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坤尧
马鹤凌(1920.12.9—2005.11.1),湖南湘潭人,早岁就读于湖南岳云中学,抗战期间参军抗敌。1944年8月20日与秦厚修结婚,育有四女一男,依次为以南、以西、冰如、英九、莉君。1947年5月束装赴台,翌年回乡。1949年端午节率妻女南奔,再赴台湾。10月25日光复节奉命飞返鄂西,除夕日买舟东归,经过夔门、衡阳等地,并托人回乡接母亲马向敦在广州相会。1950年2月15日元宵节过罗湖桥,而妻女则由台湾来港,在九龙青山道120号开设洗衣店。其后马英九亦于7月13日在广华医院出生。1951年三赴台湾,曾任中国国民党考纪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72年在台湾大学任职期间因处理学生问题举措失当,奉命调职。1990年残冬依例退休。晚年参加诗社聚会,历游世界各地。1991年筹组“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先后在台北、纽约、布鲁塞尔、香港等地召开全球代表会议,推动中国统一工作。著有诗集《梦想飞驰吟草》,2003年由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出版。
马鹤凌一生从事军政工作,经历抗战,奔走于大江南北之间,来台后亦身居要职,有机会接触很多党政要人,遭遇亦多,一一写入诗册。他读中学时即酷爱写诗,入读政大后曾向穆政波老师呈上诗册,结果被评为“呆板”、“空洞”,还一页一页地撕毁,往火炉里丢去。穆老师说:“诗穷而后工!然穷乃天下最不吉利事,有志治平,抒情言志可也,何必工?”马鹤凌深受启发,深悟写诗以言志抒情、写实记事为主,不必刻意求工,亦不讲究格律叶韵,难免有些疏失,服膺师说,终生不渝。马鹤凌《梦想飞驰吟草》快人快语,飞来飞去,老实地记录了由抗战期间到新世纪六十多年来的时代沧桑及世情变幻,自是他个人的心灵记录;同时更以一个老国民党人的身份,宣扬一种王道理念,透视出两岸和平融合的契机所在。2002年《渝州访旧》云:
三峡重来百感牵,荣归潜返忆当年。风驰半纪成何事,故友相逢一泫然。
危楼疾上仗扶持,倾诉离情用语痴。老病相看还互慰,同声百岁不稀奇。
万里风来片刻归,匆匆一面不胜悲。可怜两岸长分裂,犹为宽心许后期。
这三首诗可以说是写出了马鹤凌一生的志节和抱负,其一“风驰半纪”就很好地交代了书名的出处。其二故友相看,以超越百岁为期,这是对生命的信念。其三感慨两岸分裂的现状,但对后会还是“宽心”的,相信中华民族终会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又同年《梦想》云:
梦想风驰老未休,奔号天海更何求。深忧两岸沦僵局,苦说重帷用远谋。姜尚八旬能拨乱,姬昌百里可兴周。愚公妄许移山愿,亦为痴顽好遣愁。
这也是一个伟大的“梦想风驰”的故事。此诗小注即有“勖勉我儿英九有加”、“吾师百龄国老顾毓琇博士称善,促赴大陆推广”之语,唤醒同胞,化解两岸的僵局。又同年《壬午五日放歌示内子并柬海内外南泉旧友》云:
挟策南来又一春,愁看角黍忆前尘。怆怀梦想飞驰日,强作东征北伐人。半纪投艰犹效死,兼程证道直忘身。谁怜老去痴依旧,奉献余生亦自珍。
“梦想飞驰”的意象一再从诗中浮现,老而弥坚,尤为执着。而“南泉旧友”指的是抗战时重庆政大的同学,所谓“半纪投艰”,差不多也快六十年了。
马鹤凌《梦想飞驰吟草》分为诗、词、联三部分,其中诗占560题最多,约得982首,又词11首、联110首。早年的作品保存尚多,大约由二十岁离家入蜀开始,可见很多作品还没有被穆老师烧掉。马鹤凌诗大体按年代排列,其中有些编次混乱的地方,可能是误记所致,然而历史脉络却相当清楚。
第一期由倭寇犯境,长沙大火,书生报国开始,笼罩在一片国仇家恨之中,自多壮语,例如“此去蛮荒劳系念,凯旋先报故人知”(《筑城赠丁仲龙出征缅甸》)、“时势艰难家国重,英雄慷慨别离轻”(《送刘心德队长出征》)、“夜夜龙泉鸣剑匣,年年鸡肋困风尘”(《廿二诞辰书怀》)等。但诗中挥之不去的,却是青春期的花溪绮梦,作品甚多。例如《花滩和策纵》云:
来去扁舟掠浅滩,扁舟如许载春难。是谁真个操舟手,赚得红英落满衫。
“红英落满衫”完全不似战时烽烟四起的景象,而是多了些大后方旖旎温馨的描写。其他类近的诗句尚有“还倩东皇重作主,为萦绮梦到花溪”(《春意》)、“为爱才华惜金粉,漫依豪气理牙琴”(《饮恨》)、“大江南北皆春色,笑倚东风第一枝”(《定情》)、“绮梦离奇认不真,情天恨海暗伤神”(《绮梦》)等,表现出爱情的力量,比前线战场更有震撼力。马鹤凌跟周策纵(1916—2007)分属老友,交情甚笃,诗集中唱和极多,有《不寐和策纵并柬弘亮、云亭、仲揆、遐龄、叔厚诸兄》、《和策纵哀故国作》、《乱后用策纵兄元韵并柬南泉诸旧友》、《往事覆遐龄用群钦均并柬策纵云亭仲》、《山居答遐龄用群钦均并柬策纵云亭仲揆》、《赠别云亭并柬策纵仲揆遐龄》三首、《哀故国和策纵并柬南泉诸旧友》、《书怀用群钦均并柬策纵云亭仲揆遐龄》、《痴顽和策纵微茫》、《依稀再和策纵》诸诗,所谓花溪、南泉就是重庆小温泉,当时的中央政治学校校址所在。诗中提到当日的南泉故友尚有类先、德智等,五十年来散居世界各地。1991年在新时代的呼唤下,他们先后出席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献出生命最后的力量。其中2000年第七届大会在香港岭南大学举行,马鹤凌《香江行吟》云:“一心和建兴中国,仁智联盟开太平。”呼唤统一,始终努力不懈。
第二期由1947年至1951年,马鹤凌奔走于港台与内地(大陆)之间。有《四七年五月束装来台用公侠原韵》、《舰中望南海》、《台南军次偶成》、《台南怀古》、《久未寄家书内子来电仅一念字》、《行军至日月潭》、《题挟蛮姬小影》等。1948年在台作《感事》云:
慷慨从军志未酬,戎轩三载悔羁留。为谁辛苦甘尘土,只我糊涂作马牛。日见滥竽人接踵,暗怜鸣铗客低头。蜩螗国是纷无主,一念之差万事休。
此诗议论时局,国是日非,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感觉。前四句颇有糊涂和悔恨之感。后四句批评大错已成,万事都休。其后退伍回乡。1949年夏初在湖南老家写《龙战》云:
卅年龙战苦苍生,又见烟尘蔽二京。成败至今无定局,是非从古少公评。主和主战谁轻重,何去何从半暗明。极目大荒劳怅望,危城日夜听狐鸣。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马鹤凌深感国共内战败局已呈。七绝《四九端节率妻女南奔》中有句云:“收拾行囊走海天,挑灯看剑意凄然。”此时的马鹤凌已经加入逃亡者的行列当中。马鹤凌带家人经广州候船赴台,其七律《再度来台舟中作》中云:“故国河山半劫灰,仓皇浮海到蓬莱。九州铸错悲神冑,一柱擎天仰霸才。”其奔波流离之状不难想见。未几他又飞回重庆,而重庆亦相继被解放军攻下。马鹤凌有《光复节再从军飞渝机中》、《登浮屠关望战都怀古》三首、《春游南泉感旧》四首、《四九除夕买舟东归》、《夔门口占》、《雁浦吟过衡阳车中作》等诗描述这一次离开大陆的历程。《五○年元宵过罗湖桥口号》中云:“罗湖桥在望,一步一心惊。”此诗具有浓厚的写实感觉。其后旅港之作则有《风雨过香港口占》、《韩战》、《呈乙青师》、《港居寄旅台诸友》、《港居》三首、《和实圃师赴台书感》、《五一从军再赴台舟中》诸诗,颇有末路之意。
第三期诗中多写台岛生活,此后马英九出场渐多,同时也是马鹤凌毕生最大的希望和骄傲。马英九于1974年赴美国攻读法律,马鹤凌《甲寅人日闻九儿入选放歌》云:
落落平生意,甘为孺子牛。一朝弭变乱,怀谤守荒丘。有子狂且简,继起立中流。闻讯自欣慰,低徊忽反求。教子幸有方,何不善自谋。自知不入时,笃行谁与俦。唯理未易明,战乱何时休。我心亦匪石,宜为后世谋。
可见马鹤凌对儿子赴美深造寄望甚高,期望儿子学有所成。1977年8月20日马英九与周美青在美国结婚。马鹤凌《九儿婚礼中口占》序云:“九儿于余夫妇结婚三十三周年之日,以中国仪式完婚。中华文协会长薛光前博士证婚,称系在美初见。”诗云:
龙翔凤舞烛高烧,家庆重开客似潮。海外文宗称第一,笑扶儿女醉中宵。
又《观哈佛玻璃花标本示九儿》云:
父子潜心制百花,终身以此作生涯。琉璃已使柔如蜡,世事无难信可夸。
父子两代同月同日结婚,相距三十三年,何其巧合。马鹤凌喜庆之余,不忘训子以处世之道。八十年代以后,两岸通邮探亲,交往频繁,相互的理解亦多。可是台岛风云剧变,而政治口号亦被逼走上统独之争的路,马鹤凌思想及诗风俱变,对和平统一的理念笃信不移。1987年《丁卯五日瞩内子并示九儿》云:
此日南奔铸壮心,荒天野海气萧森。亡魂绝岛矜完卵,效死穷边抚爨琴。万里风涛人老去,卅年书剑事浮沉。移山有幸犁牛子,且望过庭报好音。
此后即多属政治议题,例如1996年马英九请辞台湾法务相关部门职务时,马鹤凌即有《奉和定成道兄慰勉英九辞官》四首。又1998年有《戊寅五日促英九竞选台北巿长》、《和张英杰道兄勖勉九儿竞选台北巿长》、《和赵谅老勖勉英九竞选台北巿长》二首、《九儿竞选总部观播捷音》、《和赵谅老贺九儿胜选》。2002年则有《刘治庆诗家惠寄佳作勖勉愚父子有加次韵致谢》,而最后压卷之作则为同年一首《观战归途行吟》,诗云:
都门大捷凯歌归,欣见民间有是非。四载辛勤作牛马,八方讴颂起风雷。奸邪自匪忠诚敌,厚实终赢信任回。怅望蓝天怜黑夜,明朝安得放晴晖。
这一次是马英九连任台北巿长的选举,但马鹤凌还是写出了老人对儿子,以至对国事、对时局殷切的期望,诗末注云:“民进党执政两年,政治动乱,经济衰退,民不聊生,选民渴望变天。”期望告别黑夜,重见晴晖。
第四期由1991年至2002年,马鹤凌筹办了八届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此外诗中亦多以百龄耆老顾毓琇(1902—2002)为重心,宣扬“王道大同”的理念。1994年马鹤凌《华协建言无功口号》云:
苦炼琼瑶欲补天,伤心弃置已三年。朝纲乱似风前絮,庙算茫如海上烟。败将谈兵还娓娓,庸医送葬且翩翩。可怜争吵无休日,更与何人策万全。
又《大陆来去续开世华大会寄海内外南泉旧友》云:
败绩投荒不服输,南泉心事未模糊。豪情老去肝肠热,旧梦重温涕泪枯。痴望开平回海巿,愁看变乱去机枢。霸权百世非和建,道与魔争敢疾呼。
二诗摹写台北政坛的乱象,极为痛心。但败兵之将,回天乏力,有的还是“道与魔争”的勇气,冀存正义,不肯认输。其后马鹤凌的政治理念渐渐得到世人的认同,1999年《龙传》序云:“第六届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决定九九年七月在欧盟首都举行,讨论儒家、耶稣、回教三种文明之融合与世界大同,亟谋拨乱开平。吾师百龄国老陈立夫先生慨允亲临主持,感奋莫名,缀此谨呈诲正,并肃呈北美费城一樵师顾毓琇博士暨师母诲正。”诗云:
龙传十亿世无俦,文化高深德性优。半纪克难兴绝岛,五年开放振神州。华侨旧是全球爱,王道原为万国谋。仁智由来知所事,功名应共大同留。
“龙传”就是龙的传人。此诗大笔淋漓,宣扬“王道大同”的主张,对于中华文明尤具自信。序中提到两位“百龄国老”,一是国民党元老陈立夫(1900—2001),一是顾毓琇,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是江泽民及朱镕基的老师,也是马鹤凌的恩师。1998年7月,马鹤凌在纽约出席第五届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有《费城晋谒樵师暨婉靖师母纪事》之作,注称顾毓琇主张“和平统一兴中华,天下为公进大同”。又云:“中共主席江泽民公开尊称恩师,九六访美,亲赴费城晋谒,顾老赐上述主张之亲书直轴,次年亦以此赐颁鹤凌。”其他尚有《樵师热爱唐人七律谨呈一章》、《樵师颁赐家山旧作谨步元玉敬乞诲正》。又2000年《千禧秋节晋谒樵师后寄意》云:
两岸危机乃转机,龙传旧有大同基。神州若许行王道,蓬岛无须竖白旗。举世纵谈和建日,全民渴望治平时。谁能一怒安天下,但愿宗师教导之。
一心渴望化解两岸的危机,转化为双赢局面。此外马鹤凌创作的联语亦多,其中有《赠邓小平》云:“登泰山则小矣,一中国以平之。”又《赠江泽民》云:“泽及全华振兴中国,救台湾,救世界;民安四海策进大同,共享乐,共尊荣。”前者嵌入“小平”之名,而意境极远大;后者“泽民”用鹤顶格,期许亦高。虽然难免有游戏之嫌,但对仗工巧,亦属佳制。
马光亚(1914—2005)是马鹤凌的叔父,原名马建中,在台湾行医,精研古今医学,著作亦多,入选中国名医百家之列。马鹤凌有《和光亚叔八秩华诞书感》二首、《贺光亚叔医著首膺优奖》二首。2003年,我受马鹤凌之托,亦有《奉贺马光亚先生九秩仁寿》之作,诗云:
缱绻蓬莱不老仙,万方多难一壶悬。神医固本兴华国,游艺相参养性川。人事岂迷飞凤穴,春心还倚汨罗渊。潇湘花灿湖田路,仁寿相期自在天。
案:湖田马氏世居湘潭边境,传言始祖葬飞凤穴,泽被后人。又2008年大选,我也有《春分》之作,深感马英九以德服人,必能获胜。诗云:
受难连复活,春分蟾月圆。久迷深绿海,重现碧蓝天。鼎革孚时望,乾坤交泰年。阳明花艳放,正气合招贤。
复活节订于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2008年台湾地区选举刚好就在耶稣受难日及复活节之间的星期六举行,是日月圆,首联意蕴相关,既写宗教节日,同时也是寄意于台湾政局,希望贤人主政,气象一新。而马英九的胜出,“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信亦足告慰马鹤凌的在天之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