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求变创新谈其对当代插画创作的启示
——以陈洪绶人物画研究为例

2018-11-13 14:01
艺术评论 2018年1期
关键词:陈洪绶人物画插画

徐 茵

徐 茵: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当时代视觉信息在商业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插画作为最具雅俗共赏及信息传播特性的视觉手段,呈现出巨大的应用空间。作为信息承载的本体,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和意识流的侵袭,在消费时代“新、奇、特”的价值导向下,插画创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成就保有民族印记的艺术创作,成为当代插画发展的首要任务。以陈洪绶人物画研究为立足点,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延伸到插画设计领域,追寻传统艺术的内在魅力和文化价值。剖析立足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以满足“以人为中心”表达意念的中国人物画创作历程,发掘插画创作与中国传统艺术内在精神和表现形式上一脉相承的艺术渊源,探索基于传承和借鉴中国传统人物画创作的基础上发展印刻民族特性插画创作的新途径。

一、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演变及其哲学思想

随着社会商业发展的需求,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精神教化到图像叙事的大众传播的变化。探究中国传统人物画如何从满足小众需求的文化艺术品转变成为大众需求的插画形式(戏曲版画、博古叶子等)的因由对指导当代插画设计起到积极的意义。

中国传统人物画长期孕育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中国传统哲学不仅仅是中国画艺术创作理念的思想根源,更是在内容和形式表达上给予方向性的指引,以虚实为根本特征的意境说亦成为指导艺术创作的重要理论。从汉魏之交“魏晋风度、玄学”之始,“人内在的精神性”取代“文的自觉”成为创作主体追寻的价值意义。以顾恺之为代表,掀起了描绘“生生之意”人物画的新高潮,新的“形神观”以追求人物的精神气质为最高准则。追溯唐、元对人物画的重视,究其哲学渊源,对人性的张扬和具备神性人物画的发展成为人主体意识觉醒的重要特征。同样,中国传统人物造型演变的核心理念亦是从哲学领域出发,加强对“意”的追求,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演化,形成了有别于西方体系的本民族特有的造型观。

中国传统人物画发展在明代掀起了新的高潮,王阳明“心学”哲学思想、晚明的哲学发展,促发了新一轮对人性的研究,随着思想界和社会商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中国人物画的求变创新呈现出新的变化,这是当时人物画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陈洪绶人物画是当时代哲学思想与艺术表现完美结合的产物,陈洪绶坎坷不羁的人生伴随对经世立命的“性命之学”的追寻,刘宗周的理论思想几乎影响他一生的思想、性格和行为。陈洪绶对社会的关注及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始终伴随其人物画创作的历程,不同时期的作品如《九歌图》《水浒叶子》《西厢记》和《博古叶子》等佳作体现了他鲜明的政治态度以及关注民生的创作动机。陈洪绶艺术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性、社会性及整体性征或许可以给现代创作以启示。读图时代的到来,现代人对图形本身所承载的社会性、文化性应展开了新一轮的思考,从而提升创意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求变创新

中国传统人物画“承古创今”的变革,随着每一次的时代变迁和哲学思想的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绘画史上众多人物画画家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对时代发展变化的理解,其中尤以身处时代交替变革的陈洪绶最具代表性。师从古法,是历代画家遵循的一种绘画发展的必要途径。但许多画家仅仅关注于技巧和风貌的“形似”,忽略了自我独特创作面貌和独立见解艺术风格的形成。陈洪绶人物画融合了晋唐宋元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和美学趣味,《读画录》中有记录其艺术风格的变化特点,“老莲人物,深得古法”的评价揭示了陈洪绶人物画创作的历程。师从古人,不落窠臼创新变化的创作姿态对后世人物画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陈洪绶艺术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能看到不断在追寻和超越的痕迹,无论是李公麟白描法,还是周昉人物风骨,直至其晚年时期习顾恺之人物画之气韵,在陈洪绶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中都能窥见一斑,无论是《无极长生图》《桃源图》还是《博古叶子》都能深刻感受其艺术风格在师承中不断创新的变化。陈洪绶在师承古人的同时始终将“我之意识”强烈地表达在作品中,以积极入世的观察视角刻画符合大众审美的人物形象。

陈洪绶基于自身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艺术观察,他笔下的人物呈现出兼具古朴神韵和灵巧装饰的独特个性,创作中巧妙地融合了中国造型艺术的夸张、装饰性等艺术规律。他的画风格高古,常采用晋唐时期的人物画构图特色,以人物为主大面积留白的构图体现“以人为中心”的艺术思想;运用精妙的线造型进行高度概括、精准刻画,通过线条呈现人物的独特外形和内在精神气质;独特的人物造型经历现实主义的艺术表达向造型怪诞、符号化的转变。他笔下的人物更多的是基于对社会现象深刻的观察和对人性变化的关注,晚年作品《二老行吟图》中人物变化呈现出超常规理念的形态变形,另类的形态比例、严谨的表现手法都强烈地体现出创作者求变创新的艺术探索精神。

陈洪绶承古创新的艺术探索使其人物画兼具文人画的古朴雅致和民间美术的通俗亲和,其中,《博古叶子》成就其晚年人物画创作的巅峰。伴随着商品经济萌芽的发展,晚明的哲学思想呈现出一个释放“自我”“率性自然”的活跃状态,无论李贽的“情性”“童心”,还是袁宏道的“性灵”说,都主张突显真实的个人情感。陈洪绶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创作中后期,巧妙地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运用特有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图解了一批雅俗共赏的经典形象。同时,伴随雕版印刷技术的普及,大众审美的需求成为人物画创作的关键导向。陈洪绶入世的生活境况及创作态度积极促成其在人物画的整体气质以及形态塑造上完成化俗为雅的创新举措,最终形成独特的个人画风。

三、陈洪绶人物画研究对当代插画创作的启示

信息时代的到来,掀起了新一轮创新图形表达的高潮,井喷式的信息传递以及多元的信息环境使得插画创作因效率的制约呈现出普遍程式化、缺失民族特性的趋势,如何在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求变创新成为插画创作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陈洪绶人物画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传统人物造型的内在精神,在艺术处理过程中以追求表达人物内在精神气质的灵性之美为终极目标。当代插画创作应致力于“形神兼备”意象造型的不懈追求,加强对客观对象内在生命力的理解,进而高度概括出基于自身文化修养、事物独特的观察视角以及主体哲学精神基础上的艺术产物。插画创作者不能停留在自我的关注和技巧的重复上,要保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情感和持续的传承性学习。插画作品在媒体流传过程中,起到引导消费者思想认知的重要作用,意趣不高的“快餐式”图形已经不能满足消费群体的接受需求。在对人性思考的基础上创作能打动人心的、折射创作者内心境界的精神性图形是寻求突破口的关键途径,通过所刻画的内容或人性的情境来激发起思想或情绪。创作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在思想意识和表现技巧的提升中锻造一种强有力的内驱力,进而调动无限的创造力进行创意表达。

陈洪绶人物画体现创作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在满足社会需求中求变创新,大量的民间艺术元素结合传统线造型的精妙表现,将各类元素进行抽象概括,进行线造型总体风格控制下创新组合,大大增强了图形的审美意趣。这将给当代插画创作以重要提示,如何创新运用应对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具备现代构成特性的线造型进行创意表现成为可操作的有效途径。在对传统艺术表现传承变革的过程中,保留传统特征性元素,结合时代性造型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形成全新的具有风格自觉、传递大众文化精髓的设计作品。设计图形时,运用意象生动的传统线造型结合理性控制的现代线构成方法,打破原有自然比例的法则,在作者精心的控制中重构事物的造型面貌,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形式语言的设计风格。

陈洪绶人物画创作以习承古人为创作内驱力积极寻求变革途径以促成作品的艺术表达,不仅仅是关注图像描摹本身的形式特征,更多的是根据社会需求,探索折射艺术家内心理想境界中“我之形态”的精神意识图形。国外插画艺术在其绘画艺术和审美意趣的影响下,对具象、写实以及精致细节的表现呈现出具有高辨识度的艺术面貌,中国插画应本着终极人文关怀的出发点对社会问题进行反思,积极寻找适合当下环境的绘画语言与艺术风格,在研习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作品的创新开发。

注释:

[1]卢伟.陈洪绶人物画艺术特色研究[D].山西大学,2010:9-10.

[2]马鲁冰.从陈洪绶绣像画谈意象造型对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启示[D].海南师范大学,2013:30-31.

猜你喜欢
陈洪绶人物画插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模仿成不了真画家
一生如莲
陈洪绶传记解读
华鬘的妙品
插画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何籽❘插画
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