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心越
作者:章心越,江苏省镇江中学。
高加林是《人生》中的悲剧性的人物,他的人生悲剧主要体现在事业和爱情两方面,而这部小说也着重在这两方面展开了论述。高加林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和淳朴善良的农民,高加林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那样,他接受了新知识,认识了新世界,他在当时就是眼界开阔和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他关心国家大事,他纵论世界政治,连村支书高明楼这样有权有势的人也被他的才华和口才所倾服,最愿听他讲话,就愿跟他聊天。他的梦想就是进国际关系学院读书,然而命运的摆布他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幸运的是他在最初步入社会的一段时间内就当上了村里的民办的教师,他避免了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钻研他喜爱的东西。然而好景不长,他的悲剧又一次被上演,他的民办教师被村支书的儿子所顶替,他的人生再一次面临考验和抉择。峰回路转由于叔叔的关系,他被安排到城里当通讯干事,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高加林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的才能,然而在风光无限后,他被人告发是通过走后门当上通讯干事的,而其叔叔更是秉公执法,最终又回到了农村,这是他的事业上的悲剧。
高加林是一个有理想的农村青年,他有别人不具备的知识和才华,他也有着农民身上的坚韧意志和拼搏精神,他在上学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虽然由于高考失利没有真正实现,但是这也没有阻断他对理想的追求和自我实现的努力。比如在当民办教师的时候,他就确定要通过考试等方式转成公办教师,因而在确定美好理想后,就有了奋斗的信念和拼搏的行动。首先,在事业和爱情面前的种种失败让我们看到了他自身性格的缺陷,他的性格中有反抗权势的一面,也有懦弱无能一面。我们结合小说情节可以看出,高加林虽然才华横溢,也乐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的进行工作,但是他的这种努力和拼搏往往伴随着不正确的人生观,毫不客气地讲,他的这种对工作的努力和事业的拼搏的思考初衷本身就不够成熟。巧珍向他表明爱意的时候他有过欣喜,但有的更多的是矛盾,他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在心底里感觉如果真的跟巧珍在一起了,就栓在了土地上了,但是他还是接受了巧珍的爱,这无疑是对巧珍这一善良、可爱的女子的伤害。他痛恨权贵,看不起走后门上去的高明楼的儿子,但是最自己被“走后门”安排工作,却欣然的接受,他为了所谓的“远大前程”,做出“一点牺牲”,这种牺牲更多是牺牲别人而成全自己,因而是一种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总之,高加林的人生悲剧不是偶然的,跟他个人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联。
高加林的人生悲剧不完全由他个人造成,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由社会造成的,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和能力突出的人本可以在教师和宣传干事上有所作为,但是当时的社会历史现状决定了他是否留在城市和农村,历史不容怀疑,也不容改变,我们也只能为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深深的叹息。高加林是在“城乡交叉地带”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始终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似乎又从来都没有真正融入这两者之间。他自强不息,他积极拼搏,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但是现实的残酷和无奈,让他没有如愿以偿的生活在城市,让他难以情愿的回到了农村。高加林不管是选择农村姑娘刘巧珍,还是与城市姑娘黄亚萍恋爱,他最终的结局都难免失败,都会是一种令人叹息和惆怅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加林与刘巧珍及黄亚萍的爱情悲剧,高加林的两次事业悲剧,不但是由个人的性格和个人的背景以及个人的工作决定的,更多的是由社会决定的,当时不但有着严格的户籍制度,同时社会风气也不正,走后门似乎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他的两次事业失败都是缘起于“走后门”。当时的中国处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村还没有解决好户籍制度对于人员流动的限制,因而他的爱情和事业难免就会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他虽然有文化,但是由于是农家子弟,同时由于马占胜是为了讨好他的叔叔才安排他的工作,事情一旦被人发觉,结果只能是返回原籍。而这种结果也只能是在户籍制度严格限制的条件下才可以有的,如果是今天高加林可以通过考取国家公务员或者经商务工等方式进入城市。高加林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任何人都不能逃离社会现实和社会条件的束缚和限制。
路遥将本篇小说命名为《人生》,其中寓意之一就是男主人公在步入社会一段短暂的时光中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和冷暖,并在繁华与荣辱以后重归黄土大地。
参考文献
:[1]浅论路遥《人生》高加林的爱情悲剧[J].陈为民.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6)
[2]路遥《人生》的悲情艺术探究[J].刘敏.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1)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