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琳琳 插画 / 曲径
都说人类社会充满竞争、压力巨大,其实动物界何尝不是如此。前段时间,北京市大兴区宣布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携手,全力推动麋鹿形象参与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征集,引发人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的大讨论。很多人突然发现,要想成为体育赛事的吉祥物,占据C位出道,并没那么简单,比出身、拼颜值、论才能,一样都不能少。
好寓意当然是第一位的。翻看体育赛事的吉祥物评选,候选者大多“非富即贵”,一般物种想拿到报名表都不容易。
拿今年夏天的俄罗斯世界杯来说,第一轮结束后有10个候选者,动物类不是老虎、狼,就是远东豹、火鸟和熊,只有小猫较为常见,但这个小猫也不是一般的猫,而是西伯利亚森林猫,属于“国民”级的存在,其历史已经超过千年,能抵抗西伯利亚地区的严寒。最终,有着勇敢坚韧狩猎精神和护犊子优良品德的西伯利亚狼胜出。
再往前数8年,看看2010年的南非足球世界杯,其吉祥物“扎库米”的胜出也颇为不易。大家都知道,非洲大陆最不缺的就是动物了,征集令一发布,狮子、大象、水牛、犀牛等纷纷“报名”,更不用说长颈鹿、斑马这些常规物种了。但由于狮子、大象等物种时常作为体育赛事的吉祥物使用,最终选择了豹子。
可见,动物竞争吉祥物不仅要代表国家形象、契合赛事精神,有时候还需要一点小运气。
说回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角逐,麋鹿这次能够参与角逐,除了寓意祥瑞仁和之外,最关键的还在于种群的繁衍壮大。
大家都知道,因为人为盗猎和历史原因,俗称“四不像”的麋鹿一度在中华大地上绝迹,直到1985年才回归中国。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专家的大力推动下,麋鹿的种群数量从最初回归的22头增加到如今的3000余头,其间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让一个物种消失很容易,重新恢复却很难。麋鹿是幸运的。它恢复了种群数量,有了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如今还在角逐吉祥物,有望成为和大熊猫一样的动物明星。
但不是所有物种都能享有这份幸运。要知道,我们还花了大量财力、物力拯救过斑鳖、白暨豚这些珍稀物种,但是结果并不如人意。别说角逐吉祥物了,连它们的身影也很难在地球上找到了,斑鳖全世界只剩三只,有“长江女神”美誉的白暨豚已经功能性灭绝。要是它们还活着,并且种群繁盛,谁说它们没有机会入选呢?
所以,尽管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花落谁家还不一定,还是希望胜出者是麋鹿,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最好的寓意、最深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