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婉
萧红作品中的孤独意识
张婉婉
萧红之所以成为萧红,正是由于这无处不在的孤独寂寞困扰着她,她的独特,她的悲剧,她的犀利和魅力,都是这寂寞氛围笼罩下不断深化的衍生,直到她把这呻吟的寂寞情怀升华为笼罩一个民族和时代的历史身影,她便开始真正代表这个民族和现代世界进行历史性的对话。一种非凡的情绪袭扰着她,一种伟大的情怀在孤寂中骚动着她的一切,也许这才是她身赴日本后种种寂寞情怀的本质内涵。
萧红在遭遇了一切苦难之前,她曾有一个凄凉孤独的童年,在闯过了人生的一道道难关之后,她用这样的笔调描述着自己的童年“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仆人,对待自己的女儿,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萧红的母亲对她也没有温暖,常常打骂她,骂的萧红觉得像叫自己的名字那样平常。除了父母亲的虐待外,祖母也嫌弃她。祖母曾经用针刺过她的手指,因为三岁的孙女用手指捅破了她那白净的窗纸。整个童年里,除了祖父的温暖和怜爱以外,萧红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只是冷漠、残酷、暴力,使她的童年寂寞的只有爷爷的陪伴和那千篇一律的后花园。以及日后漂泊孤独的经历,所以她记忆中的童年也在时隔多年后在自己经历了人生一连串的失败、厄运悲剧不幸后,虽经历时间岁月的沉淀会有些温馨的成分在,但也难掩那寂寞的悲凉的调子,日后逃离家庭的反叛使得她把自己的童年也放逐了隔离了,隔离在了后花园,那里是她永久的精神家园。她在逃离家庭后又步入了另外一种的黑暗,遭受了始乱终弃的打击,也遭受了因生活的贫困无奈弃子、丧子的悲痛经历,婚姻的失败感情的背叛,被自己视为亲人的鲁迅先生的离去,从逃离家庭之后就一直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在历经磨难,内心充满了对童年后花园的快乐生活的亲切怀念,对爷爷温暖亲情的留恋,对于现在寂寞漂泊生涯的落寞无奈,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悲悯,“后花园”就在回忆中逐渐成为了一个独异的存在,在现实中温暖和关爱的情感缺失,使得她将现在的情感体验移情移植幻化到了童年记忆里,于是才有了那寂寞的后花园,那在寂寞中超越了自己心灵的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正是因为自己生命体验的缺失,自己在生孕期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呵护与关爱,所以才有了日后《生死场》中关于女人生孩子的惨痛书写,并且将人和动物的生产放置在一起描述,以此来暗示女人生孩子与动物的境遇没有什么差别。
幼年的经历、情感遭遇、祖国的多灾多难,自身的苦难遭遇而演化的无以化解的病态的抑郁、挫折和与生俱来的敏感多病,追求的一次次的破灭,使她的孤独和寂寞层层加深,也让她对爱的渴望更加迫切,正因为这“更加迫切”她的孤独和寂寞愈加明朗深刻,她作为女性启蒙者的孤独也更加深刻。
萧红作品里的孤寂是一种伟大的东方的孤寂,是一种时代的孤独无奈,自小生活的环境让她有着常人难以看到的伤痛、无奈,直到后来半生的漂泊也不过是她孤独生活的继续和体验。她对笔下人物有着一种更为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她深深理解着那些人的孤独、爱和无奈,也许是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她从小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对这一切都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并且是耳闻目睹,习以为常的人、事,正是因为这十几年的习以为常让她敏锐地发现了不寻常,她看到、体会到了那习以为常背后的孤独的灵魂和那孤独的灵魂里的无奈,她知道那种对抗生命绝望、悲凉的无奈最终归为一种坚韧一种平常一种愿意接受生命苦果的寻常表现,深深地理解那些寻常人的不同寻常的无奈,和她笔下的人物一样守着孤独忍着无奈,因为她也无从知晓,也不知道如何改变,因为她自身也都一直无奈,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在时代里漂泊,所以,她深深地理解那些无奈孤寂的灵魂,因为她也在思索着这问题和答案,她竭尽生命地去搜寻但仍无答案,最后“身先死,不甘,不甘……”她自己也在探寻着自己生命的归依和无奈,她没有答案,她在时代里满是孤独和无奈。但是萧红并没有局限于自哀自怜,而正是通过个人的苦难去穷究生命本身的孤苦无奈。感情丰富内心脆弱的她没有纠结于自身的苦难过去,而是深沉有力地揭示着生命的悲苦、人生的孤独。她所体验到的孤独已经超出了阶级压迫、封建礼教、社会不公、红尘因果等,而是作为存在本体的生命孤独,生命不仅仅是因为有了社会、人事等因素的介入而变得孤独、无奈,因为人生而孤独,生命本身即是孤独的。这种深刻而又独特的体验使得萧红从一开始就与同时代的的作家大异其趣,不但取得别具一格的艺术成就,而且在普遍缺乏哲学意识的一代作家中独具哲学的深度。萧红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目睹和体验过人生的种种孤苦无奈的生活状态,她笔下的人物都是那些缺乏人的自觉性和生命自觉性,驯服而又无奈地听凭命运的摆布安排的有二伯、冯二成子、月英、小团圆媳妇等,以及连那《花狗》中的花狗“它是被冷落死了。”都是因为得不到关爱和温暖孤独寂寞冷落而死。萧红将所有这些被人意识不到的孤独苦难和孤苦的沉重都放在自己的生命体验中,从共通的生命现象中体悟到了生命本体的虚无与痛苦,以及对生命本体虚无孤独痛苦的深切体验。加之她特别的凄凉的身世,使她在这方面的体会特别深,并且一旦体会到这些,她就超越自身,甚至也超越人类,而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生命,看待作为存在本体的生命。而这孤独意识的深处涵透着她对人的价值的渴求,对生命尊严和温暖的渴望,对生命孤独意识深处的探寻和解救。对冯二成子、对翠姨的孤独的人生悲剧的一个探索来唤醒和帮助人们去摆脱那痛苦的无奈而进行一场拯救人类终极命题的探索发现。这种孤独表现了萧红对人生和社会终极意义的探寻,并由此引发出拯救自我与拯救社会的双重拯救意义。这种生命本体意识的孤独是既酿造了某种程度的悲剧死亡,同时又是一种不自觉的理性抵抗悲剧的内在力量,在悲伤痛苦中坚韧地活下去的潜意识的生命力量,于是才有了冯二成子那种孤独的悲剧意蕴和生命重量,才有了呼兰河人们那种在痛苦悲剧下依然无知的孤独坚韧的任一切孤独的生老病死的存在着。
萧红在创作中流露出的较浓厚的孤独意识,从对人类浅层次的情感孤独的关怀上升深入到人类普遍的高层次的精神孤独的展示、探索与思考,她超越孤独之上,又处在孤独之中。除了描写人的孤独以外,还突出地表现了生命孤独的普遍性和对生命毁灭所持有的惊人的麻木和冷漠。所有的一切都是任其自然的生长,长大就长大了,死了就死了。就像那个被大家的麻木愚昧摧残致死的小团圆媳妇。作为生命存在的体验,孤独意识在每个存在的主体内心中不同的形态的存在着,它不仅是现实性的意识、理性的意识,还是主体的意识、潜意识。萧红在注重体验生活孤独的同时,会深刻而又真切地体验生命的孤独,并将这种孤独感改道注入艺术创作,以艺术的方式与生命存在相结合的人的各种状态。由我及彼上升为整体的、有意义的精神情愫,将纯粹的个人孤独激荡升华为对全人类整体普遍孤独的关注,其孤独意蕴具有了形而上的意味而获得了久远的魅力。萧红的伟大就在于能从这样个人孤独的基础上激荡升华到对人类普遍孤独的关注,从而在人格精神的伟大方面,为其创作的伟大性铸就一个基座。
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对萧红的身世和心境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
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倍加的寂寞;这种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将要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
萧红的小说就是她的整个生命,而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孤独意识就是她自身的生命体验。将自身命运置于社会命运之中,执着而孤独的探寻着人类精神本体的孤独,那种无望的不自觉的孤独以及有意识的自觉的觉醒的孤独、反抗的孤独。金枝不堪忍受痛失孩子的痛苦以及在成业的暴力痛失人性的施虐下生存,无望出家当尼姑都不得时,那种孤独无望的悲剧感,更加深了她存在的孤独感。那个像一具鬼躯和一个人放在一起的月英,曾经打渔村最美的女人,她像患病的猫儿,她所忍受的不仅是身体的虐待,更有的是精神上的孤独无助冷漠冷视而被虐待致死的。萧红不仅体味着自己的痛苦孤独,而且意识到了男权压迫下的女性的普遍的痛苦孤独。以及人类普遍生存状态下的情感孤独,那个在汾河的圆月下独自思念着儿子的满头白发的老母亲,那思念着父亲的孤独的儿子,汾河永是寂寞的,汾河边生长的人也永是寂寞的,战争酿造的这份孤独,而人们却不自知,只是在孤独中不自觉地挣扎着,却意识不到孤独的存在和意义。祖母常在夜里常倚着门扇站着,在寂寞清冷的月光下到汾河边等待着明知是没有希望的希望,伴着清冷的月光数着无尽的孤单和思念,等待已成为了一种习惯,而那份寂寞伤痛的盼望也仿佛成了一种习惯。而这份孤独只有在等待儿子的夜里才明明白白的存在,感受着那份孤单仿佛就是在感受儿子的存在,而这种无知绝望的等待又是何等的凄凉无奈。对于等待父亲的小玉来说这更是一场无知的绝望的等待,他的等待只是跟随着祖母去等待,少了爸爸也只是少了爸爸而已,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孤独的,然而却在切切实实的经历着孤独,只是觉得应该像祖母那样去等待就去等待了,一种不自知的孤独体验,更是是一种坚强的孤独,对生命态度的坚韧。《莲花池》一个关于祖孙俩孤苦伶仃、相依为命的故事,他们虽然相依为命但他们却彼此比任何人都要孤独,小豆本该有着幸福的童年,却因父亲的离去母亲的改嫁,又因祖父为了生存而从事昼伏夜出的职业使他失去了本该在外面蓝天白云下嬉戏的快乐,也因自小的体弱多病更使他幼小的心灵时常蒙上一层孤独的阴影,永远艳羡着窗外的世界,永远欣喜地听话地叫着、回应着爷爷,他小小的年纪便对这一切有着本能的体谅和懂事,体谅着爷爷的工作,体谅着爷爷不能常带他出去玩,体谅爷爷常不能满足自己的很多小心愿,体谅着爷爷无视自己的欣喜,体谅着爷爷的沉默。他们虽然都彼此不说话,但却彼此都懂对方的心意,他完全习惯生活给予他的一切,对于爷爷,他不能明白的,他从来不问,他认为他不懂的就让他不懂得吧!他能够看见的,他就看见,他看不见的也就算了。对于生活所给予和降临的一切,小豆幼小的他都能全然接受、忍受、释怀,“哭什么呢,哭有什么用呢?”对一切都有着超乎本能的原谅和理解,原谅自己也体谅爷爷,在自己寂寞的童年里,那一声声的“爷爷”是他永久的欢乐和幸福时刻。他的体谅是孤独的是无奈的,他越是体谅懂事就越是加深他身上的那种孤独无奈加深那悲剧性的孤独寂寞的童年,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加之与一个小孩子的伤害,使他过早的成长懂事体会那本该不属于他的凄凉无奈。囿于那一间小屋里畅想着外面世界的精彩,在自娱自乐里是那无边的孤凉在心间。
萧红作品里的人物都有着相似孤苦的命运和忍受生活孤独无奈的感受,而孤独中的每个人对生活降临在他们身上的苦难都有着超乎本能的容忍和接受,越是孤苦,他们身上的那种包容力就越是强大,那种无奈就越是无边和深刻,让人不自觉的为他们对于生的坚强的无奈感,那种超乎寻常的忍耐和韧性而动容而感动,而折服而心疼。他们忙着生忙着死也忙着孤独,反而忘却了自己,忘却了生死孤独。萧红将这些所有别人意识不到的孤独都放在了自己心中,所以在她动笔时这种孤独和孤独的沉重感就不可遏制地表现出来,作品的悲剧感和孤独感也就无可掩饰地表现出来。
小说《朦胧的期待》里那个对未来对幸福抱有极大幻想和美好期待的李妈,她的心她的生活因一个人的离去而变得没有了重量。对那没有保障的未来的期待,以至于时时出现梦幻,时常感到不安、害怕和不确定,那孤独是没有期限的不可期的等待。《小城三月》里的翠姨,“她的恋爱的秘密就是这样子的,她似乎要把它带到坟墓里去,一直不要说出口,好像天底下没有一个人值得听她的告诉……”,她把一切都窒息在心底,所以一切也都随着她的离去而悄然逝去。她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意识到她因向往着爱的自由而辗转反侧、病入膏肓,她对爱情对自由对新文明向往,但却很难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她的寂寞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和体会的。有二伯一个孤苦多年的单身汉,一个单纯善良但也不乏小偷小摸的人,在被父亲撵出家门时的痛苦无助无奈,他的一生都是孤苦的。后花园中的冯二成子,他的平静孤独的人生状态下有着难以抑制的寂寞孤单,一直幻想着邻家对面的姑娘的情感渴望,甚至最后把自己的寂寞转移到了对母爱亲情的怀恋上,去寻求慰藉和解脱,使鼓起勇气叩开了寡妇的门。生命的悲剧以得不到关怀得不到温暖的方式呈现。冯二成子终年寂寥地隐居在后花园深处的磨坊里,每天周而复始地向磨眼里添麦子、摇风车、踏罗架、打梆子……陪伴着他的只有一条会喘气的驴子和后花园那些夏日开得没完没了的菜花,生活仿佛在这里已经凝固了,他机械、呆滞、无可奈何地打发着单调的日子。经历了结婚生子后,又兜兜转转地回到了原点,回到了一个人的磨坊里孤苦伶仃。萧红似乎在向人们叙述一个古老的生离死别的故事,其实这不是她的本意,她是在向人们坦露人世间一个个忧伤孤寂而又坚韧的孤独的灵魂。
萧红并不是一个文化意识与政治意识很强的作家,她所关注的焦点在于生命与人的存在,她所追求的终极理想并不关涉文化与政治范畴,而是追寻自由的生命与精神状态。虽然萧红也在试图跟进启蒙与左翼文学国家民族想象的宏大叙事,但是她的终极理想并不是自觉追求启蒙文学国民性改造与左翼文学社会政治改造的历史功利性意图。萧红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她试图以启蒙思想为精神资源反抗封建家长制度的束缚,而萧红受左翼文学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她予以左翼作家的身份寻求社会生存与个体解放。在萧红的心目中,一直有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的图式,这是她一直憧憬的未来,但是这个理想图式在她离开故乡的时候还并不是特别清晰。当她脱离了农民阶层融入知识分子阵营时,在精神层面逐渐感到自己的精神诉求与主流话语的抵牾,而在现实层面,不断的流亡经历,情感的一再失落,人际关系的紧张都将她抛入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孤独之中。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随着战事的不断吃紧,萧红没有选择去延安,而是与端木蕻良来到香港,这表明了她对左翼阵营的疏离态度。在香港期间萧红过着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在香港的萧红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而这时却正是左翼文学在香港最为活跃的时期。茅盾就对她的孤独感到不解,他说:“我也想不到她那时的心境会这样寂寞。那时正在皖南事变以后,国内文化人大批跑到香港,造成了香港文化界空前的活跃,在这样环境中,而萧红会感到寂寞是难以索解的。”
萧红的寂寞一直侵袭着她困扰着她的创作,她“时刻期待着黎明的曙色却永远葬身于黑暗之中,永久憧憬着人间的爱意和温暖却备受凌辱与蹂躏而过早地离去,强烈向往着辉煌的人生却终守着寂寞与孤独”。然而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寂寞情怀,而是围绕着她和她的作品所形成的一个具有东方悲剧意味的“寂寞”网,面对着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迷惘的东方寂寞。在三十年代萧红的作品因涉及抗战,被称为“三十年代抗日文学的点击作品之一”人们也都从抗日文学来欣赏和定义她的作品,使其作品和地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评价一直有欠公允,以至于后来的《呼兰河传》的出现被人们认为是缺乏历史时代感而被误认为是萧红写作上的一种倒退,陷入了个人寂寞哀悼的情怀里去了。因为《呼兰河传》转入了古寂东方的历史荒漠,远离了时代战火,从农民生态到心态的一种转入,从社会语境到复杂的文化生态语境的转入深化。如果说《生死场》是将人推到非人的境地去思考人的生命活动,
将生推到死的境地来考察其生命价值。那么《呼兰河传》就是这一主题和思考的深入与延续,写出了为死而生、生不如死,人的生命活动让位于“鬼神”的礼仪、祭俗,从而发展了国民性、人类孤独的永恒历史主题,所以这是一种被误解的“时代孤独”。另外,在左翼文学、革命文学占领时代浪潮的情况下,在“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急迫迈向工农民众的时代呼喊下,在战火燃烧的英雄乐章中,人们难以容忍一种寂寞的选择与回顾,哪怕是冷峻地面对一个民族灵魂的“伟大的孤寂”。她不同意作家非要到前线去体验生活,而接近挖倔战争下的人性灵魂也是一种战斗。她也认为小说有各式各样的写法,她有自己散文式诗意化的审美原则,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纳。于是萧红带着这种超乎常规的孤独情怀进入人类隐秘而又陌生的情感心灵领域,成为遥遥领先的思想先行者,她没有简单追随左翼文学作家的创作道路,而是沿着民族灵魂探寻的道路去挖掘人性病态心理,以探寻、刺痛、惊警民族意识的复苏,人性尊严、温情的觉醒。在个人屡遭不幸、贫病交加的孤寂中不甘寂寞、坚韧地追逐着那个躲在现实深处的古老灵魂,挣扎战斗在时代的浪潮里。萧红和她笔下的人物世界总是隔着一定的距离,她独特的语言和独特的儿童视角观察世界,那儿童对这个世界的天真的质疑,在这种稚拙的叙述中似乎只是在倾诉给另一个时代和世界的人,那种孤寂、悲郁、冷峻、峭拔的审视目光与鲁迅的承续,以及五四初期新文学的审美锐气,因而她的创作在三、四十年代是独树一帜的,令人想起非常遥远的时代的同时,也给人以更深远的历史启迪,在整个热闹的革命时代反而显示出一种意味深长的历史沉寂。萧红对笔下世界的文化超越,用对过去的远距离的现代现实性的回顾回忆的移植抒写来完成对未来的警醒的对话和审视评判。躲在作品后面的某个角落冷静地凝视着人们的荒诞、麻木、无知、孤独悲痛,这种情感逻辑是她要告诉芸芸众生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这种冷峻的凝视处处隐含着现代人的内省智慧和文化自信,在一种文化历史距离的跨度下完成了展示人类觉醒的另一种表达。萧红的作品意蕴的传达和解读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她面对的是另外一个未来世界的读者的解读,这一文学视野的期待在当时的环境下很难实现,所以作者的孤寂是长久的期待未来拟想中的能读懂她的读者出现,她是回忆过去但却超越过去,探寻过去警醒未来却又超越未来,表达了一种人生永恒的寂寞孤独的处境,她远离时代遥遥领先的创作与思考,时代的先驱,她与现实世界的历史距离俞远她的整个创作就越是孤单。这种先行者的自我孤独,表现了作为先进个体的知识分子作家与落后社会之间的隔膜以及先进个体自身的思想苦闷,再现了萧红作为一个作家的超前思维,这是一种思想的孤独。也是一种人格的孤独,更是一种文学的孤独。
【注释】
[1]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2]葛浩文.萧红评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3][5][6][7][8]萧红.萧红小说全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255页,371页,690页,691页。
[4]萧红.呼兰河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99页。
[9]王喜绒.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萧军.萧红书简集存注释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1]骆宾基.萧红小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
[12]皇甫晓涛.萧红现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3]季红真.萧红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14]袁国兴.萧红 “寂寞”的 “问诊”和 “疗伤”[J].广东社会科学,2014(6).
[15]李福熙.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3).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研究)
杨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