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a
今天推荐的这个戏,实在不算新,由林兆华导演、舒乙担当艺术顾问,雷恪生、李诚儒领衔主演的话剧《老舍五则》自2010年在香港艺术节亮相以来,8年的时间,已经在全国20多个城市演出将近100场。
说起来,大导的这部《老舍五则》应该是许多朋友的执念,每当讨论起老舍先生的戏,或者提到用极简舞台承载多个故事的假定性,总会有人以“你看过大导的《老舍五则》吗?”举例,时隔多年,这份没看到戏的不甘心,总算是能在上海补上。
《老舍五则》改编自老舍的5个短篇小说,话剧以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串成了一部多角度反映老北京市井人生的悲喜剧。演员们说着抑扬顿挫的京腔京韵,演着血肉丰满的老少爷们儿,讲着胡同里的人情冷暖,体味老北京的苦乐人生。
浓郁的北京味儿,是该剧的核心所在。大导在北京人艺创作多年,要说地道的北京味,真是再拿手不过了。还记得当年看《窝头会馆》,看完戏最大的震惊之处就在于,我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竟然有这么多听不懂的北京话,这份震惊堪比上海朋友看话剧版《繁花》需要字幕。
而这份“不懂”的背后,正是大导眼中的老北京最醇正的部分,不含任何改良成分,难得的是一份“世守勿替”的呵护。
虽然“画风”传统,但这个戏的“核儿”却并不古旧,5个互不关联的故事,讨论的话题分别是女权、婚姻道德、暴力、“黑白道”和同性恋。在现在的时代看,其现实意义和震撼程度,有增无减。
这5个短篇分别讲述了这么几个故事:
《柳家大院》讲述了受尽公公、丈夫和小姑子欺凌的倒霉媳妇悬梁自尽的悲剧;
《也是三角》挖掘了一对当兵的拜把子兄弟共娶一个媳妇的心理挣扎:
《断魂枪》则隐喻了文化的失传,由于洋枪、火车的发明致使功夫、镖局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上任》以戏谑的手法,呈现了曾混迹黑社会的领头人成为治安官后与以前同党的纷争;
《兔》是一首悲歌,上演了一个下海的男戏子与包养者之间的同性之恋。
既然是明星版,一大看点当然是雷恪生与李诚儒两位“老戏骨”同台飙戏。
雷恪生老师给大多数观众印象最深的角色,想必是电视剧《大宅门》中的王喜光,还有《乔家大院》中的陆大可,对于话剧观众来说,当然还有经典的《阿Q正传》和《雷雨》。现年82岁高龄的老爷子,这么些年一直没有离开过舞台,8年来多个版本的《老舍五则》也从未缺席。
李诚儒老师,是《重案六组》里的曾克强,也是冯小刚导演电影《大腕》中那个“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医院患者,在做演员之前,他有过10年的经商经验,不知道是不是人生阅历的累积,他塑造的人物,总给人一种真实可感的烟火气息。
两位艺术家在剧中饰演多个角色,每个人物,其身份、气质、形体、语言等都要有不同的变化,这对于表演者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5个故事,众多人物,如何使整部剧的结构不显凌乱?如何解决更多转场和角色之间的转换?
一出戏,就怕谁都来抢第一,這时候,导演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交通警察的角色,制定好谁先过、谁后过,保证畅通无阻。据说当时在选角初期,大导用一个“现实主义”让雷恪生决定出演,而在舞美设计上,又将现实进行虚化,使用极简的布景,搭载不同的故事,反而给现实主义的叙事留足了空间。舞台布景、灯光,都处理得极其简
练,给观众遐想的余地。
每次做剧目的推荐,总觉得把一个剧目推荐给所有人并不负责,《老舍五则》这样的戏,在我心中特别适合刚刚入坑的朋友,文本经典,演技精湛,好看不累。除此之外,如果你是那种每个月按时给各大剧场上缴工资的人,这个戏特别适合带家里长辈们看,不仅有他们认识的演员,还能让他们理解你的爱好,两全其美。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好戏hdoxi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