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飞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近年来,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在治疗多种皮肤组织缺损中广为应用[1-2]。该手术具有皮瓣面积充足、位置隐匿、易转移等优势。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用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将其中接受游离皮片移植术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接受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的3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15例;其年龄为11~46岁,平均年龄为(24.79±10.04)岁;其瘢痕形成的原因为被火焰烧伤的患者有18例,为被沸水及化学物质烫伤的患者有13例;其瘢痕的面积为3 cm×5 cm~16 cm×20 cm;其瘢痕位于颜面部的患者有15例,位于颈部的患者有16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4例;其年龄为9~44岁,平均年龄为(25.13±9.91)岁;其瘢痕形成的原因为被火焰烧伤的患者有20例,为被沸水及化学物质烫伤的患者有11例;其瘢痕的面积为4 cm×5 cm~13 cm×20 cm;其瘢痕位于颜面部的患者有16例,位于颈部的患者有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法对该组患者进行游离皮片移植术。进行游离皮片移植术的方法是:在进行手术前,使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测定仪确定三边孔的位置,标记旋肩胛动脉的主干、升支、降支及横支的走行部位。根据术区的需要画出切取肩胛区皮瓣的形状和大小。手术操作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切取皮瓣、缝合供区时为患者取侧卧位,吻合面颈部的血管时为其取平卧位。手术分两组进行,一组医生做受区的准备,其中包括对手术部位进行充分的松解、切除瘢痕、刮除肉芽组织、对创面进行止血。另一组医生切取皮瓣。切取皮瓣的方法是:沿着切口设计线全层切开皮瓣,直达深筋膜的深层。自脊柱侧向外、自下向上地掀起皮瓣。进入三边孔,根据受区的需要取足够长度的血管蒂。游离、移植皮瓣,将皮瓣与皮肤缺损区的血管进行吻合。切除瘢痕处的皮肤后,在自然张力下对皮瓣进行缝合、固定(固定的部位在瘢痕处的皮缘处),然后置入引流管。对供区直接进行拉拢、缝合处理。对于无法对供区进行缝合的患者,应将切除的瘢痕修薄后移植到供区。
1.2.2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法对本组患者进行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将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分为两期。进行Ⅰ期手术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肩胛骨上缘以上1~2 cm处做一个3 cm的横切口。沿着背阔肌的表面剥离腔隙,置入扩张器,对所需的皮瓣进行扩张。手术前根据切除瘢痕处缺损皮肤的部位、面积来确定扩张器的形状、容量、数量、置入部位及置入方向。将注射壶留在切口外,缝合切口。在手术后1周时,为患者拆线,经注射壶为其注射生理盐水,每周注射2~3次,直到扩张组织达到受区的要求。
进行Ⅱ期手术的方法是:麻醉方式、术中选取的体位、受区的准备、皮瓣的设计及游离方法、对供区进行缝合的方法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在取扩张器之前,先用注射器经注射壶抽出100 ml的生理盐水,以减少皮瓣的张力,防止刺破扩张器。对皮瓣进行断蒂处理后,将部分皮瓣缝合、固定在受区,将血管蒂置于适合吻合的位置,修剪供区、受区血管的外膜,并进行吻合处理。缝合皮瓣,放置引流管。
1.2.3 手术后的处理方法 手术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在手术后的48~72 h,观察患者的手术区域。确定患者的手术区域无明显的渗血后,为其拔除引流管。10~14 d后,为患者拆线。
这些患者出院后,均对其随访1年。在随访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新皮肤的外观、质地、弹性及功能。以10分计算。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手术区域的皮肤越接近正常的皮肤。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后,两组患者移植的皮瓣全部成活,其移植皮瓣的成活率为100%。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新皮肤的外观、质地、弹性及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的比较(分,±s )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的比较(分,±s )
组别 例数 外观评分 质地评分 弹性评分 功能评分对照组 31 5.17±1.64 5.75±1.57 5.03±1.61 4.96±1.53观察组 31 8.95±1.93 9.04±2.01 8.62±1.86 8.41±1.70 t值 8.310 7.182 8.125 8.340 P值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是五官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该病多由热液烫伤、火焰烧伤、电烧伤、化学烧伤、手术创伤及其他外伤等因素引发[3-4]。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可导致患者的面部美观受损、表情异常、头颈部的活动受限,甚至可引起其出现呼吸困难和进食困难[5]。因此,在对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进行修复手术时既要松解其挛缩的瘢痕、恢复其瘢痕处肌肉的活动功能,还要满足其对面部美观的需求。
目前,对面颈部瘢痕痉挛畸形进行修复的手术方法包括游离皮瓣术、局部皮瓣转移术、皮瓣扩张术等[6]。其中,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较为常用。该手术的优点是:1)对游离的皮瓣进行扩张,能提供与缺损部位的颜色、厚度及弹性相近的皮肤,可以避免在供区产生新的瘢痕或挛缩畸形,减少在进行局部皮瓣修复时出现皮瓣面积不足情况的发生[7]。2)肩胛皮瓣的部位较为隐匿、厚度适中、毛发生长相对稀少、质地优良、皮下脂肪少、血管蒂较长、血管蒂的口径较粗、可直接缝合、封闭供瓣区的创面,其血管来源于旋肩胛血管的皮质,在进行移植时不会损伤此处的主干血管,不会影响患者背部的血液供应[8-9]。同时,该手术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至少需要对患者进行2次手术、术中需要为其变换体位、其在手术后可出现与置入扩张器相关的并发症等[10]。但笔者认为,只要严格把握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的适应证,提高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该手术不失为一种治疗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理想方法。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