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1978—2016年中国内地的相关数据

2018-11-12 08:45詹韵秋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要素资本价格

詹韵秋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成都 611130)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却一直落后于产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其主要表现为资本和劳动等要素价格扭曲依然严重。由此引发的区域经济差距拉大、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发展效率较低等一系列经济问题,给经济高质量增长带来了巨大隐患。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增长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意义上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已经难以适应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的发展要求,只有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生产要素配置扭曲状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目前学界围绕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多。Dollar和Wei基于中国企业数据发现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前提下,若将中国的资本进行有效配置,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增加5%[1]。郑振雄、刘艳彬基于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使得经济增长的成果被放大[2]。陈再齐、钟世川、李震等人运用中国内地31个省份1978—2013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在劳动人口正增速时,要素价格扭曲、地区劳动报酬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3]。徐清用2004—2014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4]。由此可见,学界围绕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关系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是这些研究一般都是从经济增长数量或者速度的视角展开,围绕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还较为少见。

基于此,本文从总体要素、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三维视角,来探讨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内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

一、模型简介与指标说明

(一)模型简介

考虑到研究目的和数据特征,本文主要选用时间序列的动态冲击模型来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使用单位根检验来观察变量是否平稳,因为只有同阶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才能保证模型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次,使用协整检验来考察要素价格扭曲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再次,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短期冲击效应,并分析其整个动态冲击过程;最后,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考察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在不同区域的异质性。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1.经济增长质量(QOE)

经济增长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及其内在统一性。因此,经济发展的质量同样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长期以来都是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率的重要参考指标,一些学者也认同使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具备一定的合理性[5]。常用的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有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两种。由于DEA方法具备无需估计参数、可计算多投入产出问题等优点。因而,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方法计算中国内地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把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研究经济增长质量。

现有关于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一般使用劳动和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投入指标,但这种计算方法忽视了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把环境和资源列为投入要素,以便对中国内地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更为科学的考察。投入指标为:(1)资本投入。参考王军和李萍使用的方法[6],使用永续盘存法计算中国31个省份的资本存量。(2)劳动力投入。使用各地区年末就业人口作为劳动力投入指标。(3)环境投入。在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后,选取工业“三废”排放量作为环境投入指标。(4)资源投入。经济生产活动中通常所说的能源消耗是指天然气、电力、原煤、原油及其制品等消耗,本文以工业生产以及居民日常生活中消费的资源总和作为资源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是以2001年作为基期折算得到各地区的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

2.要素价格扭曲

要素价格扭曲是指由于要素市场壁垒的存在,即要素不能自由地进入和退出一个市场,导致在一个市场中要素的价格偏离其实际应有的自然价格。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研究的要素价格扭曲主要包括:总体要素价格扭曲(TEPD)、资本要素价格扭曲(KEPD)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LEPD)三类。

观察图1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劳动要素价格扭曲总体处于缓慢上升阶段,总体要素价格扭曲和资本要素价格扭曲都处于波动状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9年要素价格扭曲程度不断下降;1989—2002年要素价格扭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2002年至今要素价格扭曲程度不断下降。劳动力价格扭曲缓慢上升之后保持相对平稳。

图1 1978—2016年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图

二、实证研究

(一)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数据,如果是非平稳数列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就容易出现“伪回归”问题。所以,为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 1可知,序列 TEPD、KEPD、LEPD和QOE在5%的置信区间上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 ΔTEPD、ΔKEPD、ΔLEPD 和 ΔQOE在5%的置信区间上是平稳的,故它们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为了确定非平稳序列的线性组合是否平稳,进而来衡量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8]。在此采用JJ检验法分别对TEPD、KEPD、LEPD和QOE之间进行协整检验。根据SIC准则,把滞后期设定为2,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发现,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TEPD与QOE、KEPD与QOE、LEPD与QOE之间各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在对回归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协整方程(1)(2)(3),括号内的数字为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

从式(1)(2)(3)可以发现,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在5%的置信区间上显著,说明解释变量可以很好地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长期变动做出解释。要素价格扭曲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即要素价格的扭曲导致了经济增长质量的下降,但是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资本要素、总体要素、劳动要素价格扭曲。从弹性系数的角度来看,总体要素价格扭曲、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832465、-1.035193和-0.560397,即总要素价格扭曲、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每提高1%时,经济增长质量分别会减少0.832465、1.035193和0.560397个百分点。其蕴含的经济意义是,长久以来中国内地生产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一直落后于产品市场,市场化不完全、企业寻租以及劳动力分割,要素价格产生扭曲现象。要素市场的扭曲,直接导致企业对资源的错置,降低生产效率,抑制经济活力,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此外,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不利影响是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影响的1.85倍,这与中国国情相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人口的户籍制度虽然没有放开,但是大量的劳动力流动已经实现,有效缓解了劳动力市场的要素价格扭曲。可是由于区域壁垒和保护主义的存在,资本难以实现区域和行业间的有效流动,这会加剧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负面影响。

表2 TEPD、KEPD、LEPD与QOE的协整检验结果

(三)脉冲响应函数

由协整检验可知,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冲击过程。脉冲响应函数反映了施加变量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对其他变量的动态影响,其是一种相对短期的变量之间动态变化。在模型中,将脉冲响应函数的追踪时期数定为10,图2是基于要素价格扭曲和经济增长质量的VAR模型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其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分别表示总体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劳动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一个单位标准差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百分比。

首先,考察经济增长质量对总体要素价格扭曲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的响应路径。由图2可知,当总体要素价格扭曲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发生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冲击时,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扰动会在样本期内处于一个负向的响应水平,但是冲击力度却逐渐减弱。这说明总体要素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在短期内也会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加强,从长期来看有减弱的趋势。其次,当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发生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冲击时,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扰动会在前3期处于正向影响水平,并从第3期开始长期处于负向的冲击水平。这是因为资本具有很强的逐利性,资本往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区域保护壁垒,为资金缺乏地区和行业提供资金,有利于增加经济的活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表3 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检验结果

(四)东部、中部和西部回归结果分析

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更准确探讨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差异,进一步按照地理位置将31个省份(包括直辖市、自治区)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分别对模型进行回归估计。为了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选取FDI(外商直接投资)和IS(产业结构升级)为控制变量。

由表3可知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估计结果。总体上看,要素价格扭曲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但是影响结果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即要素价格的扭曲导致经济增长质量下降,而西部地区的要素价格的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可能由于西部地区资本需求量相对经济发达地区来说较少,资本要素边际产量与价格的适度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图2 总要素(左)、资本要素(中)和劳动要素(右)价格扭曲脉冲响应函数图

本文基于1978—2016年中国内地的相关数据,对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要素价格扭曲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即要素价格的扭曲导致经济增长质量下降,但是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资本要素、总体要素、劳动要素价格扭曲。第二,在短期内,资本要素价格扭曲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与总体要素价格扭曲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而西部地区的要素价格的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对策

第一,在深化改革与不断发展中去解决要素价格扭曲问题。首先,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国的改革具有典型的渐进性特征,已经进行改革的领域,逐渐减少了政府的控制;改革触及比较少的领域(如要素市场),政府仍然充当裁判员、运动员的双重角色。因而,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逐渐放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部分,不断推动以价格为主的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将政府职能锁定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其次,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从中国内地的实际情况来看,适度的经济发展是解决中国诸多现实问题的关键,落实在要素市场化价格扭曲上面也不例外。经济在一定增速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促使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彻底消除中国内地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第二,为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核心与基础功能。这只有依靠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要素价格才能回归正常轨道,优化经济增长引擎,抑制宏观经济的波动[9]。要加速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消除劳动市场的地域性分割,消除城市与农村劳动市场的分割,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推进资本市场化进程,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增加市场的创新主体。

第三,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首先,应当抓紧建立健全保证市场自由运行的法律法规,逐步消除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恢复市场对相关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升经济效率。其次,应当强化依法行政,彻底消除政府在要素价格市场中的不利影响,逐步运用法律法规及各种政策手段,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最后,应当逐步消除国有企业的垄断,惩治腐败,维护社会各个领域的公平与正义,从而实现资本等要素在区域和行业间的自由流动。

第四,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往的户籍制度分割了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降低了劳动力配置效率,在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而,必须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各类要素的城镇化,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从而消除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

第五,分区域来看,由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而西部地区要素价格的扭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与中国内地由东部到西部梯队式发展模式有关,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解决要素价格扭曲问题时,根据区域内的资源禀赋情况来制定区域差异化治理策略。

猜你喜欢
要素资本价格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资本策局变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第一资本观
价格
VR 资本之路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