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管理
控制权结构、估值水平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蓝发钦 赵建武 王凡平 陈后兴(1)
县城教育资源配置影响了城镇化吗? 叶德磊(1)
养老产业的经济学属性研究胡立君 杨振轩 周昭洋(1)
当代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及优化途径曹冬英 王少泉(1)
新“替代国”做法及其WTO合规性探析 齐 琪(1)
淮河流域生态效率的测度及分析 孙 伟 韩裕光(1)
推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朱 蓉 邢 军(1)
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战略思考辜胜阻 杨 嵋 郑 超(2)
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基于中国的视角黄剑黄卫平(2)
工业革命与服务业发展——兼论第四次工业革命条件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趋向杜传忠 杜新建(2)
“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及评价杨青龙 吴倩(2)
中国二元劳动力市场演进的动因、特征及政策建议郭界秀 王子睿(2)
医院药品采购受贿风险内部控制研究高利芳 安家鹏 李艳(2)
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路径张 诚 刘祖云(3)
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互动效应梁伟健 江 华 廖文玉 秦 明(3)
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效率测度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主要沿岸城市为例陈 伟 余兴厚 熊 兴(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与实施路径吴刘杰 张金清(3)
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协调性分析——以上海市为例纪爱华陈玉光(3)
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研究——基于发达国家信托业发展经验的分析王华(3)
家庭负债的期限结构与消费——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分析何丽芬 王 萌(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评价:一个实证模型兰旭凌(3)
减负、整合、创新: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调整韩克庆(3)
商业银行信用估值调整风险的监管及启示巴曙松 尚航飞(4)
“三权分置”对农户用材林林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蒋 瞻 蔡志坚 陈书林 秦 希(4)
特色产业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湖北恩施州硒产业为例郝华勇(4)
长江经济带产业与碳排放重心空间错位格局分析陈志建 董文奥 邱小利 孔凡斌(4)
基于亚太已有区域贸易协定的贸易效应理论与检验齐俊妍 陈 娟 聂燕峰(4)
中国社会组织自我规制失灵及其治理 崔开云(4)
四维距离视角下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研究冯德连 施亚鑫(5)
安徽农业“大包干”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现实启示谢太平 汤祖传(5)
产业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胡伟斌 黄祖辉 朋文欢(5)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最新成果夏海军 范明英(5)
财政分权对中国产业发展水平影响效应研究李光龙 黄 琼(5)
经济新常态下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课题组(5)
基于文本挖掘和网络爬虫技术度量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吴寅恺 陈清萍(5)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PPP模式应用略探彭程甸 余 华 周玉姣(5)
改革40年:理解环境问题的经济因素 程启军(6)
省域经济“黄金十年”的特征与对策研究游士兵 李一枫(6)
不同主导模式下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差异的比较张本照 谢 璇 王梓童(6)
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空间分异
研究 孙燕铭 孙晓琦(6)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政府职能转型研究 王亚男(6)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张焕明 杨子杰(6)
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张家臻 刘 亚(6)
哲学 政治
地方政府债务、任期与考核 刘 伟 李连发(1)
恩格斯与《资本论》的术语革命 石 佳(1)
实用主义也是一种理性主义?——舍斯托夫诠释下的威廉·詹姆士周骐睿(1)
今本《文子》的人性论与性、欲之辩 吴 勇(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三个原则 高 杰(1)
革命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赵 静 丁晓强(2)
心学与性学:牟宗三的学派归属抉奥 陶 清(2)
王阳明“万物一体”义理构造及其意蕴 李承贵(2)
《实业计划》的三重使命 杨宏雨(2)
先秦法家政治态度刍议——兼与朱汉民教授商榷赵威(2)
社会心理视域下孟子哲学涵育友善的伦理价值唐明燕(2)
《实践论》《矛盾论》的深远指导意义 陶富源(3)
《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结构意蕴探讨——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的考证梁爽(3)
梁漱溟对孔子思想的解读和转化 柴文华 姜 楠(3)
人的类型与境界——以《老子》为中心孙文静陆建华(3)
道家视域下的“身国同构”与“内圣外王” 阚红艳(3)
杨朱的思想及其衰亡初探 李 锐(3)
逃离此刻与专注当下——柏格森与伊尼斯时间观对西方文明危机的解答李和风 朱锋刚(3)
网络政治道德的构建与“后真相”的救治张爱军 秦小琪(3)
野村浩一的毛泽东研究论析 曹景文(3)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选择王全兴 赵庆功(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群众基础研究史姗姗 李斌雄(4)
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程序研究 张志丹(4)
图形推理测量指标相关性考察 杜国平(4)
从批判性思维的观点看公孙龙“白马论” 杨武金(4)
“推类”模式之拓展研究 何 洁 王克喜(4)
荀子“法后王”说续辨——兼及其所蕴含的礼治精神刘亮(4)
讼卦中的诉讼观念及问题——以亻朕匜铭文为参照刘严(4)
元代《春秋》学的特质、成因及价值 刘 俊(4)
牛津学派并非剑桥学派的延续——牛津分析的形成及其意义刘君(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丁俊萍(5)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安徽实践经验启示 杨根乔(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聂继红 吴春梅(5)
论包容性绿色发展的中国贡献——兼论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王新建 姜强强(5)
“生命共同体”中的辩证关系解析 李 芳(5)
风景的善与美——由“岘山慨叹”论先秦至六朝风景观念的变迁周丹丹 李若晖(5)
文本与延异——德里达对柏拉图《斐德罗篇》的解读苏李(5)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使命接力 汪青松 鲁明川(6)
中国改革开放起点问题再认识 胡安全 宋曲霞(6)
现代性视域下的冯友兰易学思想 徐建勇(6)
康有为论朱熹在宋学中的位置 魏义霞(6)
论胡适的民族文化观及其内在矛盾 张志强(6)
朱熹与栗谷修养论比较研究 丁晓慧 解光宇(6)
敦风厉俗:清代《圣谕广训》施行措施的考察与启示汪 强(6)
博弈论视角下立体式反腐体系探析陈志宏 徐玉生(6)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基于“互联网+”的分析视角刘双良秦玉莹(6)
法律 社会
完善我国渔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李海棠(1)
“帝国联邦”的双重困境 刘天骄(1)
县级政府“权力清单”的实践与反思 王 芃 丁先存(1)
法律规制视域下权力清单后评估制度研究——基于安徽省16市实施状况分析 高丽虹(1)
PPP模式中政府投资资金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王 超 宣 玉(1)
谣言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现象透视与本质挖掘 尹金凤 徐 舟(1)
互联网的媒介图景及其变迁逻辑——对《人民日报》关于互联网议题报道的框架分析刘莲莲(1)
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反转新闻的话语表达与意义建构 马 原(1)
中国《海商法》修改之船员刑事责任立法建构研究 张 丽 初北平 李湾湾(2)
专家参与政府采购决策的规范维度 陈海萍(2)
民法典合同法编之商事条文规范设计——以总则条文的修改与完善为视角 夏庆锋(2)
1955—1956年人民司法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保障 赵 胜(2)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的评价与优化张奇林 刘二鹏 刘轶锋(2)
中国共产党早期社会政策的历史使命与建设方略万国威(2)
什么是人机传播?——一个新兴传播学领域之国际视域考察牟 怡 许 坤(2)
法理学“性”、“化”修辞所衍生的研究缺失 陈金钊(3)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之演进逻辑及其启示自正法(3)
贫困治理的场域观与社会工作增权 李文祥 吴征阳(3)
培育乡贤“内生型经纪”机制——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探讨乡村治理新模式殷民娥(4)
程序视角下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构成要件解释叶良芳(4)
论中国金融检察专业化的体系构建 林喜芬 张 弛(4)
完善《社会保险法》有关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规定的建议刘翠霄 李广厦(4)
我国船员外派法律关系的研究视角转换 魏凯琳(4)
替代性媒体在社会思潮传播中的策略及治理研究沙 军(4)
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意蕴、当前困局及突破路径曲延春 王海镔(5)
海上安全风险规制的范式安排——从单边管控到区域协同陈敬根刘志鸿(5)
论司法解释制定中的公众参与 王 群(5)
从单一非理性大城市化到组合配套跟进的理性城镇化路径研究——兼论中国健康城镇化之路王增文(5)
社区治理现代化:时代取向、实践脉向与未来走向——十八大以来社区治理“政策—实践”图景分析王木森 唐 鸣(5)
基层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历史、矛盾及其消解——以上海市为例张海(5)
农村社区基本治理单元复合化与利益个体组织化的多重逻辑理路 郑晓茹(5)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府“协调型”治理维度研究 江又明 刘一丹(5)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我国社科研究政府资助模式的思考陈冠宇(5)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执法的发展 刘明明(6)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解决机制分析与重构张梓太 席 悦(6)
论雇主对雇员追偿权之限制 李明发 李 欣(6)
被争议的与被遮蔽的:重新发现乡村振兴的主体赵月枝 沙 垚(6)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性与路径探索解 安 刘承昊(6)
空间关联视野下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分析冯剑锋 岳经纶 范 昕(6)
参与式传播在乡村传统媒介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关中乡村节庆民俗的田野调查王 昊(6)
文学 艺术
元诗发展述论 查洪德(1)
再观“人之萌芽”:论鲁迅儿童观的深刻性 谈凤霞(1)
民国报刊所涉陶渊明接受之新变及意义郑华萍 王 青(1)
论威尔斯《爱情与路维宪先生》中的心智焦虑刘赛雄 胡 强(1)
徽州意象水彩艺术的美学思想研究 甘兴义(1)
基于防洪视角的徽州古村落象形平面形态考察 王 益(1)
时尚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反思——基于进化心理学理论 汪哂秋(1)
论《十四朝文学要略》的文学史书写 陈文新(2)
论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之研究价值 宁稼雨(2)
跨界与融合:论加拿大现实主义文学的蜕变 赵晶辉(2)
论民国时期雍园词人群体创作及其意义 许梦婕(2)
“自我”的重塑——韦恩·布斯伦理批评探微梁心怡(2)
六位清代戏曲家生平考述 王汉民 李在超(3)
稀见清代传奇剧本《灵台记》叙论 朱 雯(3)
清代戏曲家石琰生平、家世与交游考 王银洁(3)
清中叶文人曲家孙馨祖考略 黄胜江(3)
重新审视美学学科与中国美学问题 古 风(4)
散出连缀的排场格局与在场角色的隐性位移——论双红堂藏清末四川唱本《一台戏他四种》丁淑梅(4)
“史识”:姚永朴建构“文法”的一个灵魂 方盛良(4)
《修洁堂初稿》成书时间考——再谈《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郑志良(4)
邵作舟《论文八则》考论 张小平(4)
元末杂剧家暨诗人陈肃考述 董玉洪 王 平(4)
平实醇正:“韩门弟子”传记文理论与创作述论谢志勇(4)
明继志斋刊本《重校北西厢记》考述 杨绪荣(5)
从清人接受视角看陆游与韩愈的诗学关联 查金萍(5)
代际话语冲突介入性和谐管理的语用策略研究——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栏目为例钱立新 王江汉(5)
论科幻文学的宇宙伦理——以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为中心王瑞瑞(5)
论马瑞辰《诗经》研究的文学性 于春莉(6)
《绿野仙踪》写作中的疾病治疗意识 吕 蒙(6)
方令孺早期诗歌的现代性及其文坛影响 张 文(6)
视点方法的形成、内容及其哲学内涵 何 好(6)
赫尔曼·黑塞作品中的中国智慧及其启迪 祝凤鸣(6)
现象学视域下的“客观对应物”论与中国古典诗学意象说再思 刘孝梅(6)
文化 教育
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新取向和路径探析 魏冬捷(1)
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发展: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朱韩兵(1)
基于M-O-S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框架研究 江 英 欧金梅(1)
高校公共美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孙延利(1)
国际比较视域下高校国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战略常 进 罗 旭(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胡晓凤(1)
批判性思维的工具性、领域性、解放性及其教育改革意义彭正梅(2)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欧阳芬莉(2)
新闻2.0时代硅谷如何驯化美国新闻业李 彪 喻国明(3)
论修辞学理论建构中的美辞学叙事范式 陈汝东(3)
从五年规划透析公共政策制定及其传播效果 孙高峰(3)
徽州传统聚落与建筑的审美特征及现代启示 季文媚(3)
浦东派琵琶艺术在安徽的传承发展述论——以潘亚伯为中心张迎春(3)
新媒体时代环境议题网络问政的源起、模式演进与展望陈 刚(4)
以技术为视角:移动短视频的兴起与5G时代的趋势蒋建华(4)
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教育供给的效应研究——基于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肖 鹏 侯思佳(5)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基本特征及启示 诸 园(5)
“群众文化”:乡村振兴的历史资源与当下价值 梁君健(6)
乡村教育“逆乡土化”的哲学思考 颜笑涵 赵晓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