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砂仁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2018-11-13 12:22:23蒋琳陈轶洁阳敬兰慧李姝梅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金平砂仁红河州

蒋琳 陈轶洁 阳敬 兰慧 李姝梅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1 砂仁资源开发与应用价值

1.1 砂仁的品种鉴定

砂仁始载于《药性论》,为历代常用中药,是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t.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以广东省阳春县产阳春砂仁最为著名,称为道地南药砂仁,也为该药材的上乘商品。

1.2 红河州砂仁资源分布

项目组主要从金平县、屏边县着手进行调研,了解红河州境内砂仁种植及应用情况,在金平县砂仁面积超过3万亩,主要分布在沙依坡黄牛克、浪板、鲁的波,金河镇枯岔河,大寨大都马,马鞍底闸门,勐桥腊哈迷等地,以发展砂仁为主的有天一生物资源开发专业合作社、金平子源农业有限公司、金平自高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金平天一生物资源专业合作社研发的砂仁等系列产品“滇砂仁”、“云砂仁”商标。2014年,金平县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合作,编写《金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金平县砂仁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同时,该所多次派人到金平县进行砂仁种植及烘干技术指导,并深入村寨开展技术培训。2016年9月,金平县政府与云南中医学院联合举办砂仁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辽宁中医大学、广州中医大学等来自全国各地20位专家亲临会场授课。2017年5月,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研讨暨招商对接会在金平召开,县政府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金平自高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与云南省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万源佳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中药材年度定期收购合同协议。总结经验编写科普读本,为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技术指导。科技人员结合金平实际编写了《金平县阳春砂仁种植技术手册》,印制3000余份发放给群众。金平砂仁已名扬全国,云南南药联盟已连续2年在金平召开全国性砂仁产业发展论坛会,全国砂仁产业方面的专家对金平砂仁给予较高的评价,建议把金平县建成全国继广东阳春之后的全国重要的砂仁产区,打造“金平砂仁”品牌。

屏边县砂仁面积从2013年0.5万亩发展到2018年6.2万亩,除新华乡外,其余6个乡镇海拔400米至1400米范围内均有分布。屏边县洪金羽农特产品产销有限公司,主要以砂仁、生姜、草果、八角等中药材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2017年公司营业额达2000万元。

1.3 砂仁种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砂仁的社会经济价值非常高,也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初夏可赏花,盛夏可观果,果实供药用。砂仁在生活中可用作香料,稍辣,其味似樟。在东方是菜肴调味品,也是火锅、卤料中常用的一种香料。砂仁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古人曰其:“为醒脾调胃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证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在脾胃病、妊娠病、脑病、皮肤病、肛肠疾病中都有运用,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

据金平县金河镇统计,一亩砂仁地能收获砂仁干果20~30公斤,今年每公斤砂仁售价在300~400元,一亩砂仁地的收益在一万元,农户种植的积极性较高。据屏边县统计,一亩砂仁地鲜果产量在300~500公斤,今年每公斤砂仁鲜果售价在50~60元,一亩砂仁地的收益最高可达三万元。据调查,一亩砂仁到4~5年的丰产期,可采摘鲜果1500~2500公斤,晒成干品后为300~500公斤,每亩收益至少在万元以上。但是种植过程中需要精心管理好苗的生长,3~4年以后能有收益。

2 红河州砂仁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

金平县沙依坡乡黄牛克村2016年底,全村累计种植阳春砂仁3010亩,挂果面积近2650亩,产出砂仁干果6吨,产值240万元,农户中增收最多为8万多元,户均增收2.5万元,人均增收5128元。2017年9月,黄牛克村砂仁种植户发展到92户448人,种植面积达3260亩,挂果面积近2650亩。黄牛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砂仁种植示范村,成为金平县阳砂仁连片种植面积与挂果面积最大、创收最多的示范基地;把全村砂仁种植示范基地作为党员群众学习种植管理技术的实践教育基地,主动邀请云南中医学院专家和县农业科技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到黄牛克村,开展培训让全村群众掌握种植与管理技术。砂仁种植引进是红河县洛恩乡2017年精准扶贫产业到户项目之一,结合贫困户发展经济作物的意愿和本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产业帮扶到户到人。

3 红河州砂仁资源开发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3.1 种植规模小,效益低下

红河州虽有较好的野生资源量和开发潜力,但中药材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形成种植规模的品种少,缺乏规范化种植技术,优良品种选育滞后,对中药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原料型、初加工型生产阶段,呈现“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没有形成区域性产业经济,砂仁的整体价值未得到合理开发。

3.2 人才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

红河州内无砂仁相关技术研发机构,针对砂仁资源、种植推广、质量标准、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的各项研究较少,获得国家、省级专项资助少,砂仁技术服务和研发队伍力量薄弱,难以为砂仁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政府虽在生物药材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一定扶持,但整体上仍然存在财政投入不足、企业融资困难、资金使用分散等问题。

3.3 加工滞后,附加值低

红河州砂仁相关企业均为种植型的公司,无精深加工及制药企业,企业的规模小,设施、设备落后,实力弱,技术水平低。

本文根据乡村地区特点,结合文献和专家意见,构建乡村植被群落保护评价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平原水网地区植被群落进行评价,得到长三角平原水网地区乡村植被特征与生境类型、发展阶段的关系,并提出保护与修复建议。

3.4 销售方式低端,竞争力弱

砂仁市场营销滞后,在市场上主要以农产品形式流通和销售,以合作社形式统一管理及销售,销售多为坐等收购商上门收购,销售渠道单一,市场信息滞后,市场竞争力薄弱,远未体现出红河州砂仁应有的市场份额。

4 红河州砂仁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机遇和挑战

4.1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卫生部将砂仁纳入药食同源品种目录,使其经营和使用的范围增大。2018年云南省科技厅将力争出台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谋划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化园区,提升“云药之乡”品质;开展研究开发基地、医药和保健品生产基地、道地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健康产品商贸流通基地建设等。红河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优质原料药保障基地建设,重点打造滇南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重点实施省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蒙自中药材物流中心建设。

4.2 砂仁的市场需求

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天然药物热”正在兴起,源自于自然的中药越来越受国际、医药界的重视,全世界中药市场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世界范围内研究、开发和利用中药的热潮,推动了中药材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中药材市场的繁荣。

胡耀华,等对砂仁的全国年社会需求量估算为1.7×10kg(干果,下同),陆旦善,等认为近年中国的砂仁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年出口量为5×10kg,并以3%~5%递增。如此分析,中国需要年生产2.2×10kg以上的砂仁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果以非道地产区的价格400元/kg计算,砂仁的年产值达8.8亿元;如果以道地产区的平均价格1000元/kg计算,则为22亿元。目前对砂仁相关产品的开发仅仅才开始,人们对砂仁的接受程度会逐年提高,所以,砂仁的需求也会随产品开发的深入而增加。从砂仁整个产业的产值估算,市场需求应该在100亿元以上。

5 进一步开发砂仁资源的对策措施

优化配置资源,整合力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科技为依托,农户为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支撑体系和机制,实现砂仁生产种植、研发、销售一体化。

5.1 明确砂仁的价值,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阳春砂仁在西双版纳引种成功,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推广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继开展了“阳春砂仁在西双版纳引种推广”、“砂仁药用植物资源标准化整理及保存规范制定”、“云南重要药材(砂仁)标准化研究”等课题,并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南坡河”国有林场左侧建成600亩阳春砂仁示范基地,在总结成功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按GAP要求完成了阳春砂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的研究制定及云南阳春砂仁质量控制标准的起草制定,大幅度提高了砂仁的产量。广东一片天医药集团制药有限公司已开发复方春砂颗粒、春砂佛手胶囊等春砂仁系列产品;广东嘉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已开发砂仁酒、春砂仁养胃蜜、脱水春砂仁和春砂仁鲜果蜜等春砂仁系列产品,市场前景俱佳。这些成功经验都值得红河州借鉴。

5.2 注重科技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鼓励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砂仁药材种植适宜性评价与种植区划;砂仁种质资源圃的建立及砂仁种质现状评价、种质优选(群体选优、个体选优技术);砂仁采收后加工处理技术等种植关键技术研究,明确优质砂仁药材生产区域,在砂仁种质资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系统选育方法,筛选出1~2个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抗病、耐寒的砂仁优良种源,通过无性繁殖以扩大种群、并保持优良种源的各项良好性状,全面提升砂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5.3 抓实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企业参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的投入,拓展融资渠道,形成国内外资本投入的多元化投资格局。积极争取国家、省、州财政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和开发,推进产业快速发展。争取国家把砂仁等优势或特色医药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在红河州,促进红河产品能够保质保量迅速投放市场,提升红河药品在全国的影响力。建立砂仁初加工饮片厂,建立砂仁市场信息网络平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砂仁食品、保健食品和OTC药物,建立砂仁食品(保健食品)加工生产企业。

5.4 树立产品品牌,加强产品宣传

砂仁作为一种农产品,本身生长就具有区域特点,标识品牌形象能极大的提高砂仁的市场竞争力。打造红河州自己的砂仁名牌,实施品牌战略,依托一批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品牌建设较为成功的加工企业,充分发挥集团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拉动效应,使该产业能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5.5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发展

广大的农民是砂仁栽培的主体,农民对栽培作物的选择是市场决定的,但由于农民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缺乏清晰的认识,政府需要对此进行引导。此外,政府和科研部门亦需要推广砂仁种植技术,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获得更高的收益。种植砂仁不需要占用良田,两年半后就可以有收成,而且1次栽种,可以长期受益,因而砂仁是一个好的种植品种。

5.6 提高药农的综合素质,增强药农自我发展能力

对种植户进行层层培训,实地指导,种苗、宜植地选择、种植规程等须按设计要求施行,并以点带面,稳步扎实推进,提高种植户种植及管理种苗的能力。

5.7 加强中药材主题文化建设

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进一步将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弘扬健康养生新文化,传播中药养生新理念。促使中药材观赏、种植、科普、中药健康体验等集休闲旅游、拓展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文化休闲旅游基地。

6 结语

砂仁产业是值得发展的朝阳产业,目前该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扶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突破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难题。制约红河州砂仁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是种植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砂仁相关产品的开发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政府应鼓励砂仁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政府与企业需要对砂仁的潜在市场进行深层次的开拓,保护砂仁产地种植户、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才能让砂仁产业有序地、持续地发展。

猜你喜欢
金平砂仁红河州
SiC trench MOSFET with dual shield gate and optimized JFET layer for improve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afe operating area capability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isomers in the atmosphere
Effect of anode area on the sensing mechanism of vertical GaN Schottky barrier diode temperature sensor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0:46
《红楼梦》中的人为何饭后喜嚼砂仁
保健与生活(2019年5期)2019-08-01 06:31:38
说谎和开玩笑
阳春春砂仁年产值超16亿元
源流(2017年9期)2017-10-29 08:57:52
怀孕没胃口,可用盐砂仁
益寿宝典(2017年36期)2017-02-26 06:10:06
红河州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