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建秋,严正仲,张维芯,姜熳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信息工程部,江苏 南京 21002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7年12月8日发布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中医药互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深化中医医疗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互联网服务;推动中医药健康养老信息化;发掘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资源;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信息交流;规范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应用。因此,建设互联网医院成为了中医乃至国内医疗体系一项便民、惠民、利民的重要手段[1]。
在借鉴了国内各种互联网医院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江苏省中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整体设计基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项目,是以我院优质医疗服务为载体,借助互联网医疗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门诊流程优化”“互联网云诊室”“慢病管理”“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健康互动”等优质线上线下结合服务[2]。可以更加方便病友就诊,更好地留存病友,也有利于提升医院形象,扩大医护人员服务覆盖面,提高帮扶、帮带社区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全国人民提供健康服务[3]。
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主要实现业务处理和工作流转功能,主要包含平台服务、门诊流程优化、云就诊、管理服务、增值服务、外联服务等模块[4]。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划分,提供Web端、WeChat端、APP端;依照使用不同模块功能的角色划分,提供用户端、医生端、管理端等几个不同版本,互联网医院业务流程,见图1。
图1 互联网医院业务流程图
基于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业务流程分析,按照高可用性、可拓展性、可维护性等原则,对互联网医院功能进行了设计,见图2。
图2 互联网医院功能设计图
平台服务:指基于互联网医院平台即可以独立提供的面向对象的服务,包含用户登录/注册、消息推送、版本管理、用户权限、智能分诊等[5]。
门诊流程优化:指以方便患者就医为核心,基于线下门诊业务系统和互联网医院平台共同实现的门诊就医流程改造提升方案,包含预约挂号、掌上支付、膏方预约、检查预约、报告查询、药品物流等。
网络医院:指以方便复诊患者为核心,采用的网络问诊方案,包含云诊室预约、云诊室支付、云诊室问诊、云诊室病历、云诊室处方、药品物流等。
管理服务:指基于互联网医院所开展的业务,提供的业务统计、权限管理、数据跟踪等服务。
外联服务:依托互联网医院云平台,可加强医院与外部医疗机构之间的联通,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助力医院形成紧密型的医联体。功能模块包含:基层联合云门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资料共享等。
该平台具备的功能模块众多,基本覆盖了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项目,相关模块功能,见表1。
表1 互联网医院功能汇总(部分)
互联网医院平台需要调用院内的相关信息系统以完成信息的交互,其常用功能及所调用的接口信息,见表2。
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为满足高并发、多用户群的需求,互联网医院系统架构采用冗余的高可用设计。含接入层、应用服务层、业务服务层、框架服务层、数据服务层[6],系统架构图设计,见图3。
接入层:外部APP、Web、WeChat服务、接口平台等通过适配器接入到互联网医院应用层。为满足高并发、大用户量的高可用性架构要求,系统采用F5硬负载均衡和ngnix软负载均衡相结合的方式[7]。
应用服务层:本系统分为APP应用、Web应用、WeChat应用等,各应用采用集群部署。
业务服务层: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服务支撑,包含O2O医疗服务和平台服务等功能。
表2 互联网医院与医院业务系统接口汇总(部分)
O2O医疗服务:预约挂号、报告查询、排队叫号、诊间支付等服务。
平台服务:健康资讯、健康工具、智能导诊、健康百科等。各业务可根据用户量、访问量、并发数、重要性等灵活切分,可以划分成多个独立服务发布,也可以合并多个业务服务一起发布。
框架服务层:包含配置服务、移动应用服务、资源服务、日志服务、字典服务、消息服务、工具服务、患者主索引服务等。框架服务独立发布,各服务之间通过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调用,尽量保证各服务器的独立性。
数据层:按照一定的数据规范结构,整合数据资源,提供数据服务,主要包含:数据库采用MySQL集群,MySQL双主双从、容灾的数据库架构;缓存采用Redis集群和Guava[8];全文检索采用Solr集群;消息队列采用RocketMQ集群;适配和接口主要包含平台前置服务、接口代理服务、医院前置机服务等。
各数据库根据业务服务、框架服务独立设计,尽量保证各服务的独立性,保证不会因为某一个服务的问题导致整个系统发生问题。同时尽量避免服务的跨库访问。各集群服务器,要求跨物理设备、跨机柜实施以实现高可用。
江苏省互联网医院产生的数据都需保存在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数据既包含互联网医院平台本身的数据,也包含从线下系统产生的数据,同时还需要将平台产生的部分业务数据同步到线下系统[5]。数据库架构,见图4。
在设计互联网医院网络架构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标准化:标准化是互联网医疗应用平台网络建设的基础保障,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必须在业务流程化、安全体系和安全技术、信息表示和信息交换、网络协议、软件结构、软件平台等标准方面遵循统一技术标准,才能达到“互联、互通”要求,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9]。
(2)可靠性:互联网医疗应用平台网络建设时必须重点考虑业务系统能否有效地避免单点失败,在设备选择和互联时应提供充分的冗余备份,实现业务系统的7×24 h不间断工作[10]。
(3)模块化:互联网医疗应用平台网络建设时采用模块化、分区化设计,将整体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划分为若干个区块,便于安全隔离和扩展。
(4)保密性:互联网医疗应用平台承载着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涉及居民的个人隐私。因此在网络架构设计时充分保障数据在提交、传输、存储、调用时的数据安全。
(5)可管理性:互联网医疗应用平台的网络设备必须支持标准的SNMP协议,使其易于管理、维护,操作简单,便于配置,在安全性、数据流量、性能等方面能得到很好的监视和控制,可以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诊断[11]。
(6)扩展性:互联网医疗应用平台的网络设备不但满足当前需要,也要考虑将来业务系统的业务量增加、以及更多的业务系统融入信息平台时能够提供有利保障。对于现有架构及设备应该尽可能通过扩展已有的功能或模块来实现,无需更换已有资源[12]。
根据上述六项原则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网络架构采用集中部署方式,移动公司网络与医院内网通过专线连接;移动网络与外网互联需要通过防火墙或网闸隔离;医院网络与移动IDC机房之间通过两条10 M专线连接;云诊室视频通道采用100 M专线;移动IDC机房的互联网防火墙、入侵防御、核心交换机、WAF防火墙采用一主一备的模式,以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与稳定。互联网医院网络架构图,见图5。
图3 互联网医院架构设计图
图4 数据库架构设计图
图5 网络架构设计图
居民APP应用是面向广大居民进行便捷就医服务的移动化应用。APP支持iOS和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实现与医院HIS、PACS、LIS、EMR等业务系统进行对接。系统运行主界面,见图6。
图6 系统运行主界面
患者可以通过APP向互联网医院的云诊室发起医患视频问诊需求,从而进入云诊室相关科室候诊队列等待云诊室服务。
云诊室专家医生审核后,向患者发送云诊室在线视频问诊请求,患者接受后即可建立视频问诊服务。云诊室应用效果,见图7。
图7 云诊室实现
用户数量:418000;APP下载量:206000;微信关注量增长:超200000;周预约量:22000左右。
2017年12月9日,江苏省中医院云诊室第一位患者,由我院治未病科陈列红主任在门诊7楼云诊室接诊。患者使用手机,在休息间隙,通过远程云诊室视频与医生取得联系,获得医生专业的健康建议。目前我院有12个科室开展互联网云诊室服务,已累积接诊超500例在线诊疗患者。有近200位患者,享受到了云诊问诊后的在线处方服务。
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通过统一规划、自主建设、自由联盟、共享共赢等方式整合体制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通过对接第三方药品配送、金融支付和医疗保险等资源,实现医院、医生、大众及健康产业间的无缝连接和全面协同,形成围绕实体医疗机构的健康服务生态圈。有效缓解门诊高峰期排长队现象,减少了等候时间,提升了满意度,也提升了服务效率;拓宽了服务领域,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了偏远地区和海外;助推分级诊疗,在线帮扶的方式提升服务效率[13]。通过互联网医院建设实现“把时间还给患者,把空间留给医院”的效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使患者就诊更方便、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