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课堂学境的创设

2018-11-12 11:16俞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思维小学数学

俞芳

摘要:数学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地思考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让情境指向兴趣的动源;通过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让质疑成为思维的起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让自主成为创新的可能;通过实践操作,让操作成为探索的钥匙;通过让学生展开想象,让想象成为思维的翅膀;通过鼓励学生多种解法,让求异成为思维的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堂学境;思维;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A-0106-04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地思考数学问题[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这就需要教师关注教学的生态规律,积极创造和谐、安全、自然、舒适的课堂学境,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拥有自主探索的习惯和能力,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进行数学创造,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想象力、审美力和创新力。

一、让情境指向兴趣的动源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3]。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教师所营造的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所创设的生动开放的活动情景,它们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好动的低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都想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教师创设各种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打开思路,激发灵感,积极质疑问难。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时,教师借助媒体创设图形王国开运动会的情境,课件动态展示三种图形娃娃的出场情景,把教材提供的静止的、没有生命的图形变成可爱的动画娃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发现统计这些图形比较困难时,产生需要记录的心理需求,并提议各种记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课件再次展示图形娃娃的出场场景,每个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记录方法,由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分别介绍、演示各种不同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哪一组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体会打“√”方法的优点。然后,教师第三次展示课件,让每个学生都用打“√”的方法进行记录。

这样,教师通过切合学生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调动学生全部感官,激活思维,让学习富有创意。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出发,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让质疑成为思维的起点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挥教材作用,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有时和学生从课题上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活学生求知的欲望;有时创设知识经验的迁移途径,让学生在课堂认知冲突中质疑;有时从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时,新授的第一层次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借助课件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教师引导学生把蓝花的2朵看作1份(圈一圈),黄花有这样的3份,得出黄花有3个2朵,所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接着课件依次出现不同的黄花,并质疑:如果蓝花不变,黄花多了或少了,那么黄花的朵数还会是蓝花的3倍吗?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对应练习,他们通过圈一圈、填一填,发现黄花的朵数不再是蓝花的3倍了,这时学生提出倍数不一样了。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并得出:把2朵蓝花看作1份,黄花里面有几个2,黄花就是蓝花的几倍。

这样学生在认知中质疑,在探索中认知,通过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学生经历认識“倍”的学习过程,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从而丰富“倍”知识的表象,深化对“倍”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探索讨论、交流验证的过程中从个别到一般,多层次地感悟“倍”,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启迪了思维。

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是用传授知识去完全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顺势给学生创设一个知识经验的迁移途径,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经验来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点,即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相关的新的数学知识。

三、让自主成为创新的可能

实践表明,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趣,就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研究者。生成式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主宰的课堂,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因为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最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通过设计弹性方案,可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课堂上一旦出现学生新生成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抓住和利用好学生的生成资源,让课堂因学生的主动参与而更精彩、更有效。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时,新授结束后,教师请学生把刚才学习的算式有序地读一读(9+2,9+3,9+4……9+9),并思考“怎样计算9加几?”通过观察,有学生提出:9加几就可以直接等于十几再少“1”,不需要把几分成1和几。针对学生的发现,教师在组织学生共同判定的基础上,提出:那9加几为什么就可以直接等于十几再少“1”呢?少的“1”到哪里去了呢?问题的提出,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把前面研究和发现的“9加几”时“分几和9凑十”的思维方法与这位学生的发现无痕地进行了沟通。结合学生的发现和归纳,教师出示了更具结构化的开放性算式,即:9+□=1□,并让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快速进行推算。

以上教学,既体现了9加几的计算规律,同时又使学生在探寻规律的过程中获得了思维发展,品味到数学内在的简洁之美,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学生学得很轻松,理解得也比较透彻。教学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也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并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

四、让操作成为探索的钥匙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运用,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实践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时,为了让学生经历由几何体到几何体上的面,再到平面图形的抽象过程,教材安排了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活动。首先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时,笔者利用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等形状的积木,通过“用积木画图形”的活动,得到那些平面图形,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平面图形的共同特点,又能使学生体会到面和体、直线和曲线图形的关系。接着笔者在练习中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图形,用一个长方体画出不同的长方形,用小棒摆图形,再用一张正方形或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不同的图形,以及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和数图形,最后用所学的图形拼成美丽的图案等。

教材安排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围一围、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鼓励学生“动手做”,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与思考、探索与想象的空间。这些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习题,引起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既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相关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

五、让想象成为思维的翅膀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内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需要环境,需要胆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给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条件,创新教学,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时,教材安排了“摸一摸”“滚一滚”“堆一堆”“搭一搭”“数一数”等活动,使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在开展“滚一滚”活动前,教师创设了“谁滚得快”的比赛,首先让全班同学猜一猜谁能得冠军,哪些物体能获胜。教师在学生的猜测和争论中宣布“比赛开始”,每组代表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放在搭好的斜面顶端同时放手,让它们自由滚落或滑下,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大家讨论交流预测情况和实际比赛结果,发现哪些物体滚得快,哪种物体滚得慢。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类似圆柱和球这样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的情况。在开展“搭一搭”活动时学生特别感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纷纷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小组合作中拼搭出极具创新力的作品。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但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更是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培养。

六、让求异成为思维的素养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培育学生多维、多角度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必走之路。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的过程中,为鼓励学生探求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把課堂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去思考计算方法,领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摆小棒操作,在演示和板书时对“凑十”法进行了不露痕迹的关注,当学生得到各种不同的算法之后,安排了学生间的交流活动,他们通过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较简便的方法。尤其是“试一试”的学习,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路。由于9和7都离10比较接近,因此,学生可能出现两种“凑十”(把9凑成10和把7凑成10)。通过两种“凑十”法的比较以及“试一试”和例题的对比,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逐步累积起感性经验,为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内涵做好准备。

这样很好地处理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矛盾,使两者得以完美地统一,让学生在异中“问”,“问”中学,促使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郑毓信教授认为“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并非是指“想得更快”,又能够“与众不同”,而主要是指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4]。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和创造,只有打造有效的“有生”课堂,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4]郑毓信.“数学核心素养”之我见[J].教育视界,2016(10).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汪宏霞.汤之于盐的启示——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几点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6(7).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思维小学数学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