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11-12 11:21郑福祥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牛羊规模化

摘 要:规模化养殖模式,是贯彻集约化方针的现代养殖方式。在我国畜牧业的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着如管理水平、环境、疫病控制等多方面的问题。文章从问题角度入手,通过系统科学的实践方法,对此进行阐释,为加强牛羊规模化养殖的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也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需要不断扩大养殖业的行业规模和加工水平,因此,牛羊的规模化养殖成为了需要攻克的首要课题。实现其规模化养殖,要从阻碍其发展的客观问题入手,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阻碍牛羊规模化养殖的客观问题

1.管理水平有限。养殖过程中管理水平的有限,直接阻碍了牛羊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防疫疫苗的注射、饲养环境的维护、引种的质量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都影响着规模化的正常发展。

2.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污染,也是阻碍牛羊规模化养殖的主要问题。排泄物的污染、昆虫的传播这些都会增加发生疫情的可能,而脏乱差的环境也正是引发这些问题的温床。

3.疫病控制不当。规模化养殖,需要很大的养殖密度,这就导致了疫情的发生概率提高,传播速度的加快。如果发生疫情,或造成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牛羊这一类的牲畜,本身可感染疾病的种类也非常多,给疫病的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养殖户对牛羊疫病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进行很好地进行防治工作,当疫病发生时,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4.产品附加值少。在畜牧品种中,牛羊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经济价值,有很高的产品附加值。但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多数都是进行牛羊的直接交易,没有对其进行深度的加工,导致其作为商品的附加值并不高。这种条件下进行的买卖,其经济效益无法满足规模化养殖的生产需求,反而阻碍了规模化的发展。也只有提高牛羊作为畜牧产品的产品附加值,才能保证与规模化生产形成闭环的经济链条,促进扩大化生产的进行。但很多养殖户,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缺乏产业化的经营理念,忽视深度加工的作用,这也直接导致了规模化养殖的效益回报率低的现状。

二、针对阻碍牛羊规模化养殖问题的应对策略

1.完善养殖管理措施。在进行牛羊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有效的养殖管理是必要的前提。首先,对饮水槽要做到每天检查,以便实现快速、高效的处理出现的破损、堵塞等问题,保证水槽中饮用水的安全、卫生。其次,为了保证圈舍内环境的整洁、干燥、通风,防治细菌滋生导致牲畜健康水平的下降,要定时对圈舍内残留的饲料、粪便进行清扫处理。通过对这些工作细节的制度化、流程化,更好的对方法进行约束,从而形成有效的保障。

在规模化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人员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队伍的整体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在防疫、选种、引种、繁育、饲喂等多个环节都要由专业型人才进行操作。这就要求在进行团队建设是要做好培训工作,鼓励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自学或进修,并通过统一的管理培训提升整体队伍水平。同时,也要注意人才的引进工作,吸引更多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养殖业人才加入到规模化养殖的队伍中来。并通过自身的专业水平带动团队整体的学习氛围,共同进步。

在完善管理措施的同时,要做好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管理方法,制度的落实。最好能把其落实情况同责任人的绩效挂钩,增强其责任感,以实现管理措施是的贯彻执行。

2.落实生产制度。在养殖业的生产上,“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国际上的统一认可,是现行规模化养殖生产的有效方法。所谓“全进全出”是指同一批次的牲畜统一的进行管理,一起进圈、一起出栏。并且在出栏后,利用消毒、通风换气、光照等方法统一对圈舍进行彻底的打扫,保证圈舍的整洁。这样不仅便于控制同一批次的牲畜的质量,还可以有效的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防止出现循环感染。

3.优化环境条件。控制环境条件,治理污染,主要是通过建立并健全相关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方案来实现的,养殖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采取针对性更强的防治措施。根据其规模的大小,构建出层次不同、等级不同的环境污染处理设备,将其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从而达到控制环境污染的效果。在进行环境控制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牛羊养殖数量的控制,把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更好的减轻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减少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选择合理的饲料,对减少环境污染也起着积极作用。在对饲料进行营养配比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提高科学性,尽量避免不必要添加剂的使用。运用成熟的饲料生产方法,提升牲畜对饲料的吸收,减少粪便排放,控制污染。同时,要积极建设生态化的养殖模式,减少污染源的增加,并对产生的污染源进行有效的处理。根据具体条件,可以设立沼气池,将牛羊产生的粪便进行处理,转化为沼气,实现能源化利用。另外,还应该加强沼液的还田综合利用。

4.加强疫病防控。控制牛羊规模化养殖疫病的发生,首先,要对养殖场的选址进行把控。在位置选择时,要优先考虑地势条件,尽可能的选在地势较高的向阳背风处,同时要兼顾好排水的便利。地址的选择,要避免将养殖场建在如交通主干线、居民区、市场、屠宰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以此减少污染物,减少细菌和疫病的发生机率。其次,为了控制疫病的发生,一定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对牛羊圈舍环境的消毒,保证每年进行2次以上的全面消毒,才能符合控制疫病的标准。如果养殖场的条件有限,不是硬化的地面,应该使用喷洒式的角度方法,同时保证消毒液能渗透到地表下3cm的深度。同时,还要保障消毒工作的全面性,定期的对养殖工具、车辆、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彻底、深入的控制任何可能传播疫病的机会,达到防治效果。在进行消毒药品的选择时,要根据牛羊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挑选,常见的药剂如福尔马林、漂白粉、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

如果出现突发的疫情,一定要第一时间根据相关的卫生条例进行上报,并及时的对病原体进行处理,做到彻底消灭,以防疫情的扩大化。另外,对牲畜进行疫苗注射,也是防治疫情发生的有效办法。在进行疫苗的接种工作中,一定要选用正规的疫苗产品,在保证牛羊商品价值的前提下进行疫情防控。

5.丰富产品加工方法。为了落实牛羊规模化养殖,必须注意形成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让规模化生产出来的商品实现其自身的经济价值,才能保证资金链的完整,从而进行再生产。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原有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市场形式,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经济需求。所以,要加强整体的市场规划,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畜牧产品的加工方法进行完善,拓展产品卖点,丰富经营思路,努力发展毛皮、肉制品的深加工,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规模化养殖的优势。

从整体角度出发,需要深化产业发展方向,改善产业结构,实现深度加工、系列化加工、綜合性开发的发展大方向。加大对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提升牛羊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收益,从经济条件上支持规模化经营的持续性和发展性。

三、结语

丰富加工方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效的解决了销路问题,从市场角度促进牛羊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经过规模化养殖中管理、生产、环境、疫病控制等多角度问题的完善、改进,使其自身的良性发展得到了保障。同时通过牛羊规模化养殖内部方法的不断优化,也在为不断推动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晓军.育肥牛规范化养殖技术要点[J].中国畜禽种业,2017, 8(08): 106.

[2]赵勇,郧亚宁.规模化养殖中免疫应激对策[J].吉林农业,2016,12(24):187.

[3]王莹,姜大民,等.探讨肉牛规模化养殖中的疫病综合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1(01):131.

作者简介:郑福祥(1970-11),男,大专,畜牧师。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牛羊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牛羊各几头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