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娇
【摘 要】本文从哲学诠释学的视角对网络新词“打call”的出现与应用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打call”;诠释学
中图分类号:H3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0229-01
鉴于网络在这个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新词也应运而生,这为语言的发展增添了一份助力,同时,网络新词也成为现代社会言语交流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尝试从诠释学视角对新近流行的网络新词“打call”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及应用的哲学基础。
一、“打call”的频现
近来,在网络平台上,频频见到“打call”这样一个新生词汇,甚至,在借由网络平台传播的学术性微信公众号上也看见了“打call”的字样。当然,这和传播者的自身特点(包括年龄、习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却可见“打call”这一网络新词的传播力度。
在2017年年末,《咬文嚼字》评出的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打call”位列其中。同时,“打call”还入选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打call”作为网络新词的重要地位和应用价值可见一斑。
二、文化溯源
“打call”的产生,源于日本的应援文化。打call,日语为「コール」。具体指LIVE时台下观众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按一定的规律,用呼喊、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互动的一种自发的行为。打call是对台上艺人支持与喜爱情感的集中表达,看似疯狂,实则理性,主要体现为台下整齐划一的呐喊和一片荧光棒的海洋。
在网络社交中,“打call”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一般在网络上的“为XXX打call”表达的是“我为某某人加油”、“我支持某某人的某种行为”的意思,表达一种赞成、支持的态度。
“打call”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这种产生、发展和应用是一种“存在(being)”,因此,可以从哲学诠释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其是如何存在的。
三、诠释学
诠释学的英文名称为“Hermeneutics”,从词源来讲,“Hermes”是负责将宙斯的旨意传达给人类的神使,实事上,诠释学最初被用于对圣经的解读。诠释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圣经的解释,而是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冯契,2001)。按照伽达默尔的说法“诠释学的基本功绩就是将一种意义关联从另一世界转换到自己的生活世界”(潘德荣,2011:20)。同时,伽达默尔提出“效果历史”及“视域融合”的理论,指出:“存在两个视域,一个是理解主体自身的视域,另一个则是特定的历史视域”,“进入历史视域的主体必不可免地携带着自己的前判断……在历史的视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前判断之作用,从而真正形成一种‘效果历史”(潘德荣,2011:342)。简言之,历史视域与我们的视域相互作用从而创建出一个相互融合的历史。
四、“打call”产生的视域融合
“打call”有其自身的历史视域,这便是前边所指明的日本应援文化。而在中国人将之翻译并引入后,它又有了新的视域,首先,“打”是一个动词,给人执行某种动作之感,具有行动力,如同打鼓为振奋某种氛围一样,给人以力量。在翻译为中文后,“打”字便带有人们在自身的历史环境中所蕴含的意义。同时,“call”又保留了该日语词汇的原意。事实上,「コール」是名词,它的英文释义为“call”,而非“打call”。但是,在汉语引入这一应援文化时,中国人给它加上了打这个动词,改变了其词性,使其更具有行动之感,使得人們在听到这个词汇时头脑中联想到为某人加油、挥舞呐喊的动作。这便是中国诠释者自身的视域同该词汇的历史视域的融合。中国诠释者带有自己的前判断(也叫前见),这种前判断是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受到汉语语言本身的影响。具体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中国诠释者本身的前见,有着自己对应援的特定理解,同时,中国诠释者对日本的应援文化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两种理解相融合,产生新的意义——为某人加油/支持某人,并借由汉语译文表达出来,且该译文有着中国语言文化的固定特点,“打call”的语言结构如同“打气”一样,因此,这种翻译也是受到中国语言本身的影响。
五、结语
本文从语言哲学的诠释学视角分析了网络新词“打call”的生成与存在,具体来说,采取了视域融合理论分析“打call”是如何出现在汉语网络语言当中的,最终指明“打call”是一种效果历史,是诠释者自身的视域与前见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3]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