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密营探究

2018-11-12 11:18宋文琦
卷宗 2018年23期

摘 要:密营,是东北抗日联军不屈不挠,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抗日武装,扩大实力,在深山密林中搭建的秘密营地,俗称“地窨子”。有这样一种说法,南有猫耳洞,北有地窨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隐蔽性极好。抗联战士和当地群众把储备物资、医治伤员、修理枪械、收集敌情、宣传抗日、缝制军衣的地方称之为“密营”。

关键词: 东北抗日联军 密营 艰苦生活

1936年,日军继续增兵北伐。在东北全境建立了“集团部落”,老百姓叫它“归大屯”。强迫老百姓到指定地点集中居住,目的是让抗联和人民群众分离,使抗联战士在农村无立足之地,被迫走进深山老林,和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妄图切断抗联的生命线。

一、东北恶劣的环境产生了密营

抗联战士最难熬的日子,不是夏季的强光暴晒,密林中的潮湿闷热,蚊虫叮咬,而是冬季极寒环境下的生活。在零下40多度的林海雪原中坚持抗战的勇士,他们顽强的精神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与数倍敌人交战,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关东军,而是——寒冷和饥饿。

战士们在入冬前埋藏和放在密营的粮食,经常遭到野猪和黑熊的糟蹋祸害。在气愤和无奈中,只好捡动物吃剩的苞米和冻土豆,用雪水煮着吃。

密营,就是建筑在深山密林里的秘密营地,它是干什么用的呢?这小东西可起大作用,藏东西。藏粮食、衣物、药品、枪支弹药,总而言之一切的生存必需品,当然也藏人。

密营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建在地面上的窝棚和茅草屋,大多数都是一半在地上,另一半是地下挖出的土坑,所以密营又叫地窨子、地戗子。有这样一种说法:南有猫耳洞,北有地窨子。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隐蔽性很好。密營的想法就是杨靖宇提出来的。

早在1933年,抗联进入濛江(今靖宇)初期(1933年11月至1935年10月),基本是公开活动在群众中。所谓的秘密营地仅限于医疗所、修械所两类。

1935年夏,日伪军实施了“集家并屯、保甲连坐”法,兴建集团部落。10月,日军血洗那尔轰以后,抗联认真总结吸取根据地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把密营建得更隐秘了。

密营是抗联部队赖以生存的物资保证。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冬季的极寒天气,不储藏粮秣,部队行军打仗没有物资保证,艰苦的抗战很难坚持那么久。即使是在1939年最艰苦的岁月里,密营和联络点仍在继续坚持工作。

密营是抗联部队团结群众,进行隐蔽斗争的重要手段。抗联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的孙女孙晓红说,老百姓给抗联送粮都到指定联络点,有的就是一棵大梨树,半夜敲敲大梨树,就有接应取粮的抗联战士,然后再把粮食转移到深山密营中。

二、密营发展及演变过程

最早期的密营就是马架子。用较粗的木杆交叉搭架在一起,中间铺上横木,然后挨着码杆子。屋顶漫上泥土,树皮伪装遮掩,取材虽方便,但因为没有窗户,通风不好,阴暗潮湿,面积也有限。

后来密营又建成地窨子形式。选择有利地形,利用向阳的山坡,依山而建。顺山势向地下挖出一至两米深坑,四周用木楞垒起,边挖边垒,作为墙体。地面部分起脊形似马架子。这样的密营保暖性强,面积有所扩大,有3或5间,10间、20间不等,以地形是否有利而定。

中期的密营更适合大部队驻营活动。这种密营尽量不打地基,借助天然地况。就近取石把室内搭成满炕,顺炕洞子的墙壁处挖出一个浅槽。沿着地皮再挖出一二里地长的一趟沟,烧炕的烟会顺着地皮慢慢渗出,很难暴露目标。

晚期的密营隐蔽性更强。选择不易被发现的高山腹部,又便于多方向观察瞭望的山势,选择接近水源的地方建筑房屋,或利用天然山洞,洞口做好伪装,既能贮藏物资又能宿营。杨靖宇曾要求密营要储备供400人食用7个月的粮食。

密营的种类分营地、粮仓、修械所、医疗所、被服厂、印刷所、联络点7类。其中抗联部队驻营地最多,密营都是在夏天搭建的,到了冬季抗联战士就和敌人在深山密林中周旋,过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苦生活。

三、东北抗联最高级别将领在密营最后的艰苦生活

魏拯民,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治委员兼副司令,南满省委书记,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杨靖宇牺牲后,他成为抗联第一路军的最高领导人。他在生命的最后那段日子里,就是在密营中度过的。桦甸市民政局把魏拯民殉国前居住的密营,夹皮沟二道河子密营保护起来,现在我们看到的密营已经被修复得很好。

这处密营的选址极其巧妙,密营坐落在馒头形的山岗上,三面被山体环抱,在一处平缓的山坡上,两个密营东西角紧紧相连,房门相互对应,顺着山势依山而成。

当年,魏拯民和警卫排的战士们分别住在这两座密营里。密营地处背风朝阳的山坡,可以清楚地看到山下的情况,但从山下向上看,却丝毫看不出人工伪装过的痕迹。

为了保暖性能好,这处密营顺着山势向地下挖了近一米的地窝子,四周用原木垒起做墙体,房顶覆盖着泥土乱石,上面杂草丛生。一米高的门极其狭窄,一个人只有低下头,弯腰侧身才能出入。一棵3个人才能围拢的大红松把两个密营的门遮住,成为天然的屏障。

火炕和灶台依然清晰可辨。人坐在炕上也得猫着腰,空间很是狭小。烟道的设计更是让人叫绝,隐藏在后山坡上的烟道是看不到的,烟出来后,就会顺着山坡自然消散而不易被敌人发现。

兵法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说得就是杨靖宇和魏拯民这样的军事家。

密营周围的树木,大多数被当年的抗联战士剥光了树皮,斑斑驳驳地裸露在那里。你会惊叹生命的力量,树皮仍然顽强地生长着,想弥补曾经被剥落过的痕迹。也有用刺刀在树皮上一排排刻下“一”字,用以计数曾经度过的岁月。

1941年3月8日,在这座密营里,魏拯民怀着对革命无限的眷恋永远地离开了他的战友。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下,战友们没能为他鸣枪致哀,没能为他举行追悼仪式。警卫排的战士把他的遗体用原木柩了起来安放在密营,转归大部队。

然而,灭绝人性的日寇没有放过这个威震敌胆的抗日民族英雄。在叛徒的带领下来到密营,扒出烈士的遗体割下头颅,到吉林省讨伐司令部请功,并在密营门前的那棵古松树下惨无人道的焚烧了烈士的遗体。

直至1961年10月,踏查人员才在魏拯民烈士的殉国地旁找到了没有头颅,零散的遗骨竖立墓碑重新安葬。这位威震敌胆的抗日民族英雄竟连一具完整的尸骨都没能留下。

2000年9月,魏拯民烈士的遗骨迁入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悲壮的诗句正是他人生的写照。斗转星移,抹不灭心底的记忆;日月轮回,冲不断后人的缅怀。

密营,作为东北抗日联军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东北抗联史和东北人文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宋文琦(1974-),女,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职称:档案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