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间清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广东广州 51083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变化,人们生活以及饮食节奏皆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相关统计学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心肌梗死患者呈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势[1]。同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迅速,且死亡率较高。临床实践发现,若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掌握较好,则可做好前期抢救工作,并提高患者依从性[2]。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急性心肌梗死病例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25例,女5例;年龄38岁-82岁,平均年龄为(59.8±6.4)岁;将患者暗中心功能进行分级,I级、II级、III级、IV级人数分别为19例、8例、2例、1例。研究组男24例,女6例;年龄30岁-83岁,平均年龄为(59.9±6.6)岁;将患者按照心功能进行分级,I级、II级、III级、IV级人数分别为19例、8例、2例、1例。纳入指标:①所有患者皆是急诊入院;②入院前未经过心肌梗死相关知识培训;③患者依从性较好。排除指标:①患者有明显精神障碍;②无法进行自我表达者。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皆行个性化治疗方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如环境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训练。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干预。①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对健康教育措施进行制定,入院后仔细了解患者一般情况,例如病情、患者个人需求、患者学历、患者理解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②在教育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由易至难,不可操之过急。首先,患者入院抢救至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患者病情,并告知治疗方案与护理要点,观察患者心理对疾病的接受程度,可以向患者讲述本院治愈病例从而增加患者康复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应仔细、全面地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的具体病情、各项指标检测值及其指导意义。其次,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变化,做好相应预防性护理方案,以防不良事件发生,健康教育实施应为一个连续、系统的方案。若患者需要做冠脉造影手术,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告知此手术进行的意义与价值,尽量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甚至恐慌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最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以宣传手册、定期讲座、观看录像等方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健康教育干预维持至患者出院。
表1 两组患者知识知晓情况及满意度对比(Mean±SD,分)
1.3 观察指标 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皆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测评,测评皆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知识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心血管系统急性危重症之一,其发病率与致死率皆高,是临床急救的热点与难点。除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知识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健康教育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有着显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效果较佳,可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因而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