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服务模式中的应用

2018-11-09 10:22李海萍
卷宗 2018年22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人工智能图书馆

李海萍

摘 要:信息化技术经过将近80年的发展,如今正处在关键转折点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综合,不仅涉及思维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而且涉及生物科学、心理学等学科,涉及的学科交叉面广。人工智能在融入各个行业的同时,也给图书馆的资源服务、资源管理、资源建设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变革。笔者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视角,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服务模式中的具体运用,从而思考未来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人工智能;服务模式;图书馆;应用;对策

1 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服务模式中的应用时,首先要对人工智能技术做一个界定。理论界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定义并不统一,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指可以自动感知环境,做出相应行动,并取得人们预期效果的计算机程序的总称。人工智能作为全球趋势性前沿领域的科学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更是写入到“十三五”规划纲要当中以及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随着国家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视以及加大对人工智能的财政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势必会愈发的与各项产业高度融合。同时,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各项管理当中,定能使图书馆的服务整体效果跃升,巩固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

2 人工智能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有机结合,给图书馆的发展带了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2.1 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再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许多行业取得突破,一大批新兴科学应用得到催生。例如人脸识别技术、情境感知技术、信息过滤技术、自然语言理解等。而这些新兴技术都可以融入到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之中,一旦与服务模式结合成功,势必会使图书馆的工作过程更加科学便捷、读者体验效果更加优化、知识管理过程更加高效。同时,人们可以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升级过程中发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弊端,从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再次改造,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图书馆发展的良性循环。

2.2 创新突破图书馆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体系

将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渗透到图书馆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体系中,是值得展望并期待的事情。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会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体系形成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首先,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用户需求,精确地将知识推送与用户进行系统匹配,从而为用户提高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其次,开发知识机器人助手辅助知识生产过程的完成,提升知识整合效率与生产效率,降低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的成本,提升知识的内容规模。再次,通过人脸识别以及人体感知技术模拟知识情境,增加读者的知识体验效果。最后,在知识获取与知识来源渠道上,通过虚拟传感技术或者物理技术来延伸知识获取的维度,并拓宽知识的来源渠道。

3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服务模式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结合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还有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目前只进行了一部分的开发。笔者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当前人工智能主要运用于自动借还书、图书种类归档、图书自动识别、自动扫描等图书馆服务领域。第一,大多数图书馆都开发了自动借还书机器人,通过机器人自动识别图书的条形码,实现自动借还书的目的。同时自动借还书机器人还可以通过条形码识别图书的种类,通过事先安装好的移动装置,将书籍运输到指定的种类区域,减少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图书整理归类的效率。第二,由于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扫描大量的书本或者档案,上传到云端数据库中进行保存,基于这一工作需求,科学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了自动翻页扫面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是图书馆服务模式自动化的另一重要手段。它可以根据之前人工设定的各項参数,利用机械手臂对图书完成自动翻页,在自动翻页过程中自动扫描书籍或者档案中的文字图片,然后将这些文字图片进行简单地图像处理后,自动储存到云端数据库中。第三,大数据互联网的运用。主要是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提升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功能,通过开发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24小时全方位的图书咨询服务。这项技术主要有线上模式以及线下模式两种。线上模式主要是指读者在进行书籍检索时,将书籍名输入到相应网站中,网站在将数据反馈到数据库中查询,从而为读者提供在线读书服务。线下模式主要是指针对读者经常咨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纳,在相应的机器设备上显示这些问题,读者只要相应点击有关问题就会自动出现答案。这种模式有效缓解了简单性、重复性的繁冗劳动。

4 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应用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事业是一个不断成长这的有机体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馆藏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用户读者是三大核心结构,其受到人工智能外部环境影响的同时,也会内部相互影响。毋庸置喙,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和用户需求,进而在服务重构、功能定位方面进行转型。

4.1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发展

人工智能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需要非常高的抽象思维、创意思维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1)提升自身数据素养。与其说人工智能是一个智慧系统,还不如说它是一个数据系统。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数据中自然语言的学习以及高科技技术设备的运用。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提高对数据的收集能力、分析能力,利用数据提高决策能力、工作能力,是读者终端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基础[2]。同时,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读者在这里。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好的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提高自身创新与学习能力。正如上文所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或者自动化机器人入驻到图书馆当中,机械性、浅智力性、可重复性的劳动逐渐被取代。因此就需图书馆工作人员提高自身创新与学习能力,例如可以借助用户的需求,模拟出相应的图书场景,拓宽知识表达界限,从而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度和读书感知

4.2 人工智能时代用户读者的发展

对于用户读者而言,其需要熟悉图书馆各种人工智能工具,通过这些人工智能工具寻找自身所要的书籍。读者也要熟悉运用各种人工智能设备,才能更好的激发自身的阅读兴趣,挖掘自身阅读能力,从而达到相应的读书目的,做到与时俱进。

4.3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发展

馆藏资源的是否丰富将影响到用户的读书需求。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之下,图书馆要运用云端共享平台,拓宽自身的馆藏资源。例如,多个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源可以通过上传到统一的云储存平台上,共享自身所拥有的馆藏资源,以点带面的扩宽云端共享平台的资源,最终达到丰富自身馆藏资源的目的。又如,多个图书馆可以共同发行电子阅读卡,办理这种电子阅读卡的读者用户,可以在一个总的平台上进行图书资源检索,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然后通过借阅该电子书籍实现阅读的目的。此外,由于图书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缘故,很多图书是没有电子版本的。因此,这种电子阅读卡还可以与相关出版社进行合作,读者可以通过电子阅读卡对某类书籍进行试读一部分,试读后满意的可以直接在线上进行购买。

5 结语

纵眼望去,人工智能技术在世界各国的高速发展再次证明了其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同样,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服务领域的高速发展指日可待。我们既要对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又要认识到其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从而推进图书服务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中.人工智能與图书馆[J].图书与情报,2017(06):1-5.

[2]茆意宏.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02):11-17.

[3]傅平,邹小筑,吴丹,叶志锋.回顾与展望: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情报知识,2018(02):50-60.

[4]张兴旺.从AlphaGo看人工智能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与应用[J].图书与情报,2017(03):43-50.

[5]张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1):106.

[6]曾建勋.迎接人工智能对图书馆的挑战[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04):1.

[7]李建伟.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与演进——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J].情报探索,2018(04):122-125.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人工智能图书馆
人工智能与就业
图书馆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