立构句,而且在语法结构上跟它前后的其他语句没有任何纠葛(即既不充当其前句的谓语或宾语、补语,也不充当其后句的主语或定语、状语),在语义上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在表现形式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单句呈现式,二是对句呈现式,三是多句呈现式。如:

(1)蝶舞梨园雪,莺啼柳带烟。小池残日艳阳天,苎萝山又山。(唐·唐昭宗《巫山一段云之二)

(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例(1)“小池残日艳阳天”,从句法上分析是:“(小)池+(残)日+(艳阳)天”,属“NP+NP+NP”式结构。从语境上看,它跟其前后语句没有语法结构上的纠葛。其前二句“蝶舞梨园雪,莺啼柳带烟”各有动词(“舞”“啼”),是两个独立的主谓句;其后句“苎萝山又山”,也是一个独立的主谓句(因为词牌规定的字数限制,其中有动词的省略。这句补全了句法成分便是:“苎萝山(外)又(有)山”)。由此可见,“小池残日艳阳天”是一个独立表义的语言单位,属于单句式名词铺排文本。例(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从句法上分析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属“NP+NP+N,NP+NP+N”式结构。从语境上看,它跟其前后句均无语法结构上的纠葛。其前二句各有动词(“动”“悲”),其后四句也各有动词(“落”、“明”【意动用法】、“思”、“满”),都是正常的主谓句。可见,“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一个独立表义的语言单位,属于对句式名词铺排文本。例(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从句法上分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属“NP+NP+NP,NP+NP+NP,NP+NP+NP”式结构。从语境上看,它跟其后二句皆无语法结构上的纠葛。“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句皆有主语与谓语动词(“下”“在”),属于正常的主谓结构句。可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一个独立表义的语言单位,属于多句式名词铺排文本。

不管是单句式,还是对句式,抑或是多句式,大凡以名词铺排句来写景叙事的,都属修辞现象,而非语法现象。因为表达者在写景叙事时之所以不选择常式句,而以名词铺排的方式构句,主观动机上就是要突破汉语语法规约,意欲在表情达意的同时展露某种审美倾向。因此,这种语言行为从本质上说属于一种修辞努力。

名词铺排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我们的考证,就今天能够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文学史料来看,它早在周秦时代的《诗经》中便已出现。《国风·草虫》篇:“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其中,“喓喓草虫,趯趯阜螽”二句,“便是两个各自独立且彼此对峙的名词句,属于以名词铺排的列锦修辞格运用。”《小雅·斯干》篇:“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其中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也是同一类的名词铺排文本。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诗经》中诸如“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这样的名词铺排文本,尽管从阅读接受的角度看极具意境之美,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意境之美恐非诗人“有意为之”的修辞努力,而是纯粹出乎天籁。因为诗句“先以‘喓喓’之声领起,由声及物,引出发出‘喓喓’之声的主体‘草虫’(即蝗虫,即蝈蝈);再以‘趯趯’(跳跃之状)之形象领起,由远及近,引出‘阜螽’(蚱蜢)。创意造言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完全是诗人不经意间的妙语天成。因为按照人的思维习惯,总是先听到一种声音,然后再循声去寻找发出声音的物体;总是先远远看到某物活动的朦胧形象,再逼近细看活动的主体(人或动物)。因此,我们说诗人以‘喓喓’居前,‘草虫’在后,‘趯趯’领起,‘阜螽’追补的语序所建构出来的修辞文本‘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虽然有一种类似现代电影‘蒙太奇’手法的画面审美效果,但这种效果乃是妙趣天成,不是人工雕凿出来的美”。

尽管《诗经》中的名词铺排文本创造纯属出乎天籁,是诗人妙笔天成的产物,但其审美上的鲜明画面感与韵律上的美感却是任何读诗人都能感受到的。正因为如此,周秦时代诗人们偶然的修辞创造便给后代诗人以巨大启发,从此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便成为中国历代诗人非常热衷的修辞行为。如果我们读过汉乐府古诗,诸如《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这样的句子,就会明白“这些名词铺排,如果说它们是无意而为之,恐怕很难。相反,说它们是模仿《诗经》‘喓喓草虫,趯趯阜螽’的名词铺排结构形式,则有相当充足的理由。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也可以变换成‘河畔草青青,园中柳郁郁’,表意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在审美效果上则有相当大的差异。前者因为是名词铺排文本,接受上就有一种电影镜头式的特写画面感,给人以更多的联想想象空间,审美价值明显很高。后者则仅是一种简单的描写句,类似于陈述事实的性质,提供给读者的是‘春天到了,草绿柳郁’这样一个信息,审美价值就打了折扣”。事实上,从汉代开始中国的诗人们便从《诗经》所创造的名词铺排文本中受到了启发,认识到了这一修辞手法在造景呈象、拓展诗歌意境、提升诗歌审美价值方面的独特意义,于是中国文学史上便产生了这样一种景象:不仅历代诗人热衷于在诗歌创作中建构名词铺排文本,重视结构模式的创新,后起的赋、词、曲的创作也如此。甚至从唐代开始,小说中也有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而现代散文中也有了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

不过,应该强调指出的是,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虽然名词铺排文本建构在各种主要文体中都有呈现,但滥觞则是诗歌,创作主体也是诗歌。可以说,汉语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自始至终都与诗歌(词、曲实际上是诗的变体形式)这一文体分不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诗歌跟散文、小说等非韵文体不同,它有字句与篇幅规模的严格限制,“这就要求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要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功力,在有限的篇幅内充分地表情达意,使语言的张力最大化。既要突破旧有的语言表达惯例的束缚而努力创意造言,使诗歌语言新颖灵动;又要遵守语法规约,使读者能够理解欣赏。同时,更要让读者在阅读欣赏中发挥积极性,即进行‘二度创造’,从而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为我们都知道,文学与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是两个相互联结的过程,创作给欣赏提供了对象、文本,对作品即文本的欣赏受制于创作,并不是创作的最后完成。如果说,创作是从生活到作家再到作品,欣赏则是从作品到读者再到生活。通过欣赏,使作品通过人与生活对话,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以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艺术的循环圈”。上文我们说过,名词铺排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构句不用动词,只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包括名词短语组合)的连续铺排来呈现,“突破了汉语语法常规的结构模式,荡开了逻辑或语法上的种种规约,只以一个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并置呈现。这一个个的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所表现的内容就像一个个电影分镜头,画面感非常强,但各分镜头画面之间的逻辑联系则未被限定。这样,由这些名词铺排而成的句子,在语义表达上就显得相当模糊,语义指向不够明确清晰。但是,正是因为文本语义具有这种模糊性与多义性,遂给接受者(读者)留足了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从而在阅读欣赏中使文本的审美价值得以增量。”

清代诗歌创作,作为中国传统诗歌创作史上的重要一环,既延续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传统,也有自己的创造。同样,在诗歌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方面,清诗既有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对历代所创名词铺排结构模式有大量的继承沿用,但也有不少自己锐意创新的努力成果。因此,在汉语名词铺排史上,清诗在名词铺排文本建构方面的努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众所周知,清诗创作的成就虽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像唐宋诗那样耀眼,但在存世的诗篇数量上要远比前代大得多。这一方面是与创作者人数众多(越往后代,人口基数就越大,创作者群体基数自然也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时代跟今天较近,留存下来比较容易的因素有关。鉴于清诗巨大的数量与个人有限的精力,本文对于清诗中名词铺排的研究不拟以其全部作品为考察对象,而只拟采取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我们都知道,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是现代广泛采用的科学方法,对于得出科学结论是有保证的。

为了保证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客观性,我们选取了清人沈德潜、周准所编《清诗别裁集》(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与福建师范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为调查的依据。通过对所抽样调查对象的全面考察分析,进而观察清诗在名词铺排文本建构及其结构模式创新方面的情况,了解其发展演进的基本趋势。

根据我们对清诗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清诗中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相当普遍。其中,在结构上继承沿用前代旧有模式的,占据主流地位。根据我们的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至少有如下二十一种之多。下面我们分而述之。

1.五言成句的“NP,NP”(叠字领起)式

这种模式,是汉诗的创造。之后,历代诗歌中都有继承沿用。清诗也不例外,这种结构模式的文本特别多(限于篇幅,只举三例,以下同)。如:

(1)轧轧机杼声,漠漠空天雪。操作入中宵,十指皆皴裂。积丝匹难成,不忍中道绝。著此缟素裳,怡然矢同穴。(周淑履《述怀》二首其一)

(2)小壑连旬雨,轻桡泛绿溪。春寒花信晚,水涨野桥低。漠漠烟中柳,胶胶午后鸡。乱云飞不尽,又过夕阳西。(朱鼎鋐《雨后放舟》)(3)阴阴涧底花,落落岭头柏。苍苍云雾重,渺渺人家隔。相传葛稚川,烧丹此中宅。至今丹井间,红泉漱白石。(朱尔迈《葛洪丹井西寻唐顾逋翁读书台旧址》)

2.五言成句的“NP,NP”式

这种模式,也是汉诗的创造。之后,历代诗歌都有广泛的运用,清诗中也十分常见。如:

(4)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渡。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蒲松龄《青石关》)

(5)秋气郁佳哉,秋鸿归去来。百年元是客,万里独登台。黄叶寺前雨,茱萸江上杯。海天寥阔际,何处是蓬莱。(鄂尔泰《九日海天阁》)

(6)铁瓮城边路,金焦江上山。蛟螭蟠地轴,豺虎踞天关。皎日群阴散,春风十亩闲。烟云俨图画,蜡屐好跻攀。(陈鹏年《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

3.五言成句的“NP(非叠字领起),NP(叠字领起)”式

这种模式,乃五代诗的创造。之后,金诗中有沿用之例。清诗中也有沿用,但不多见。如:

(7)清浅宫亭水,溅溅百道流。残春风送客,终夜月随舟。野火沈葭苇,遥天挂斗牛。相依有鸥鹭,任意宿汀洲。(彭孙遹《彭蠡夜泛》)

4.六言成句的“NP,NP”式

这种模式,是金诗的创造。清诗中有沿用之例,但只是偶有一见。如:

(8)两岸花明柳暗,一楼山色湖光。桥东桥西酒店,溪南溪北渔庄。(金兰《村居杂兴》)

5.七言成句的“NP,NP”式

这种模式,乃魏晋南北朝诗人的创造。之后,历代诗歌中都有沿用。清诗中沿用之例非常多。如:

(9)密疏堤上千株柳,深浅江南一带山。文酒犹传居士意,烟花总待使君闲。(孔尚任《游平山堂》)

(10)东风绿遍芳洲草,春昼落花啼鴂早。片片朝萦上苑烟,毵毵夕覆长安道。……珠楼红粉须臾变,帝里繁华君不见。一夜飘飖长信阶,数枝零落昭阳殿。长信昭阳月影低,边笳横笛紫烟迷。(董俞《落花篇》)

(11)千寻江阁引诸峰,多景登临策短筇。参佐风流如谢朓,楼台潇洒似王恭。三年梦里

西津雨,半夜灯前北固钟。明日芒鞋别君去,城中遥望白云重。(王士禄《程昆仑招集万岁楼》)

6.五言成句的“NP,N+N+NP”式

这种模式,是五代诗的创造。清代诗人有沿用之例,但只是偶有一见。如:

(12)保安及昆阳,一驿三十里。奔马逐归鸦,齐入黄尘里。屠苏酒乍倾,箫鼓赛升平。爆竹声何脆,年头年尾晴。卓午昆阳道,溪桥细细风。春衫红一片,并扬日华中。(洪亮吉《叶县道中杂诗》)

7.七言成句的“NP,NP+NP+NP”式

这种模式,乃元诗的创造。之后,明诗有沿用。清诗中亦有,但只是偶然有见。如:

(13)逐客江干夜寂寥,无端铁笛起中宵。深秋梁苑新沙碛,明月清溪旧板桥。万里梦回千嶂雨,一帆风动五更潮。草堂空有农书在,桑柘如今尽已凋。(周亮工《江行杂感》)

8.五言成句的“NP+NP,NP+NP”式

这种模式,是初唐诗的创造。之后,历代诗歌都有沿用继承。清诗中继承沿用的文本也相当多。如:

(14)春雨木兰舟,春风桃叶渡。娇莺自在啼,双桨横塘去。横塘绕山斜,一径采山花。门前旧湖水,还对莫愁家。三月桃李飞,四月蘼芜歇。五月南风来,溪头长莲叶。(徐恪《桃叶曲》)

(15)路尽鸟飞外,微茫一叶舟。月斜江岸晓,潮落海门秋。山色南朝寺,钟声北固楼。寄奴城外草,隐隐入边愁。(沈懋华《渡江》)

(16)秋水乘孤艇,沿缘乱苇间。时看黄叶落,境共白鸥闲。林影溪边屋,钟声云外山。故人今不见,月出棹歌还。(查升《访吴采山不值》)

9.七言成句的“NP+NP,NP+NP”式

这种模式,亦为初唐诗的创造。之后,历代诗歌中都有沿用继承。清诗中这种结构模式的用例相当多。如:

(17)十年重泛曲江舟,客路逢君感旧游。壮志不因谈剑得,余生当为著书留。天涯细雨黄花夕,野岸疏灯白露秋。明发孤帆仍远别,南天凄绝旅鸿愁。(大汕《九日前一夕泊韶州逢陆丽京》)

(18)东郊雨后景逾新,蜡屐寻芳踏软尘。桥畔杏花村店酒,水边红袖画楼人。鷾鸸觅垒频穿幕,鹦鹉偷言巧弄春。陌上王孙何处去,青青草色送征轮。(陶孚尹《早春闲兴》)

(19)细雨春波远浸天,梅花烂漫满溪湾。烟中人语村前树,雪里鸡声隔岸山。画桨每侵疏影瘦,芳樽浑带冷香还。绝胜雪夜寻安道,归路渔火照醉颜。(金侃《雨泛湖上观梅》)

10.七言成句的“NP+NP,NP+NP+NP”式

这种模式,乃宋诗之所创。之后,元诗中有继承。清诗中也有沿用。不过,只是偶有一见。如:

(20)贺兰西望郁嵯峨,使者乘春揽辔过。三辅征输何日尽,二陵风雨至今多。边城杨柳楼中笛,羌女葡萄塞下歌。君到坐传青海箭,不妨草檄倚雕戈。(宋琬《送傅介侯督饷宁夏》)

11.七言成句的“NP+NP+NP,NP+NP+NP”式

这种模式,乃初唐诗之所创。之后,宋、金、元、明诗中皆有继承。清诗中沿用之例非常多。如:

(21)零落杨花帝业消,龙舟东下泛春潮。长堤帆影三千女,明月箫声廿四桥。金井寒泉无绠汲,玉钩香土有魂招。游人莫笑江都梦,赢得风流胜六朝。(尤埰《芜城怀古》)

(22)清明恰是握兰辰,遥卜秦淮景物新。杨柳晚风深巷酒,桃花春水隔帘人。桥边车过香生路,楼外船归月满津。憔悴不堪来旧馆,相逢谁为浣沙尘。(李葂《上巳忆白下》)

(23)杜门久与故人违,忽有音书到竹扉。过眼物华双鸟翼,惊心风雨一牛衣。春云江树黄泥坂,秋水渔灯赤鼻矶。日暮狂歌当浊酒,不禁西望思依依。(金德嘉《得张师石书却寄》)

12.五言成句的“NP,NP,NP,NP”(叠字领起)式

这种模式,亦为元诗的创造。清诗中有沿用之例,但只是偶见。如:

(24)高密起南阳,文终从高祖。暴系本见疑,数衄亦非武。堂堂诸葛公,鱼水托心膂。……知公抱遗憾,龙卧成千古。峨峨定军山,悠悠沔阳浒。郁郁冬青林,哀哀号杜宇。耕馀拾遗镞,月黑闻军鼓。谯侯宁足诛,激昂泪如雨。(王士禛《定军山诸葛公墓下作》)

13.七言成句的“NP,NP,NP,NP”式

这种模式,也是元诗的创造。清诗中有沿用,但用例并不是太多。如:

(25)不到春城五六年,年来生事有谁传。两株陶氏门前柳,一半颜生郭外田。黄鸟风边行乐酒,桃花浪里钓鱼船。翻嫌扬子无佳兴,独坐空亭草太玄。(方殿元《答城中友人见讯之作》)

(26)碧玉堂西红粉楼,楼中思妇忆凉州。咸阳桥上三年梦,回乐峰前万里愁。秦地烟花明月夜,胡天沙草白云秋。离魂不识金微路,愿逐交河水北流。(宋徵舆《古意》)

14.五言成句的“NP”(叠字领起)式

这种模式,乃为中唐诗之所创。之后,历代诗歌中都有继承沿用。清诗中沿用这种结构模式的也有很多。如:

(27)灼灼庭前花,春风斗红紫。随荣复随谢,盛衰偶然尔。草木岂无情,谁能一生死。我思更如何,欲种菩提子。(金氏《偶然作》)

(28)泛泛桃花水,春风路几千。月明寒食夜,人在广陵船。极浦迷乡树,孤蓬接远天。黄昏何处笛,吹绿一江烟。(孙暘《春日北行夜泊江口》)

(29)悠悠北塘棹,落日转蓬科。留滞无安土,东南病把戈。江寒鱼罟静,月上虎踪多。去去勿复道,苍生可奈何。(卢元昌《北塘晚棹》)

15.五言成句的“NP”式

这种模式,是晚唐诗的创造。之后,金诗、元诗、明诗都有继承。清诗中沿用之例也相当多。如:

(30)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时见一舟行,蒙蒙云水外。(王士祯《江上》)。

(31)晓色起陇亩,荷耜还西林。悠悠清溪水,自识沮溺心。林际半新月,村静闻远音。何人柴门下,慷慨隆中吟。未知千载事,好风开我襟。忽持一尊酒,苍然白云深。(谢淞洲《田家杂兴》二首其二)

(32)路尽鸟飞外,微茫一叶舟。月斜江岸晓,潮落海门秋。山色南朝寺,钟声北固楼。寄奴城外草,隐隐入边愁。(沈懋华《渡江》)

16.七言成句的“NP”式

这种模式,是初唐诗的创造。之后,宋、金、元、明诗中都有继承沿用之例。清诗中继承沿用这一结构模式的也相当普遍。如:

(33)虚绿摇窗镜影空,庭梧瑟瑟翦秋风。水晶帘外朦胧月,人在秋江碧练中。(邹若瑷《延清阁夜坐》)。

(34)万峰台下碧山岑,疏竹围窗白日阴。僧古已无烟火气,树枯饶有雪霜心。酒空松吹飞寒雨,卷壑风泉响夜琴。不是樵人偶相识,那知曾宿在祗林。(陆蓚《过石楼赠山僧不群》)

(35)春郊烟景浓于酒,万缕千丝堤畔柳。当杯惜别暂流连,长条能绾离情否。挂帆暮霭指维扬,渡口分飞各一方。一苇不从张仲去,思随飞絮绕雷塘。(谢志发《春日送张梅庄之维扬》)

17.五言成句的“NP+NP”式

这种模式,亦为初唐诗的创造。之后,中唐、宋、金、元、明诗中都有继承沿用。清代诗人也有很多人喜欢沿用这种结构模式。如:

(36)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吴伟业《过吴江有感》)

(37)炉烟浓欲篆,夜色淡生阴。病骨秋花瘦,愁怀暮雨深。疏灯孤榻影,衰草乱虫吟。无限关心事,朦胧梦里寻。(曹煐曾《病中雨夜》)

(38)晓灯寒无光,驱马别亲故。残月坠风林,荒烟白山路。十年游子怀,惜此岁华暮。载咏无衣诗,何以蒙霜露。(曹寅《岁暮远为客》)

18.七言成句的“NP+NP”(叠字领起)式

这种模式,乃是中唐诗的创造。之后,金、元、明诗中皆有沿用之例。清诗中也有运用,但出现频率并不高。如:

(39)短棹携樽触浪过,将离莫问夜如何。最怜帆远浮天阔,始信江空得月多。隐隐钟声千佛唱,星星岸火一渔蓑。荒鸡促曙行人去,回首双峰护薜萝。(张玉书《息浪庵夜坐别叔敦让木诸子》)

19.七言成句的“NP+NP”式

这种模式,也是中唐诗的创造。之后,晚唐、五代、宋、金、元、明诗中皆有继承沿用之例。清诗中继承沿用之例也非常多。如:

(40)西山过雨染朝岚,千尺平冈百顷潭。啼鸟数声深树里,屏风十幅写江南。(刘大櫆《西山》)

(41)千尺流泉百尺松,白云丹嶂自从容。偶同麋鹿游城市,终觉鶢鶋厌鼓钟。句就烟霞频出手,醉馀磈垒肆填胸。明朝便蜡寻山屐,到处随君蹑旧踪。(邵锦潮《喜晚香辞幕府归出示新诗留饮》)

(42)丹枫飒飒下寒塘,财赋江东第一乡。谁唱吴歌醒客睡,半湖残月半船霜。(杨士凝《吴江》)

20.七言成句的“NP+NP+NP”式

这种模式,是初唐诗人的创造。之后,晚唐、五代、宋、金、元、明诗都有沿用之例。清诗中沿用这种结构模式也非常普遍。如:

(43)春雨何淅淅,春云更沉沉。程君已隔世,宵梦来相寻。自言身朽心不朽,象外风月皆吾友。从前胶扰海天空,只是泉台无美酒。斜阳烟柳门前溪,欲别不别重牵衣。寄语淮阴小儿女,我今野鹤同翻飞。(超源《梦故友程风衣》)

(44)西风残照广川城,董相祠边感慨生。官秩稍增秦博士,文章独辟汉西京。醇儒岂以科名重,英主无如经术轻。却笑武皇亲制策,牧羊牧豕尽公卿。(查慎行《景州董子祠》)

(45)雁门尚书受专征,登坛顾盼三军惊。身长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咤风云生。……沙沉白骨魂应在,雨洗金疮恨未消。渭水无情自东去,残鸦落日蓝田树。青史谁人哭藓碑,赤眉铜马知何处。(吴伟业《雁门尚书行》)

21.七言成句的“NP+NP+NP+N”式

这种模式,是元诗的创造。明诗中有继承沿用之例。清诗中也有,但用例不多。如:

(46)九十日来乡梦断,三千里外客愁疏。凉轩灯火清砧月,恼乱翻因一纸书。(查慎行《初得家书》)

上述二十一种,其实只是我们所抽样调查的清诗中最主流的旧有模式的继承沿用。如果以全体清诗为调查对象,应该还有不少旧有结构模式的继承沿用。清诗的名词铺排文本建构,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旧有结构模式的继承沿用,究其原因是清诗创作处于中国传统诗歌发展的最后期,先秦到明代的诗歌创作历史有两千多年,历代诗人在名词铺排结构模式上的创新成果积累可谓空前丰富,可以继承沿用或值得继承沿用的旧有模式太多。加上清代拟古主义的文学思潮盛行,继承沿用前代旧有的名词铺排结构模式实在是自然而然之事。

清诗在名词铺排结构模式上的创新,根据我们的抽样调查,体现于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中的创新模式只有如下四种。下面我们分而述之。

1.六言成句的“NP,NP”(叠字领起)式

这种模式,就我们视野所及,在清诗之前未曾见过。金诗中虽曾创造过六言成句的“NP,NP”式,但不以叠字领起。以叠字领起的且以六言成句的“NP,NP”式,应该算是清代诗人的创造。不过,根据我们对清诗的调查,这样的用例是非常少的,目前我们只见到如下一例:

(1)惨惨堂前紫荆,飞飞原上脊令。桓山之鸟,欲去而哀鸣。苦哉远征人,陟山望亲还望兄,嗟嗟行役万古情。(周永铨《义卒行》)例(1)从句法上分析是:“(惨惨)(堂前)紫荆,(飞飞)(原上)脊令”,属六言成句的“NP,NP”式结构。从语境与语义上考察,它居于全诗篇首,且跟其后句“桓山之鸟,欲去而哀鸣”没有语法结构上的纠葛,属于独立表义的语言单位,因而可以确认是名词铺排文本。由于“惨惨堂前紫荆,飞飞原上脊令”二句皆以名词短语构句,且以对句形式呈现,置于全诗之首,这在阅读接受上就像是今日电影叙事开始时首先推出的两个特写镜头,不仅画面感非常鲜明,对拓展诗歌意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有一种凌空起势、先声夺人的效果。再加上二句都以叠字领起,韵律上有一种双玉相扣的听觉美感,遂使全诗别具诗情画意、形声兼备的审美情趣。

2.四言成句的“NP+NP,NP+NP”式

这种结构模式,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前在诗中未曾有过,当属清诗的创造。不过,清诗中这样的用例也并不常见,只在个别诗人笔下偶尔一见。如:

(2)大江曲,山树秋。天寒日暮,野鸟啁啾,中流激荡风浏浏。……江上何所有?芙蓉北渚,葭菼中洲。江中何所有?鲸鱼鼓浪,天吴嬉游。(方朝《大江吟》)

例(2)从句法上分析是:“芙蓉+北渚,葭菼+中洲”,属四言成句的“NP+NP,NP+NP”式结构。从语境与语义上看,它虽居于全诗篇中,但跟其前后句在语法结构上并无纠葛,属于独立表义的语言单位,因而是名词铺排文本。由于“芙蓉北渚,葭菼中洲”二句都是以名词短语组合构句,且以对句形式呈现,置于诗歌篇中,不仅画面效果鲜明,而且还因其句式结构的超常而有力地调节了诗歌的语言节奏,使诗歌的意境与韵律之美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3.七言成句的“NP+NP,NP+NP”(叠字领起)式

这种结构模式,亦属清诗的创造。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清诗中这样的用例也是难得一见,目前只找到如下一例:

(3)短长亭畔暗销魂,无复丝丝映绿门。千缕冷风馀倦态,满梢清露尚啼痕。萧萧去马斜阳路,点点归鸦落叶村。独立寒潭倍惆怅,婆娑生意不堪论。(汪绎《秋柳次韵》)

例(3)从句法上分析是:“(萧萧)(去)马+(斜阳)路,(点点)(归)鸦+(落叶)村”,属七言成句的“NP+NP,NP+NP”(叠字领起)式结构。从语境与语义上看,它虽居于全诗篇中,但跟其前句“满梢清露尚啼痕”、后句“独立寒潭倍惆怅”在语法结构上并无纠葛,是独立表义的语言单位,因而属于名词铺排文本。由于“萧萧去马斜阳路,点点归鸦落叶村”二句是以名词短语构句,就像电影叙事中突然插入的两个特写镜头,因而画面效果特别明显。不过,两幅画面效果是有对比的。前句是由近及远、由地及天的视角延伸画面,后句是由远及近、由天及地的视角延伸画面,画面的交互对比,不仅有彼此映衬的效果,而且还有意涵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远离的不舍之情:暮鸦归村之时,友人却要离去,情何以堪?同时,这两个名词短语句居于诗歌篇中,还有调节诗歌节奏,使诗歌语言显得灵动的效果。而二句皆以叠字领起,则又在画面效果之外别添韵律之美。

4.七言成句的“N+N+NP+NP,N+N+NP+NP”式

这种结构模式,在清诗之前未曾见过。根据我们的调查,这当属清诗的创造。不过,清诗中这样的用例也并不多见,目前只找到如下一例:

(4)峡口回波绕塞流,黄河利独擅边州。千屯得水成膏壤,两坝分渠据上游。鸡犬人家红稻岸,鱼盐贾舶白苹洲。哪知泽国堤防急,百万金钱掷浪头。(黄庭《宁夏渡河》)

例(4)从句法上分析是:“鸡+犬+人家+红稻岸,鱼+盐+贾舶+白苹洲”,属七言成句的“N+N+NP+NP,N+N+NP+NP”式结构。从语境与语义上看,此二句虽居于全诗篇中,但跟其前句“两坝分渠据上游”、后句“哪知泽国堤防急”在语法结构上并无纠葛,属于独立表义的语言单位,因而是名词铺排文本。由于“鸡犬人家红稻岸,鱼盐贾舶白苹洲”二句皆以名词短语加合构句,置于诗歌篇中,就像电影叙事中插入的两个特写镜头组合,画面效果非常鲜明,拓展了诗歌意境,也有力地调节了诗歌节奏,使诗歌语言显得灵动而不板滞。从诗句内容上看,前句写岸上农家,后句写水上商贾,不仅画面上有相互映衬的效果,而且意涵上有对比强调的作用,暗中点明了黄河水利工程(堤防营建)对于农业与商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清诗在名词铺排结构模式的创新方面相较于其他时代确实不算突出,创新的力度显得有些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诗歌字句有限,能够在结构模式上进行创新的空间本来就是有限的。再加上经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金、元等诸多朝代无数诗人的锐意创新的努力,到清代诗人想有所创新时已经空间非常有限了。二是因为清代文学有较浓厚的拟古主义思潮,这也影响了诗人们在诗歌创作包括诗歌的名词铺排结构模式方面锐意创新的主观意愿。正因为有这两个客观原因的存在,所以我们便看到了清代诗歌在名词铺排结构模式创新方面有所不足的历史现实。

猜你喜欢
诗歌文本
访谈:和诗人一起进入诗歌的梦
少年总有一个爱上诗歌的理由
诗歌不除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