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后教育的企业大学实践研究

2018-11-12 10:14龙英赵福水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职能定位实践

龙英 赵福水

摘要:企业大学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是中国企业由“做大”、“做强”向“做久”迈进的重要工具。企业大学根植企业、服务企业,是企业人才成长的重要渠道,是终身学习、可持续学习等人才发展的载体。文章通过研究国内外企业大学的发展历程、运营管理和发展趋势,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挖掘企业大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构建职前与职后、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融合的现代职教体系提供参考。

關键词:职后教育;企业大学;职能定位;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5-0050-04

与传统大学提供公共教育、培养社会公民相比,企业大学提供自我教育体系、培养企业公民并服务企业的战略驱动性。目前,企业大学蓬勃发展,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由于公共教育和企业教育无法相互替代,传统大学和企业大学各自发展、相互借鉴和融合。

一、国内外企业大学的发展历程

企业大学的发展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价值越来越突显,功能越来越强大,内涵也不断丰富,目前是企业培训的最高表现形式。企业大学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肇始阶段:20世纪20—70年代

1914年,通用电气的查尔斯·斯因梅茨博士提倡建立企业学校。1955年,美国处在经济转型发展中,通用电气(GE)创建了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克劳顿管理学院,之后企业大学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异军突起。60年代迪斯尼大学成立,70年代摩托罗拉大学成立,标志着企业大学真正成长。企业大学在20—70年代颠覆传统培训行业,培训对象覆盖更广,讲师来源渠道更多,功能也由员工培养扩展至推动组织变革等方面,但仍局限于企业内部服务。

(二)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

20世纪90年代,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书面世,学习型组织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风靡全球。1988年至1998年期间,美国企业大学数量从400家迅速增长至1 600家。这一阶段,企业大学知识管理和创新功能得以发挥,开始注重内部讲师的培训,培训方式趋于多样化,行动学习等方法有效提高了业务运行效果。

(三)成熟阶段:21世纪至今

2010年,全球企业大学的数量已经达到3 700所,其中财富500强中近80%的企业拥有或正在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企业逐步认识到培训价值链的重要性,企业大学开始承担起为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提供培训的任务,让价值链上的企业拥有共同的愿景、价值观,认可并支持核心竞争优势,更好更快地发展并实现企业目标。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企业大学试从内向型组织向社会服务型组织转变。

1993年,摩托罗拉最早为中国带来了企业大学,摩托罗拉中国区大学成立;1995年宝洁中国区大学成立;1997年西门子管理学院和爱立信中国学院先后成立。国内本土最早成立的企业大学是1998年海信集团成立的海信学院,同年春兰集团成立春兰学院。1999年,海尔集团建立了培养中高层人才的海尔大学,标志着企业大学在中国真正兴起。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国已建成的企业大学超过1 000家。

与国外企业大学相比,中国企业大学历程较短、经验不多,整体发展良莠不齐,许多企业大学不能真正对企业战略转型起到支撑作用,存在定位不准、体系不完善、经费来源不稳定、管理者素质跟不上和育人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二、企业大学的职能定位

企业大学是由企业投资创办,具有企业性、战略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等属性,一般具备人才培养、组织发展、知识沉淀和前瞻研究四大职能,同时兼顾整合产业链、业务支持、品牌宣传、文化传承等功能。与传统大学和传统培训的区别,决定了企业大学新的职能和定位。

(一)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对比分析

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并不是对立的竞争关系,他们常常以开展研究工作、培养人才为合作基础,形成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比如,惠普商学院、西门子管理学院、摩托罗拉大学都与中科院研究生院合作开展培训项目;爱立信中国学院与复旦大学联合办学;诺基亚公司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合作等。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的对比分析见表1。

(二)企业大学与传统培训对比分析

企业大学既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是一个战略工具。企业大学不是传统培训部门的简单升级版,而是一种战略层次下的全新组织形态。在服务对象、培训资源和功能定位等方面,企业大学与传统培训有着本质性区别。企业大学与传统培训的区别见表2。

(三)企业大学的职能定位

根据企业性质和阶段不同,企业大学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位,大体上是从四方面进行,即规模定位、组织定位、服务定位、职能定位。国内外知名企业大学主要按开放程度和服务对象两个维度进行职能定位(见图1)。

按照发展规模,企业大学可分为专业性企业大学(如碧桂园营销学院)和综合性企业大学(如海信学院)。按照组织结构,企业大学可分为向董事会汇报(如华为大学)、向人力资源汇报和向其他职能部门汇报。按照服务对象不同,企业大学可分为内向型企业大学和外向型企业大学两种。按照职能不同,企业大学可定位为人才中心、文化及品牌中心、研发中心、知识管理中心等。

未来,企业大学总体会逐步从专业性到综合性、从内向型到外向型、从向其他部门汇报到向企业负责人汇报 、从人才培养为主向兼顾品牌文化和业务支持的方向发展。为让员工学习自主自发,未来企业大学的核心就是定位于第三方平台的角色,以市场化运营的角度建立学习管理的竞争机制并提供良好的学习产品和服务。

三、企业大学的运营管理

近20年中国企业大学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涌现出像华为大学、海尔大学、海信学院、腾讯学院、湖畔大学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大学实践案例,其培训体系、制度体系和培训项目设计方面存在共同的运营管理理念。

(一)培训体系建设

企业大学均需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体系(见图2),对内以价值观培训为基础,结合员工发展“双线晋升”机制,打造员工专业和领导力提升平台,对外通过定制化培训项目为客户实现价值增值。一般以OLM(在线学习)系统为平台,依据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依次分别为:入司培训、岗前培训、在职培训、领导力培训四个层级,同时结合公司战略和业务需求,提供国际化、文化培训等公共类培训项目。

(二)培训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体系建设是有效运营的保证,经对比国内外企业大学实践案例,企业大学最优制度体系是依据ADDIE流程,对培训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建立起的培训流程体系。(见图3)

(三)培训项目设计

培训项目是企业大学育人的载体,好的培训项目通常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切中痛点并解决实际问题。经过超过100个学习项目的实践,现提炼出企业大学学习项目的“七元二十一步”(见图4),以提供系统思考的逻辑和框架。

四、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企业大学应掌握新的发展趋势以承担新的历史使命,“混学”“轻学”“社群学习”“UGC”等新理念如何落地成为新挑战和新机遇。

(一)平台化、数据化:上接战略、中贴业务、下接绩效

传统工业文明以提高效率为核心,人在本质上被当做“工具”使用;强调人服从组织,人没有自主权;强调分工、角色固化,人是组织的“部件”。互联网时代,员工和用户连接,有效破解“发展偏离”难题,学员自主发展、共创增值、各方受益。“互联网+”时代,可通过自组织、自学习、自发展,实现学习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缓解“供需分歧”,按需定制、快速迭代、制造场景。通过积累用户个性化小数据,结合工作场景、匹配智能标签,实现智推荐学习内容,学员按需学习,打造组织赋能平台,实现智能化、场景化,建立即需即供的赋能产品体系,精准匹配个性化需求,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

(二)产品思维、用户思维:提供场景化问题解决方案

目前,企业大学的产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以人才发展为核心的模式,培訓体系按照职业发展的路径搭建,如领导力培养体系,从基层、中层、高层到企业家的;专业力培训体系,从任职资格1—5级。二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模式,培训的设计就是不断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法,形成各个领域内的解决办法,如“淡季如何营销”。第一种模式以人为中心,关注了人才发展,但培训的有效和实用性通常难以转化;第二种模式以事为中心,关注了问题解决,但对人才的职业发展潜能挖掘体现不足。互联网时代,通过细分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场景粘性的重新定义,人们越来越愿意为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付费。产品就是场景的解决方案,通过细分人群工作方式的观察,帮助员工识别出有价值点的场景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方法论专家:引领商业生态新角色

教育其实是商业生态中最无形的利器,湖畔大学不仅承担了阿里的教育职能,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个阿里系的大商业生态系统。共享经济、跨界协作,已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以往企业大学更多的职责是利用内部资源做企业内部人才培养,而在新商业生态的构建过程中,企业大学应该是一个既可以对内又可以对外的角色——以企业价值为主线,促进对风对外的交流连接,一切目的都是为推进企业和业务的发展。通过需求生成引导培训业务前瞻、有序、有效开展,从培训“事务专家”“员工发展顾问”向“业务合作伙伴”“战略变革推动者”转变。切入运营,不仅需要去解决过去和现在的问题,更需要去解决更大的未来的问题,最终成为企业的“方法论专家”。

(四)融合职前学历教育:构建“两并举”开放式的现代职教体系

企业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创新发展,是其他教育培训模式所不可替代的现代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在为经济技术发展、企业职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服务中发展完善的结果。目前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企业大学的发展,正在研究将其列入国家人才培养序列,使之成为国家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搭建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技术转型发展和新常态战略的实施,企业大学将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除满足组织学习发展外,还需协助战略落地、支持企业变革,打造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企业大学更需要应用多元信息、跨界整合等手段不断丰富内涵,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的方向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毕结礼,宋晔.变革中的中国企业大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李发海,章利勇.组织发动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张维智.新型企业大学探索与构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张维佳)

猜你喜欢
职能定位实践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时期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新模式
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的构建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职能定位的思考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