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学,陈花花,项 伟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阜宁 2244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此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有研究指出,使用抗凝血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本文主要探讨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将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排除对氯吡格雷过敏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偏低或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处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40例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比较组(20例/组)。氯吡格雷组20例患者中有男性7例(占35%),女性13例(占65%);其年龄为28~60岁,平均年龄(45.8±2.4)岁;其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3.5±0.6)年。比较组20例患者中有男性10例(占50%),女性10例(占50%);其年龄为27~61岁,平均年龄(45.3±2.3)岁;其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3.2±0.5)年。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1)让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100 mg/次,1次/d。2)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用钙离子拮抗剂、调血脂药和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氯吡格雷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氯吡格雷的用法是:口服,7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其各项凝血功能指标。
对本文中的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氯吡格雷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占50%),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占35%),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15%);比较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6例(占30%),为有效的患者有5例(占25%),为无效的患者有9例(占45%)。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5%(17/20)〕高于比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55%(11/20)〕,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T、APTT相比,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比较组患者,其PT、APTT均长于比较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对比(±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对比(±s )
组别 例数 血小板计数(×109/L) PT(s) APTT(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氯吡格雷组 20 185±20 175±14 10.51±1.23 13.67±1.45 32.11±2.13 36.23±2.12比较组 20 186±21 180±12 10.53±1.22 13.11±1.33 32.15±2.35 34.26±2.01 t值 7.45 17.86 7.23 17.90 7.22 17.8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此药可通过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酶活性的方式抑制血栓烷A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可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的症状[1]。氯吡格雷属于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此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是:1)可阻止钙依赖性纤维蛋白原受体与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的结合,从而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2)可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水平,激活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从而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2]。有研究指出,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优势如下:1)可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的发生率。2)可缩短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总时间,减少其24 h内发生心肌缺血的次数,降低其心绞痛发作的频率。3)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降低其再住院率,改善其预后[3-4]。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5%(17/20)〕高于比较组患者,治疗后其血小板计数低于比较组患者,其PT、APTT均长于比较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其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及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