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慧文
(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山西晋中 030024)
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筑彩画。清代建筑在我国传统建筑史中秉轴持钧,沿承着中国传统彩画艺术,不仅有审美价值,同时具有宝贵的艺术研究价值。中国建筑装饰中,最常见的手法及彩画,通常在木结构建筑上施以彩画,形成“紧劲联绵,循环超乎”的艺术效果,其并不仅仅只有装饰意味,让建筑趋于协调统一,给人以庄重威严的感觉;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考证,彩画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木结构建筑物免受腐蚀蛀虫,还能遮避风雨。审美与功能共具。古代工艺匠人率先认识到彩画的多种功能性,传其衣钵,遵循旧制之途径,沿袭了这种建筑彩画的绘制工艺。彩画形式内容复杂多样,受建筑形式、地域性、宗教制度、社会阶层划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图案内容、构图形式、色彩搭配、艺术风格既有统一之处,又各有千秋。到了清代,中国建筑彩画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这时期的彩画艺术相对成熟概括。由于古代匠人在实践基础上,绘制技法逐步纯熟精通,才为清代的彩画提供了金石般的参考蓝本。就清代建筑彩画来讲,其掇菁撷华,推陈出新,可以认为,清代是建筑彩画发展史中较为成熟的阶段。
从历史横向时间轴来看,最早在《周礼》中便记载道齐国管仲的宅邸,因使用了高等级彩画进行装饰而使得宅邸不符合当时的等级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在建筑上绘制图案来粉饰和防止木构部分侵蚀的现象;至秦汉时期,五彩颜色已发轫,建筑彩画常出现龙纹、云纹以及绵纹等相关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外来文化的陶染,出现了叠晕技法,佛教在中国兴起,宗教色彩意味浓重,建筑彩画艺术中开始出现佛教成分,产生了宝珠、火焰、莲花、忍冬、飞天等佛教图案;唐代的天花装饰纷华靡丽,但彩画中没有明显的体现,承袭南北朝的彩画特质,大多室内的天花装饰多以帷幔锦织掩饰悬挂。唐朝时期的天花彩画构图中“晕”的绘画效果发皇张大,建筑彩画艺术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时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建筑中仍然可以看到木构建筑彩画艺术特征。唐朝对宋代的建筑彩画也有深刻的影响,在当时按社会等级划分的不同,彩画种类浩繁;在用色方面:多以冷色调为主;在构图方面:更加注重纹样装饰;在题材方面:写实主题应用少,而装饰性强。明朝时期彩画艺术已逐步熟习,形成一种制度化、程式化、规范化的彩画艺术形式,有十分严格的等级划分。清代建筑彩画艺术同样继续了明代特证,塑造了一种更加规范的艺术形式。在清代的伽蓝建筑中,彩画大多是以青绿冷色为,形成特有的色彩风格体系。
平棊出自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三》,解释为大的方木格网上置板,并便施彩画的一种天花。“造殿内平棊之制,於背版之上,四边用桯,桯内用贴,贴内留转道,缠难子。分布隔截,或长或方,其中贴络华文。”华严寺取精用弘,汇聚历代建筑成就:辽之基础,金之殿宇,明之雕塑,清之彩画。四朝合一,独树一帜,风格独特。大殿整体建筑气势磅礴,巍峨壮观,历经八百年之久,仍旧稳健坚固,气势宏伟。华严寺的雕塑彩画以及建筑结构装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是历史文化研究的珍贵宝库。华严寺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中记载:“殿内沿左右及后墙皆置经橱,立于须弥坐上,橱上出腰檐,上为楼阁形制佛龛。全部佛龛之建筑部分,为当时建筑之真实小模型,即《营造法式》所谓天宫楼阁壁藏者,足为研究汉时建筑形制之借鉴。”处大雄宝殿内,瞻仰殿顶,富丽堂皇的平棊让人震撼,《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记载道:“首僧资宝任为住持化缘塑佛二尊共辏为五如来及构天花棋枰彩绘檐栱”。明代宣德年间,经二十六年补修平棊。据明代《大同县志》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华严寺被没收为官产,改大雄宝殿为大有仓,直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才得以恢复。宣德、景泰年间,四川的了然禅师到大同说法,见华严寺十分衰败,发誓重修,于是便在全国各地云游化缘两年,重修了殿堂、佛像、壁画及其它一些建筑。现大雄宝殿内的一些雕塑、藻井、平綦和其他艺术瑰宝就是修缮于这一时期。华严寺大雄宝殿内平棊共计1012块,绘有龙凤纹、植物纹、仙鹤、梵文等贴金平棊,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宗教色彩浓重,不仅构图缜密,而且图案绝无雷同,古代良工巧匠超卓的艺术造诣令人钦仰。
本文从图案得以施画的物质载体和施展环境入手,以华严寺平棊图案最为丰富完整的时期,探讨其图案的意义及特征。大殿平棊为明代宣德年间补装,清光绪年重绘,固清代平棊彩绘发展到了极致。和玺彩画是清代彩画中一种常见的彩画艺术形式,是建筑彩画装饰中等级最高的彩画。在清代的和玺彩画中龙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以龙纹装饰宫室殿宇或寺院,给人以十分肃穆、威严、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触,我国传统意识里,龙是权利地位的象征,因而在清代建筑彩画中,龙纹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大雄宝殿的大殿正中央平棊上,施各式富有变化的龙形纹样,并采用沥粉贴金的工艺,熠熠生辉,栩栩如生。风格迥异的天花板与巨幅壁画以及殿内的金身彩塑相辉映,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雕塑,建筑,彩画三者统一于整体,俯仰异观,天人合一,十分和谐。映现出结构研精致思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亚洲很多国家的建筑也受其一些影响。在世界建筑文化史上有斐然的地位。方形“棋盘”内有三种形式的图案,以谐音、以花纹、以文字《营造法式》卷三十三里记载,平棋彩画按其样式可分为“五彩平棋”“碾玉平棋”,同时又详细划分为十三品。(1)四方金龙盘云呈正方形,内做4格,以沥粉贴金祥龙为中心,与祥云融为一体。产生颇为精美的艺术效果。金龙蕴含着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独一无二的宇宙观;仁者爱人互主体观的诉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四角为传统云纹,色彩主要运用纯丹与冷青绿与之相衬,每攒蓝绿相间分配,色调深浅轻重顺其自然。色彩次间互换,隔间相同。我古代国建筑艺术与哲学中的中和的态度,把我国古代思想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2)六方金龙盘云在用色常用色调以冷色为主,对比色来增加色彩的层次,不仅能够突出纹样表达,还加强了其渲染效果。以龙凤图样来彩绘装饰,图案多为圆形,周边围绕着一圈如意状的云纹,可以形成圆环、连环等图样,比较生动活泼富有动感。四角装饰满了角花,但在构图上疏密相间。四角花纹对称分布,装饰性强且每个细节的纹样运用必有意。构图安排合理,繁简相宜,取舍有度,统一有绪。(3)龙凤花草平棋彩绘。(4)四方龙凤呈祥蓝三色跳色或红、蓝双色相绘四角装饰满了角花,构图严密,视觉效果尤为复杂。(5)四方花草平棋彩绘。(6)梵文花草平棋彩绘六字箴言,源于梵文中,此咒寓意诸佛无穷的加持慈悲,乃诸佛慈悲与智慧音声的大白,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的扩充,其内涵异常渊博,奥妙无穷,集全宇宙中的大慈悲、大能力、大智慧。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八字真言,也称三身佛心咒中的报身佛心咒与三字箴言形成文字纹样的平棊图案。在大殿南隅后部,仍保留部分明代平棋彩绘,仙鹤展翅图案,四角以朱丹靛蓝云纹为饰,粲然可观,婉然如新。明代仙鹤图平棋彩绘,精致的五斗方龙纹彩绘,这些天花的彩画作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巧妙的把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之寄托于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中和之美”的传统理念。云中古刹华严寺,是历史的产物,文物的精华,人类文化的结晶,文明古国的象征,必将永传千古,利于国家,利于民族,利于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