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志智双扶

2018-11-10 08:30宋超
文教资料 2018年19期
关键词:湘南地区教育扶贫

宋超

摘 要: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是教育扶贫理论的内涵式发展。教育扶贫要明确扶志与扶智两者的内涵和关系,探究双扶背景下湘南地区教育面临的问题,通过思想引导、政策扶持、均衡化发展等举措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关键词: 志智双扶 湘南地区 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扶贫开发的长远大计,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指出的:“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解决湘南地区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应在教育精准扶贫“志智双扶”的背景下,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因此,探究湘南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机制与路径是实施脱贫攻坚项目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教育扶贫中扶志与扶智的双重属性

(一)扶志与扶智的内涵

在整个精准扶贫过程中,教育在促进脱贫、防止返贫方面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和持久的作用,是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加尔布雷思在《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一书中指出:“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是贫穷的,也没有任何一国愚昧无知的人民是不贫穷的。在民智开启的地方,经济发展自然水到渠成。”[1]

扶志,就是树思想、树观念、树志气,帮助帮扶对象改变思维惯性,树立信心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扶志就是帮助帮扶对象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想敢干的精神,摆脱“等、靠、要”的思维定式,破除心理障碍,保留好农村人朴素、坚韧的底色。人的心理的波动往往受时代、地域、民俗等因素影响,影响着人的思考和意志品质,导致思想上不坚定和精神上的散漫,制约着行为迈出的第一步。扶志更注重心理的疏通,是一项重塑灵魂的工程。

扶智,就是送点子、送知识、送技术,帮助和指导帮扶对象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推进生产力进步的主力军。实施教育帮扶是长久摆脱贫困关键,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二)扶志与扶智的关系

“扶志+扶智”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双向并行,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做到智随志走,志以智强。扶志是扶贫工作的前提,是脱贫的精神动力;扶智是持久脱贫的根本保障,是脱贫工作的方法论。在教育帮扶举措中两者要紧密地融合,延伸扶贫和扶志内涵,发展和丰富教育扶贫理论。光扶智不扶志,帮扶对象会缺少脱贫的底气和勇气,“慵懒散”的气氛会蔓延,扶贫效果难以达到;光扶志不扶智,知识、智力、技术难以转化为购买力,形成脱贫过程中的水中花、镜中月,从根本上难以实现真正意义的脱贫。目前,单纯给财、给物的政策较多,只解决了暂时性的贫困,但不能长久地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要把教育扶贫中“扶志+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破解“精神贫困”与“能力贫困”,充分释放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湘南地区教育扶贫面临的“扶志+扶智”问题

(一)“等靠要”思想严重

精神贫困是灵魂的鸦片,比物质贫困更加让人忧虑。基于我国国情而言,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脱贫大战中,大多数困难群众靠着自己的勤劳勇敢,感受到脱贫带来的幸福,切实体会到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对生活的改变,通过政策和自身的劳动努力,尝到甜头也越干越有劲头。但部分困难群众错误地把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当成长久享用的福利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进而不思进取,部分困难群众受教育水平、年龄、智力水平等因素影响,思想观念更新慢,缺乏脱贫能力。

(二)各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湘南地区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以桂东、汝城两国家级贫困县为例,该地区地势较高,多为丘陵地貌的山区,有许多农村位置偏僻,道路通达度不高,交通不便,导致经济总量和社会发展不上去,間接影响教育方面的投入。村级中心学校基础硬件设施、信息化平台建设、教学条件设施不齐全,整体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三)优质教师资源缺乏

湘南地区村级小学(中学)教师大部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教学方法比较滞后。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教育投入不足,留不住优质教师的问题较为突出。教师编制和结构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贫困地区工资与发达地区工资差距较大,加之环境公共设施亦较差,难以吸引优秀稳定的师资回乡,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平均的局面。

(四)教育精准扶贫奖励激励制度不健全

湘南地区利用中央和地方出台教育精准扶贫专项优惠政策,有助于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受地方财政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精准帮扶制度体系不健全,部分教育帮扶政策是扶持性,缺少奖励和激励政策。部分贫困学生由于年龄、心智、家庭教育等原因,忽略对贫困学生心理的疏导和教育。这样他们对贫困问题的理解片面,对帮扶举措有抵触情绪,难免心理产生波动,甚至有厌学情绪。

(五)农村成人教育学习区域之困

首先,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培训项目设置较少,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专业选择范围小,且上学受教成本较高,导致难以跟上知识更新速度。其次,社会用人单位注重人的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对再教育学历认同感不强,导致成教学校关注度和吸引力不高。再次,以往的名校学历观念根深蒂固,缺乏对成教教育的全面认识,忽视自身能力的创造性和知识技术的应用性。

三、湘南地区扶志与扶智同向并行的对策与机制

(一)树立良好的受教观

要全面开展农村家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动员,加强思想政治的引导,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在思想上要受教先行,积极搞好教育“志智双扶”引导宣传工作,让帮扶对象明白受教育的重要性,让每一位村民都正确认识教育的力量,营造尊师重教、爱学好学的村级风貌。

(二)实施“个性化”教育帮扶

对不同贫困家庭依据致贫原因、受教程度、個体差异等,分门别类有时限地进行精准教育帮扶。比如:对因缺乏技术技能或者产业知识却具备劳动力帮扶对象,可以组织专家和专业教师实施“一对一”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对因残疾致贫的帮扶对象,采取“职特一体”式教育,助其自理自立;对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者,提供适当助学岗位,实施劳有所获、实践育人的帮扶举措等。

(三)完善教育帮扶政策制度体系

以新时代发展理念为指引,理顺国家、省、市、县四级教育帮扶政策,根据区域特点,各项制度要逐步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对不同政策制度之间的协同性和耦合性进行科学论证,强化制度政策相互之间的协同,避免因冲突而导致教育扶贫资源的分散和浪费”[2]。尤其是奖励激励制度方面,政府可利用教育帮扶专项资金,制定村级教育普惠奖励激励实施办法,形成良性、动态的新型助学奖励模式和长效机制。

(四)探索多元共建的教育帮扶模式

探索乡村教育基金会模式,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在教育扶贫中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吸纳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事业上有热心的乡贤能人、致富能手、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的资金,以冠名、赞助、联合的形式在本村成立教育帮扶基金会,拓宽教育帮扶的受教面,化解潜藏在村级扶贫对象与非扶贫对象中的矛盾。

(五)注重学校师资均衡化发展

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帮扶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向偏远地区政策倾斜的力度。鼓励和引导城镇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与乡镇内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校”对口支援关系,通过“结对子”、“手拉手”等多种形式,利用名校优秀的资源,实现课程教学、制度建设、科学管理、师资交流、人才选拔等方面的合作,补齐短板,保证偏远地区教育均质化发展。加强教师的补充,招聘特岗教师用以缓解湘南地区内教师不足的现状。要进一步落实城镇骨干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改善湘南地区乡镇村级学校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尤其对长期在湘南地区乡镇学校内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以便吸引更多城里优秀教师及刚毕业师范生来湘南地区任教。

教育发展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关系到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湘南地区的教育扶贫一定要“扶志+扶智”同向并行,最终实现教育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著.胡利平,译.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110.

[2]代蕊华,于璇.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7):9-15.

猜你喜欢
湘南地区教育扶贫
湘南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监测
湘南地区方言分布及接触影响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