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金芳
【摘要】 语文学科是高中课程中重要的科目之一,开展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从目前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却出现了人文精神缺失的情况,因此分析目前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是目前教师开展教学工作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新时期 高中语文 人文精神 缺失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8-105-01
0
前言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学科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优势。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的原因
1.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素质不高
很多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基本上都是生搬硬套一些成功的教学模式,并未重视理论结合实践。同时,也正是因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素质不高,再加上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就出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的现状。比如说部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翻译、文章结构、重点句式、分析人物性格等,忽略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得教师逐渐淡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教学重成绩,轻人文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一切都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的重视成绩,就会忽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学生缺乏创新。虽然教师强化学生的答题能力,但是过分的将时间花费在应付考试上,就使得语文学科的教学逐渐失去其人文性,导致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二、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1.重视构建良好的人文氛围,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关的实践表明,假若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且还会使教育停滞不前,甚至是越来越落后。同时,这样的课堂给学生的是一种沉闷的课堂,并没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重视给学生构建良好的人文氛围,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作者通过写大堰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教师一起学习。在学习完这首现代诗之后,教师就可以请几位同学来回答。有的学生说:“应该是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之情。”还有的同学说表达了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激之情等等。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斟酌相关的句子,从而理解作者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多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感激、赞美,同时也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不同道世界”的仇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理解了这首现代诗作者表达的情感之后,就更容易理解这首诗。
2.充实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担任教育者的角色,不仅仅是要传递文化知识,还应该唤醒学生的人格和心灵,这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也只有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并且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从而确保学生受到熏陶,陶冶情操。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不断钻研教材,广读书籍,重视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吸收人文思想。比如说在教学《拿来主义》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当时的写作背景,并且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下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主要是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作用,也可以谈一谈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中是如何做的,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
3.强化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传统的课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教師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利用课堂上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虽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了认知能力,但还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教师也应该积极的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挖掘人文内涵。比如说在教学《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重点给学生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景色的,让学生也学会一定的描写景物的技巧。比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在作者笔下描写的景色中就培养了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丰富语文课堂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结束语
新时期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难免会存在缺失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正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钟建芳.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7(6):10-10.
[2]蒋杰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缺失及改善对策[J].新课程(中),2016(7).
[3]李学勇.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