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娅萍
作者:杨娅萍,硕士,云南省保山学院,副教授。
笔者近年来有幸从边陲之地滇西小镇,来到文化古都——山东,亲临蒋乐志博士书法课,悉心求教;再次踏上曾经求学之路——北京,走进清代书法巨匠何绍基的书法真迹前观摩学习。通过对书法理论、实践和对原作的学习,深感作为一名高校书法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不可推卸地肩负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神圣职责。
欧阳中石先生在《书法教程》一书中强调:“学习书法除了学习书法本体的知识外,还需要学习文学、史学、文字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作为从事书法教育的工作者,理应提升自己高雅的艺术情趣和拥有多方面的艺术修为。所谓在艺术上有修养,一方面是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是实践上的修养。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没有一定的修养往往不可能取得卓越显著的成就,也就难以领悟到艺术的真谛。从这个角度说,技能技巧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审美文化素质的提升。倘若缺乏或者不能具备总的审美意识为主导,那么技能技法的学习就将成为单纯的“书匠”训练。
观摩到何绍基的原作,书品如“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点画、结构、行次、章法以及墨色之浓淡枯湿、运笔之抑扬顿挫和方圆变化,给人以清新、典雅之美。让人不由自主地屏气凝神,而自身中所沾染的那分喧嚣和浮躁,也因此得到洗涤。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上讲,不仅是一名优质的书法创作家,更应是一位优秀的书法教育家。
书法是文字书写的文化,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形式,表达作者内在情志的艺术,二者均与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观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如“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文章体现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 的晋人风度跃然纸面。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书作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有一泻千里之势,书作与诗文犹如两扇窗户,透过它们,更能深切体味东坡在创作过程中内心情感真实的流露。这正与扬雄“书为心画”相暗合。
孟子云:“资之深,则取其左右而逢源”。扎实的知识、文学修养是书法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础。从蒋乐志博士的身上,看到了深厚的文学修养、谦和的为人、治学的严谨,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因此,平时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必须涉猎文学、古典诗词,从大量阅读中提高文学修养。这也是欧阳中石先生一直所倡导的加强“书法的字内功”。
笔者在近年来的调研学习中认识到,书法是人性化的艺术,需要掌握必要的人文理论,不断去认识、学习中国书法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它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汉字的发展理论、古代书论、书法史论、书法美学、书法文化、书法文献及汉字的结构理论、书写理论等的学习,逐步提高对书法的国际地位、社会地位的认识。
古代书论是书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书法美学、书法批评研究和展开的基础。蒋乐志博士教会笔者从艺术多元的不同视角去认识、理解书论,使自身掌握了学习古代书论的方法,即不能以文字表面浅显的方式去理解,应逐句追溯文字本源,甚至是联系前后上下文句句细读、精读,才能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通过与蒋博士的交流,使自身纠正了对孙过庭《书谱》中“同自然之妙有”的理解,东汉蔡邕最早提出“夫肇于自然”与清代刘熙载“书造自然由人及天”中的“自然”指的是人的自然,人生命的客体。而孙过庭揭示了“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理。只有对历代书论名篇认真的研究体会,才能获得书法之精髓。
蒋博士在授课中说道:“中国的书法和中国的历史一样悠久,形成了东亚汉字文化圈,成为东方艺术之王,它是永恒不灭的精华。但在美国,书法认为是一门技术。”因此,要让世界认识书法、接纳书法,这对于我们中国人,特别是一名从事书法教育的工作者来说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义务。笔者将恪守蒋博士的教诲,一面在书法教育中遵循学习书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回归经典,一面更加强化使命意识,将书法艺术——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很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欧阳中石、徐无闻主编,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郑晓华编著,书谱——中华生活经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